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晚上,山西臨汾發生4.1級地震。
雖然震級不大,但近期我國多地地震,再加上過去山西一帶的地震活動,相對是比較平靜的,所以有不少當地人感到恐慌,害怕近期會有大震發生。
那么臨汾為何會發生地震?這里是否在地震帶上?歷史上是否曾有過大地震呢?
接下來的內容,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1.臨汾為何會發生地震?
山西臨汾位于汾渭地震帶上,屬于華北地震區,是中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
從這條地震帶的地震頻次和強度來看,它在我國所有地震帶中排名第二,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區,而且這條地震帶的特點,就是大地震比較多,根據歷史數據,可查的7級以上地震發生過23次,其中8級地震發生過5次。
再加上這條地震帶上的地區,普遍都是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的地區,包括首都圈也是在這條地震帶上,所以格外地引人關注,因為一旦大震發生,后果將會極其嚴重。
再說回臨汾地震。臨汾是位于汾渭地震帶上的中南段,雖然過去百年來這里相對平靜,并沒有大震發生,但因為內部存在著多條斷裂帶,臨汾本來就是地震高發區。
包括隨著地球內部的板塊運動,也會導致局部應力變化,自然隨著應力積累和應力作用,就會發生地震了。
那么這一次地震,究竟是臨汾正常的地震活動,還是說大震前兆?未來這里,還會不會發生大地震呢?
2.臨汾未來會發生大地震嗎?
在臨汾歷史上,有記錄的大地震一共有兩次。
一次是在1303年,震級為8級,根據當時留下的石碑記載,死傷超過23萬人。
另一次是在1695年,震級同樣為8級,根據當時的記錄,死傷至少有5萬多人,地震后還發生了大火和水災,燒死、淹死的人畜更是無數。
也是在1695年的強震之后,臨汾這里雖然偶有地震發生,但卻沒有再發生過7級以上的地震,屬于是進入到了一段平靜期之中。
從時間上來看,這段平靜期已經持續了300多年,那么未來,臨汾會不會再次發生8級地震呢?
有觀點認為,汾渭地震帶這里,每隔300年到500年,就會進入到一次強震周期。
自512年發生了7.5級地震以來,這條地震帶上已經發生過8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6次發生在山西,2次發生在陜西。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汾渭地震帶上的大震周期,是平均810年左右會發生一次。
認為未來二三百年內,山西和陜西的地震活動,需要密切關注。
再看一組數據:有分析認為,未來50年內,這里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僅為0.199,可以說概率還是很低的。
此外若是未來汾渭地震帶上,再次發生6級以上地震,那么這或許說明,該地震帶上的新一輪強震期已經到來了,不過現有手段,是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所以還是要一切以官方信息為準,大家也不用盲目恐慌,盲目聽信網絡上的謠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