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隨著生育率的普遍下降和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不生孩子誰受益”這一問題逐漸成為了公眾熱議的焦點。這一議題不僅觸及到個人生活的選擇,更關聯到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等多個層面,因此,其正反兩方的觀點都充滿了復雜性和爭議性。
01
Esther:正方
人類進化到現在已經遠遠超出了地球所能承受的閾值,因為人類的過度繁衍,多少物種、生物遭到滅絕,又有多少生態遭到破壞。疫情這三年的空擋,人類少為出沒,動物開始變多,環境開始變清新干凈,這不就是最顯而易見地證明,人類實在太多了?
不生孩子,不僅對地球好,對世界好,還對自己好。生孩子是女人的事,承受痛苦的是女人,養育的大部分責任(目前社會主流認為)也還是在女人身上,生了孩子還得圍著ta轉,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就連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都要全部投入到他人身上。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人生在世,何必把這么大部分的光陰耗費在他人身上?
這不僅是一種善良,更是對自己的一種寬容、一種脫于世俗的解放。人已經太多了,如果覺得自己對社會沒什么貢獻,就從不生孩子、減少人口開始吧!
02
Jason:反方
不生孩子就是善良嗎?如果是結婚以后,不生孩子等于享受了婚姻的福利但是沒有遵守婚姻家庭的一些義務,畢竟成家以后就要做出對彼此婚姻的承諾,一般是要生小孩做貢獻的。
不生小孩,等于消耗了社會制度的一些福利,卻沒有給社會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怎么看,這也算不上是一種善良,所以整體來說,不生孩子真的不是一種善良,還可能是一種道德犯罪。
生不生孩子,已經不是兩個人能自我決定的了,更多是社會對你的期待,所以說,該生還是生吧!
03
Grace:正方
現代生活壓力大,病毒多,教育壓力沉重,這里說的每個點似乎都只是僅僅幾個字,但是每一處都能壓死家里的最后一根稻草,孩子出生在這樣的年代真的會幸福嗎?也許很多人會說,父輩那一代更難,又是戰爭又是饑荒,醫療水平還很差,正是那時候大家都處于溫飽階段,沒有人會真正審視生孩子這件事是對還是錯,家家戶戶都是生孩子。
但是現代文明一直在發展,你會發現很多人生孩子僅僅只是為了自己養老,防止自己孤單而已,某種程度還是一個人自私的表現,生孩子是對自己有利的一件事。
那么回到現在,生活壓力大養育一個孩子成本不斷在漲,一個孩子出生可能就要面臨各種變異的病毒,會生病,甚至會生大病。還有教育如此的卷,很多孩子一上小學就開始作業做到凌晨,每天背一個比他體重還要重的書包上學和放學,在這樣的時代下,生下一個孩子你覺得是不是一種對他的不負責任?
如果可以重新選,我認為不生孩子就是一種善良,為了他,也為了自己。除非你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抗壓能力,能夠做到不雞娃的一股清流家長,那么可以生。
04
June:反方
在現代社會,生孩子承載著諸多意義。從人類發展層面看,繁衍是本能,是文明薪火相傳的關鍵紐帶。有了孩子,人生拼圖得以完整,盡管養育之路疲憊艱辛,可其間的歡樂與幸福也數不勝數。孩子呱呱墜地,開啟探索世界之旅,他們品嘗美食、感受精彩,也直面無奈,這是生命成長、綻放力量的過程。
而選擇不生孩子,或許是源于對孩子未來的隱憂,對世界前景的悲觀預判,但這僅是個人視角。未來究竟如何,無人能精準斷言,孩子若降臨,說不定會以全新視角擁抱世界。況且,每個生命都自帶光芒,孕育新生命也是給予希望,為世界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讓人類發展奔流不息。
■ 編輯排版|Bettie
■ 圖片|來自AI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