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其他城市來說,城中村可能就是指城市中相對落后的區(qū)域,有可能是老舊工廠的家屬樓,也有可能是來不及改造的老城區(qū),這些區(qū)域的房子相比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相對落后,說是城中村,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村落,而對于廣州那樣的發(fā)達城市來說,城中村的意義不一樣,可能就是真正的古村落,比如說客村。
廣州歷來都是中國相對發(fā)達的城市,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廣州門戶大開,經濟更是突飛猛進,經濟發(fā)達了,城區(qū)就開始擴張,原來的古村落自然變成了城中村,這其中就包括客村,位于廣州市海珠區(qū)赤崗西路,地處珠江南岸,緊鄰廣州地標建筑廣州塔,距離廣州東站不遠,只有七、八公里的路程。
如今的客村雖然是廣州城區(qū)的居民區(qū),但曾經卻是廣州城郊的古村落,具有悠久的歷史,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也就是公元1600年前后,距今400多年的歷史。當時是黎氏跟嚴氏遷居至此形成村落,取名為客村,亦稱“客村大圍”,含有客居他鄉(xiāng)之意。不曉得是不是巧合,如今的客村依然是新廣州人客居他鄉(xiāng)的第一站。
客村的規(guī)模不大,但十分擁擠,0.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矗立著856棟樓房,并且都是村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自建房,三五層樓高、磚混結構,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這些樓房多數相隔不到一米,典型的握手樓、接吻樓布局,終年潮濕昏暗的樓道不說,居家生活還不便利。
對于現代化城市來說,客村的生活條件確實艱苦,但艱苦有艱苦的優(yōu)勢,村中的房租特別便宜,有好事者做過調查,在2005年前后,單間的月租費350元左右,即或是現在也只有7、800元,這對初次到廣東創(chuàng)業(yè)的新廣州人來說,這個價格還是比較適中,頗受租客喜歡,成為他們來到廣州生活的第一站。
客村是廣州比較擁擠的城中村,這個擁擠有兩層意思,一是樓房多是握手樓、接吻樓,比較擁擠;另外,客村周邊工廠比較多、商業(yè)氛圍濃郁,使得客村的租客也比較多,他們白天出門上班,巷道比較空曠,不再贅述,關鍵是傍晚,租客下班后回到客村,擠滿大街小巷,特別擁擠。
客村能夠為年輕人提供相對便宜的出租屋,這對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絕對是好事情,原本無可厚非。但是,客村的建筑多為村民的自建房,并沒有進行規(guī)劃,村民為了利益最大化,房屋與房屋之間的道路特別狹窄,根本容不下汽車通過,其它先不說,要是出現火情,消防車進不去該怎么辦,客村如何防火,恐怕是管理者該考慮的問題,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