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癌癥 /閉經/ 失眠/ 肝病,V:bflzyb)
冠心病屬于中醫的胸痹、心痛的范疇,為本虛標實之證。祝氏認為,目前有人主張用芳香溫通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療本病,雖可收一時之效,但容易造成忽視辨證論治的傾向。倘若是冠心病虛證,仍然一味溫通或活血,只會徒傷正氣,而犯虛虛之戒。即使應用芳香溫通和活血化瘀治療,方藥選擇亦應根據病情靈活掌握,知常達變。總之,通過辨證則療效滿意,單用一藥則不如辨證為佳。
(一)脈律不整燮理陰陽氣血
文獻論述胸痹心痛多主陽虛,如《金匱·胸痹心痛病脈證治》云:“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祝氏認為,陰陽互根,氣血相關,在冠心病發展過程中,陽虛者有之,陰虛者亦復不少,然更多見為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證。心主血脈有賴于心氣推動和心血充盈。心氣不足則血行不暢,心血虧損則心失所養,故治療冠心病虛證宜氣血并治、陰陽平調,或補陰顧陽、補陽護陰,或補氣兼養血通脈、調血兼益氣行氣,通過燮理陰陽氣血而達扶正祛邪之目的。
據祝氏臨床經驗,冠心病虛證以氣陰兩虛兼瘀血阻絡最多,每以心悸怔忡為主訴,其脈律不整,或結或代,或數或遲;常伴有乏力、神疲、氣短,甚則動則氣喘,不耐小勞,口干、心煩、舌淡或紅,邊有齒痕等癥,治療以生脈散為主方,酌加柏子仁、當歸、白芍、丹參、菖蒲、郁金、羌活、菊花等藥益氣生津,養血復脈。
方中一般用黨參,若氣虛重,脈細弱無力則用人參;
陰虛為主則易以西洋參或北沙參;
心悸明顯加珍珠母、生牡蠣重鎮安神;
后背畏寒加桂枝、炙甘草溫通心陽;
胸悶不暢,隱隱作痛加全瓜蔞、薤白頭通陽散結、宣痹止痛。
《醫方集解》釋生脈散方名說:“氣充脈復,故名生脈。”藥理研究本方具有強心作用,能改善左室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祝氏親身嘗試過生脈散加味對脈律不整的療效。他于數年前患脈律不整,脈搏每分鐘停跳十幾次,自覺心慌氣短,稍行路加速或上二層樓即氣喘噓噓,難以自持。因思年老體衰,心臟氣陰不足,心血似阻,乃擬生脈散用人參,加西洋參、柏子仁、當歸、川芎、赤芍、生山楂、葛根、丹參等藥研為細末,每日分兩次沖服,數日后脈搏規則有力,心慌氣短均消失,迄今未發。若氣陰兩虛進一步發展為陰陽兩虛,證見脈結代,心動悸者,祝氏主張用炙甘草湯加麥冬、五味子,或加全瓜蔞、薤白頭治療。
(二)心痛頻發活血化瘀通絡
活血化瘀是冠心病重要治則之一,氣虛血瘀或氣滯血瘀是冠心病心絞痛發作的主要原因。
若心絞痛發作頻繁,呈刺痛或悶痛,心慌、氣短、唇黯、舌質淡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瘀張,脈弦細者,多屬心脈瘀阻。
本著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常用自擬葛紅湯:葛根15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丹參30克、羌活10克、菊花10克、黨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治療。
方中以葛根通絡化瘀、升津潤筋為君;
紅花、丹參活血養血為臣;
當歸、赤芍、川芎、羌活、菊花養血和營,通督脈,熄肝風為輔;
生脈散益氣生津固本。
全方既有化瘀定痛、益氣養陰之功,又無耗氣傷陰之弊,較單用活血化瘀為優,適宜于長期服用。方中葛根、川芎、丹參、羌活、菊花等經藥理研究證實,均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
曾治趙某,女,70歲。因患冠心病8年,心絞痛頻發2月,于1992年2月28日就診。自訴心痛徹背,每日發作,活動尤甚,口服消心痛、心痛定不能緩,伴心慌、胸悶、后背燥熱、口苦、腹脹、大便干結,舌質黯紅,脈沉弦。
辨證為心陰不足,心血瘀阻,用葛紅湯去生脈散加柏子仁、菖蒲、郁金、瓜蔞、薤白養陰活血,通絡定痛。
經治半月,心絞痛程度明顯減輕,發作次數亦減少,夜能安臥,大便暢通。
守方再服半月,心絞痛控制,停服消心痛,仍用前方加生脈散、木香、陳皮等固本緩緩圖治。
(三)痰阻氣機心胃同治為要
冠心病心絞痛經常表現在胃脘部,容易被誤診為胃痛。這是因為心與胃相比鄰,經絡相連。胃之大絡,名曰“虛里”,為心尖搏動之處,可察宗氣盛衰。祝氏認為,此種類型大多由平素恣食肥甘、少勞多逸而成,脾虛失運,痰濕內生,氣機不暢,以致痰濁與瘀血互結,阻塞心脈,不通則痛,形成心胃同病,常見胸悶不舒,胃脘部疼痛或脹滿,噯氣則舒,餐后脘痛加劇,納差惡心,苔白膩,脈沉滑。治療用香砂六君子湯加菖蒲、郁金、瓜蔞、薤白健脾化痰、通陽活血,隨著消化道癥狀的改善,心絞痛也會繼之而定。
從調脾胃功能著手治療胸痹心痛,古人早有論述。《金匱·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中所用瓜蔞、薤白、半夏、枳實、陳皮、生姜、薏苡仁、桂枝等實際上均是調理脾胃之藥,尤其是治療胸痹虛證用人參湯(理中湯的異名),更是以溫中健胃治療心痛的典范。后世治療瘀血胃痛用丹參飲(丹參、檀香、砂仁),現代常用其治心絞痛,亦屬心胃同治之法。故祝氏說:“健脾胃,補中氣,脾胃健旺則痰濕自化,脈道通暢。如只執化瘀通絡,不審證求因,效果很難理想。”
(四)用藥配伍經驗介紹
祝氏治療冠心病,積累了豐富的用藥經驗,尤其重視藥物配伍后的相互協同作用,常用藥對如下:
葛根配丹參:葛根甘平,入胃、脾經,能解肌退熱,生津止渴,滋潤筋脈,擴張腦、心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降血糖;丹參苦微寒,入心、肝經,活血祛瘀,鎮靜安神,降血糖。二藥合用,逐瘀生新,生津止渴,通脈止痛,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絞痛效果極佳。
羌活配菊花:羌活辛溫,善散頭項脊背風寒,通太陽經與督脈之陽而治心痛徹背;菊花甘寒,清熱明目,《日華子本草》載其能“利血脈,治四肢游風,心煩,胸膈壅塞”。兩藥的藥理研究皆有擴冠定痛作用,寒溫配伍,互取其長,故凡冠心病心痛徹背者咸用之。
菖蒲配郁金:菖蒲開竅豁痰,醒神健腦,化濕開胃;郁金涼血清心,行氣解郁,祛瘀止痛。菖蒲開竅,郁金解郁,二藥配伍共奏豁痰行氣、宣痹止痛之效,常用于治療氣滯血瘀、痰濕內阻之胸痹心痛者。
丹參配生山楂:丹參養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山楂破氣散瘀、消食降脂,二藥配伍,能祛瘀止痛,常用于治療心絞痛伴高血脂者。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一人一方,根據個人自身癥狀做辯證加減開方,切不可盲使用!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此文出于學習分享、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刪除
(哲醫論壇——讓門生受益,為患者解難!)
專家簡介:
于斌,醫師/藥師 雙職稱;三屆國醫大師/親傳弟子;嘉慶、道光兩代御醫/背景;哲醫八歸辨證法/創始人;中國中醫遠程網診技術/研發師;西藏崗堅藥師佛醫學/ 傳承人;臺灣徒手筋膜及針灸技術/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遠程醫療分會/ 特邀專家
臨床經驗20年,首創“八歸辨證法”及哲醫網診技術。主攻糖尿病、癌癥、婦科、消化四大領域及各類疑難雜癥。
擅長范圍:
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消化:便秘/腹瀉、胃腸頑疾、胰腺炎、乙肝、膽囊炎、肝硬化;
婦科:閉經/崩漏、更年期、流產產后病、多囊卵巢、卵巢早衰;
癌癥:宮頸癌、乳腺癌、肝癌、腸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胰腺癌、白血病等。
雜病:頑固咳喘、結節、頑固潰瘍、痤瘡、痔瘡、抑郁焦慮、不孕不育;
專家在線/V:bflzyb,權威方案;主攻十大疾病,短期見效:
癌癥、糖尿病、高血壓、失眠焦慮、痔瘡、痤瘡、多囊閉經、甲亢結節、胃腸炎、肝膽病;
同仁堂/私人訂制:丸、散、膏、丹、湯——
調月經丸、千杯解酒丹、失眠安睡丹、補腎壯陽丸、減肥丸、子宮/乳腺調理丸、育精助孕丸、降三高丸、滋補膏方等;
——誠招養生、理療、美容機構加盟合作
聯系VX:bflzyb
往期經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