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進法院
今年以來,徐州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緊扣“公正與效率”主題,深入開展“司法品質提升年”活動,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徐州日報特別開設“媒體進法院”專欄,以媒體視角記錄全市兩級法院在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守護群眾美好生活等方面的新舉措、新成效,敬請關注!
近年來,新沂法院積極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依法高效推進破產重整案件審理,指導和監督管理人積極履職,切實維護好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積極發揮“府院聯動”機制作用,優化資源配置,統籌協調各方權益,以實際行動化解企業危機、促進產業升級,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兩年前,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因為面臨嚴峻的債務危機和經營危機而深陷泥潭。2024年11月22日,在新沂法院召開的該公司破產重整第三次債權人會議上,重整計劃草案得以全票通過。公司負責人感嘆道:“多虧了新沂法院幫助我們解決了債務問題,讓我們吸引到這么多投資,救活了整個企業!”
新沂法院的主動作為讓這家“鴨企”不只是好起來,更是飛了起來,讓“丑小鴨”蛻變成為“白天鵝”。
積極挽救,敲定企業重生方案
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肉鴨屠宰、加工的農業企業,原控股股東為河南某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以來,受市場環境、控股股東資金短缺等因素影響,該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被迫于2022年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資產評估值7000余萬元,負債8862萬元。
會議室中,合議庭就如何挽救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展開了討論:
“該公司擁有育苗、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一旦破產,產業資源將無法繼續使用,公司職工又該如何安置,不能一‘破’了之。”
“破產清算不是各方利益最大化的選擇,考慮到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債務的特殊性,一旦破產清算,債權人損失會進一步擴大,相關農戶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如果借助控股股東的資源和完整的全產業鏈優勢,引入戰略投資人,將有助于該公司恢復生機,債權人利益也能實現最大化。”
最終,合議庭敲定了“全力促進存續式重整”的企業重生方案,與債務人溝通后,得到其高度認可。
經過審查,停產前的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盈利十分可觀、生產要素齊備、產品銷路暢通。同時,其所存資產中的土地使用權仍有剩余使用年限,廠房及配套設施完善,機械設備保存相對完好,尚有不小的經濟價值。若能實現該公司“涅槃重生”,重新恢復經營能力,不僅可以更充分地發揮其資產的整體價值,最大限度保護債權人尤其是眾多農戶的利益,更能為涉農企業排憂解難。
助力重整,讓困境企業“活”起來
2024年3月8日,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同意企業重整,新沂法院裁定對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重整。經多方招募,歷經一年多的篩選、談判,最終優選出江蘇某禽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人。
江蘇某禽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種鵝飼養、繁殖、銷售的大型企業,其參與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重整,將使其缺乏的屠宰、加工產業鏈得以完備,并與其肉鴨產業鏈形成合力,產出“1+1>2”的效果。
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在其自身的重整案件中,將其在公司的股權抵償給某縣城投公司,某縣城投公司要求重整投資人支付其抵償款1000萬元,此時重整陷入僵局。為避免重整功虧一簣,合議庭與屬地政府府院聯動,三赴某縣,奔赴1600公里,與該縣政府反復溝通、協調。為支持企業重整,該縣最終同意投資人支付部分股權轉讓款,屬地政府同時也同意給予投資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支持。至此,重整的瓶頸被打破。
“府院聯動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謝新沂法院,能在最艱難的時刻為我們提供自救之路,才能有今天這樣一個良好的局面。”債務人股東說道。
江蘇某禽業科技有限公司最終出資參與重整,原有職工全部接收就業,抵押擔保債權、工程款優先債權、職工債權、稅收社保債權均全額清償,普通債權的清償率遠高于擬破產清算程序中的清償率。
如今,江蘇某禽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近3000萬元更新原有生產線,并對原養殖基地進行改造升級,上月中旬投入生產,預計年產值可達8億元,帶動就業800余人,并計劃在3年內再投資8000萬元擴大生產規模。該案的重整,解決了職工和債權人的問題,化解債務880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多措并舉,收結案數連續保持系統第一
在該案的審理過程中,新沂法院遵循“多重整和解,少破產清算”的原則,秉持支持和服務“三農”的理念,借助江蘇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原控股股東為上市公司擁有的資源等優勢,積極幫助企業爬坡過坎,全力促進企業存續式重整。該破產重整案是新沂法院運用法治手段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三農”、讓困境企業實現“絕地重生”的典型案例,全面體現了人民法院能動司法產生的預期效果,詮釋了人民法院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中的創新思維和使命擔當。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人民法院要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破產重整的救治功能,運用法治手段優化營商環境,幫助困境企業涅槃重生。”新沂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苗苗說。
近年來,新沂法院充分發揮破產救治功能,靈活運用債務重組、引進戰略投資人、出售式重整等模式挽救“希望企業”。新沂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破產清算轉重整案被省高院評為“執轉破”優秀案例,被徐州市政法委評為2023年徐州政法機關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通過審慎“活封”,挽救江蘇某物流企業走出困境獲新生。近3年破產案件收結案數連續保持徐州法院系統第一,快速出清200余家“僵尸企業”,盤活土地資源2100余畝,化解債務23.8億元,安置職工1800余人。
通訊員:趙雨秋
來源:徐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