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大的醫學教授熊卓為,因身體不舒服同丈夫在本院接受檢查,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了手術。然而,教授卻在手術后短短七天里離開人世。丈夫在調查過程中悲憤難當,其真相觸目驚心。
熊卓為的丈夫王建國在妻子離世后悲痛地說:“我難以想象她在死前受到了多大的折磨。”
在他和妻子事前看來,兩個人只是去做一個小手術,他們都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想著做好手術休養一段時間就能夠繼續俯首書案,開展心血管科研工作。然而此后的一切都如脫軌的列車,再也不受人的控制,駛向未知的方向,而后車毀人亡。
最開始,熊卓為只是感覺腰部不舒服,她覺得可能是長期坐著工作導致的,過幾天就好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癥狀更加明顯,已經嚴重干擾到了熊卓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躺在床上,她也因為腰部的疼痛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王建國看在眼里,在一個周末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準備去醫院看看。醫學領域的不同分支就如同跨了行業一般,兩人不敢妄下判斷,還是得去問骨科醫生。總得接受治療,才能緩解這些身體上的癥狀。
熊卓為就是北大醫學院的教授,不管是圖方便也好,還是放心本院的治療,總之二人毫不遲疑地選擇了北大第一醫院。
當時的骨科主任給熊卓為拍了片子,發現是她的腰椎出現輕微脫落。醫生說:“這樣的情況必須盡快進行手術。”
當時的熊卓為已經50歲了,再加上有三高和糖尿病,長期需要吃藥。這樣的情況,哪怕兩人不懂骨科上的問題,也擔心手術后難以恢復。因為這樣的考慮,兩人詢問:“必須進行手術嗎?有沒有什么更緩和的治療方案呢?”
然而醫生否定了,并且催促夫妻兩個盡快做決定。在他的描述里,如果不盡快做手術,之后可能會截癱,而現在趁早發現了,就趁早治療。現在腰椎滑脫情況做手術的話風險和費用并不算大,大概是5萬左右的手術費用,差不多一周就能出院。
醫生說的信誓旦旦,兩人也就信了。既然都看病了,不相信這個專業的醫生,還能相信誰呢?因此,在查出病情后不久,趁著春節前放假有空,1月23號,熊卓為住進了醫院,為第二天的手術做準備。
王建國事后悔恨地說:“我很后悔當時沒有再謹慎一點,多問幾個醫院,多查一下相關的資料,就那樣聽從了醫生做手術的建議。”
事實上,腰椎輕微滑脫不一定需要做手術,最好的方案就是通過物理和藥物等進行保守治療,如果該治療無效,才應考慮手術。而當時熊卓為一度腰疼,卻并沒有任何保守治療方案,在經過檢查后就直接被判斷手術治療。
同時,醫生為了說服兩人做手術,為醫院創收,還對她的病情夸大其辭,對手術的風險卻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熊卓為的腰椎滑脫即便沒有盡快治療,其實也沒有截癱那么嚴重,而她的身體狀況進行手術必然有極大的致命風險,兩人卻絲毫不知。
因為專業醫生的說法,24日,熊卓為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前,熊卓為沒有做任何必要的身體檢查,尤其是血小板和凝血檢查,也沒有任何術前術后的治療和預防方案。
并且,熊卓為的病只需要做一個5萬元的小手術,卻在最后成為了一個10多萬的大手術。如此種種,似乎都為熊卓為的不幸遭遇埋下伏筆。
幸運的是,這個手術確實成功了。因此,所有人包括王建國都掉以輕心。不過在醫院這邊,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重視熊卓為的這場手術。
熊卓為做完手術后的第二天就出現了靜脈血栓的癥狀,她感覺腳部疼痛。但在告知主治醫生后,醫生卻沒有對此重視,他沒有給熊卓為做任何檢查,認為只是正常的術后反應,就給熊卓為開了止疼藥。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熊卓為的狀況更加嚴重,卻仍舊沒有引起醫院的重視。直到術后的第七天晚上,這位教授呼吸困難,生命垂危,才開始手忙腳亂的搶救。
王建國在之后查證時,詢問了參與搶救的專家,卻只得到了語焉不詳的回答,但能得出搶救的整個過程也錯失了很多機會,以至于最后熊卓為的內臟破裂,難以挽回。
與此同時,他發現自己完全受到了醫院的蒙蔽,對方在他為妻子討回公道的時候還企圖狡辯和作偽證蒙混過關,這令王建國更加憤怒,決定告上法院。
2009年法院一審,判定醫院需要因為治療不合規范而賠償王建國,但對聲稱醫生無證行醫的情況不予認同。這樣的判決令王建國和醫院都無法認同,只能繼續上訴。
一位醫學教授在本院治療時死于醫療事故,不可謂不令人震驚。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乃至懷疑醫院的可靠性。希望以后能夠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讓醫療環境更加透明,讓患者更加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