特朗普34項罪名全部成立,但不予處罰,當庭釋放,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
文/葉雨秋
據央視新聞報道,1月10日當天美國紐約州高等法院判決,裁定特朗普在“封口費”案中的34項罪名全部成立,但鑒于他有總統豁免權,因此無條件釋放,不予任何懲罰。
對,事情就是這樣的。特朗普是犯了34項罪的“重刑犯”,但不用交任何罰款,不坐牢,免于緩刑處罰。也就是說,10天后的1月20日,特朗普將“以重罪犯身份入駐白宮”,帶領美國重新走向“偉大”。
這個戲劇性結果令人哭笑不得,這就是美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就算是總統,犯了罪照樣得處置,雖然不會懲罰你但是要公開羞辱你。當然對于這份羞辱,特朗普是絕不接受的。他公開聲稱,34項罪名完全是政治獵誣,是為了損害我的名譽,我是無辜的。接下來為了自己的名譽,他還將提起上訴。封口費案其實就是特朗普給一名艷星13萬封口費,通過偽造公司業務記錄報銷了這筆賬。目的是讓這名艷星不要到處廣告和特朗普的風流韻事。這本身不違法,但錯就錯在特朗普要參加總統大選,這件事就成了特朗普的污點,被政敵拿來攻擊他。
但幸運的是,特朗普成功當選總統,免除了一切懲罰,試想一下如果他沒當總統,大概率會成為階下囚。不得不說,這位差點被一槍爆頭的總統,有著不同于普通的人大運氣。如今特朗普當上了總統,肯定會想辦法消除這34項罪名,別忘了在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3人還是特朗普提拔的,這3名法官或許會還特朗普一個清白。
美國,再次以其獨特的「法治」邏輯令全世界為之震驚!特朗普這位候任總統,在面對34項刑事指控兼罪成的情況下,竟然被無條件釋放,未受到任何懲罰!這難道就是美式法治的真實面目嗎?難道在美國,「總統犯法,會變成無罪」已經成了鐵律?回望特朗普「封口費」案的漫長司法過程,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法治的勝利,還是權力的游戲?
從2023年3月大陪審團表決同意起訴,到2025年1月的無條件釋放,這期間的每一次庭審、每一次裁定,都像是在向世界展示美式法治的荒謬與無奈。特朗普即便被裁定有罪,也能輕松逃脫法律的制裁,這難道不是對法治精神的極大諷刺嗎?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有罪釋放」并非孤例。前有現任總統拜登釋放罪成的兒子,如此「珠玉在前」,特朗普想必也認為自己能夠「有罪釋放」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在美國,法律似乎只對普通人有效,而對于權貴來說,法律不過是一紙空文!我們不禁要問:美式法治的公信力何在?當法律對權勢者失去約束力,當司法裁判可以隨意被政治操弄,這樣的法治還能稱為真正的法治嗎?美式法治的「驚世荒謬」,無疑讓全世界的觀察者都對美國的司法體系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美式法治,該到頭了!
特朗普34項罪名成立卻零懲罰,拜登公然特赦罪成的兒子,這兩件事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美國總統本身難道就是違法犯罪的最大保護傘?他們或他們的親友可以肆意違反法律,卻因為身份特殊而逍遙法外?這樣的司法系統,如何讓美國民眾相信其公正性?如何讓世界各國相信美國的法治精神?
美式法治,何其荒謬!在這里,法律似乎只是為普通人設定的規矩,而對于權貴來說,法律不過是一紙空文!這樣的國家,還如何自詡為“民主燈塔”?還如何引領世界走向正義和公平?
美國,你該醒醒了!如果再不正視其司法系統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再不恢復法律的尊嚴和權威,那么你將失去世界的尊重和信任!美式荒謬,該到頭了!讓司法歸于司法,讓政治歸于政治,這才是美國應該追求的真正民主和法治之路!難道美國真的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所謂的“民主燈塔”其實只是一個虛幻的泡影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