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漸濃,2025年春晚已進行兩次彩排。
從1983年首播到如今,這場每年一次的跨年盛宴。
不僅是觀眾的期待,更是主持人們的一次艱巨考驗。
先后主持過13次春晚的倪萍,曾在節目中爆料過,她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就差點釀成大錯。
1991年春晚,臨時加了一個宣讀賀電的環節,需要倪萍負責。
看著稿子念詞對她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所以她事先也沒有過多準備。
等到站在舞臺上打開信封,準備宣讀賀電時候,出現在她面前的,竟然是四張空白紙,沒有一個字。
這讓原本自信滿滿的倪萍,瞬間慌了神,但她還是強裝鎮定,隨機編出了四張紙的內容。
很多年后再提起這件事情,倪萍還非常清楚地記得,自己當時的反應。
她說,腦袋嗡了一下,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也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很明顯地感知到,她當時的心理壓力有多大。
不過,這種“高壓”下的超常發揮,也更加凸顯了春晚主持人的過人之處。
他們需要在長達數小時的直播中,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狀況,以令人敬佩的專業素養,撐起整個舞臺,確保春晚順利進行。
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還要做到從容不迫、處變不驚,怪不得觀眾會稱他們為——春晚的“定海神針”。
接下來,咱們就來盤點一下,曾經在春晚舞臺上驚艷全國,如今卻再也見不到的9位主持人。
他們的離世,讓人深感遺憾,但他們在春晚上的精彩表現,更是億萬觀眾的美好記憶。
話不多說,咱們先從第一位開始說起——(按照首次主持春晚的時間順序排列)
第一位:馬季
1983年,央視舉辦了第一屆春晚。
本著接地氣的原則,導演組在選擇串場嘉賓的時候,優先考慮的并不是專業主持人。
反倒是那些,能讓觀眾倍感親切的文藝界名人。
最后,相聲大師馬季和他的弟子姜昆,還有啞劇演員王景愚,以及當時的“全民女神”劉曉慶。
一同組成了首屆春晚的“四大當家”,實際上承擔的就是主持人的工作。
作為其中最資深的語言工作者,馬季非常善于調動現場的氛圍。
整場晚會,他不僅一口氣說了三段相聲,還多次用幽默的語言跟觀眾互動。
在拉近臺上臺下距離的同時,也為首屆春晚增添了不少活力。
后來,馬季也多次登上春晚舞臺,但大都以相聲演員的身份亮相。
尤其是他在1984年春晚上,說的單口相聲《宇宙牌香煙》,至今仍被很多觀眾津津樂道。
1996年,是馬季最后一次登上春晚舞臺。
此后,他逐漸淡出觀眾視野,但他的弟子姜昆、馮鞏、黃宏等人,繼續在春晚中大放異彩。
2006年,馬季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72歲。
追悼會上,他的兒子馬東說:“希望大家不要哭,不要流眼淚。”
他還說:“我父親這一生最喜歡的,是觀眾聽完他相聲后的掌聲,所以今天,應該算是我父親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謝幕。”
第二位:王景愚
王景愚是趙本山的“恩人”,也是首屆春晚的“四大當家”之一。
作為喜劇、啞劇表演藝術家,他的出現總能給觀眾帶來歡樂。
在首屆春晚舞臺上,除了擔任主持工作之外,他的啞劇小品《吃雞》,也讓觀眾笑得前俯后仰。
只可惜,這個小品讓觀眾開懷大笑,卻讓王景愚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為此抑郁。
這個作品的創作初衷,是為了諷刺無良商家賣的雞咬不爛。
但因為王景愚的表演過于日常,不止一些戲劇同行批判他“非常淺薄”,就連很多觀眾也叫他“吃雞的”。
直到很多年以后,有一位觀眾專門告訴他:每當自己看到啞劇《吃雞》,就會想起當年全家人一起歡度春節的快樂日子。
王景愚才終于放下了心理壓力,抑郁癥也好了。
2021年,王景愚在北京病逝,享年85歲。
至此,我們又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啞劇藝術家。
第三位:趙忠祥
趙忠祥是中國第一位男播音員,也是春晚舞臺上,第一位專業的節目主持人。
首屆春晚舞臺上,雖然并沒有設置正式的主持人,但他還是以報幕員的身份,宣讀了開幕詞。
趙忠祥沉穩大氣的聲音,為這場載入歷史的晚會拉開了序幕,也為春晚日后的主持風格奠定了基調。
此后,他先后12次主持春晚,他與倪萍組成的“黃金搭檔”,更是備受觀眾喜愛。
除了主持節目之外,播音專業出身的趙忠祥,還在央視負責大量配音工作。
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動物世界》,很多觀眾至今都記得,他標志性的聲音和臺詞。
2019年12月,趙忠祥因為腿部不適前往醫院就診,查出患有鱗狀細胞癌,并已擴散。
次年1月,他就因病情惡化,與世長辭,享年78歲。
第四位:陳思思
陳思思是著名的香港影星,她和夏夢、石慧并稱為“長城三公主”。
作為第一個登上春晚的香港明星,她不僅在1984年的春晚舞臺上,演唱了代表作《三笑》中的經典唱段,還擔任了主持人。
被稱為“中國第一美女”的秦怡,對陳思思的外貌評價很高。
秦怡說:“我對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雙眼睛,眼睛就是她的靈魂,記憶中她是個很漂亮、眼睛大大的女孩子。”
只可惜,美人難過愛情關。
1960年,陳思思在拍電影時,跟香港影壇上第一位“百萬小生”高遠相戀。
高遠是出了名的俊俏,也是出了名的花心,早在認識陳思思之前,就緋聞不斷。
但陳思思還是頂著外界的壓力,嫁給了高遠。
沒想到結婚以后,高遠心性難改,風流韻事一大堆。
陳思思為情所困,數次輕生,最終還是選擇離婚,獨自撫養女兒。
離婚的時候,陳思思只有32歲,追求者一大堆,但她最終嫁給了高遠的親叔叔。
從侄子的媳婦,變成了叔叔的媳婦,她不可避免地背負了罵名。
為了避開輿論的壓力,他們全家搬遷到上海。
2007年,陳思思因病離世,享年69歲。
至此,這位絕代佳人,帶著她一生的風華與爭議,悄然謝幕。
第五位:李默然
前面說過,早些年的春晚,在主持人的選擇上都是比較開放的。
只要是觀眾喜歡的公眾人物,不管是不是專業主持人,都有機會在春晚舞臺上擔起主持的重任。
1987年的春晚,就請來了李默然,這個名字對年輕的觀眾來說,或許有些陌生。
但在那個年代,身為《甲午風云》中鄧世昌的飾演者,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雖然登上春晚舞臺的時候,李默然已經年近花甲,但他深厚的臺詞功底,還是讓他的主持顯得沉穩有力。
不知道的觀眾,還以為他專門學過播音主持。
李默然一生熱愛表演,飾演了不少作品,2007年還榮獲了白玉蘭戲劇藝術獎的“終身成就獎”。
2012年,他因病去世,享年85歲。
第六位:孫道臨
孫道臨是著名的電影演員,由他主演的《烏鴉與麻雀》《早春二月》《永不消逝的電波》等作品,都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
他主持春晚時的年齡,比李默然還大。
1988年,已經67歲的他,受邀登上春晚舞臺。
雖然年紀比較大,但他還是游刃有余地完成了主持任務。
哪怕是現在回看,他當年在臺上神采奕奕的模樣,依然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遺憾的是,孫道臨在晚年的時候得了失憶癥.
他曾經拉著曹可凡的手,哽咽著說:你們認識的那個孫道臨,已經沒了。
2007年,他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86歲。
第七位:侯耀文
侯耀文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第三個兒子,也是郭德綱的師父。
雖然父親反對他從事相聲事業,但他還是堅定地選擇了這條道路,并且走出了自己的風采。
他曾多次以相聲演員的身份,登上春晚舞臺,擔任主持卻有且只有一次,跟孫道臨主持的是同一屆。
所以,不管是對他還是對觀眾,都是一次非常新奇的體驗。
2007年6月21日,侯耀文還參加了喜劇真人秀《笑傲江湖》總決賽最后一場的錄制。
兩天后,他就因為突發的心肌梗塞,猝然離世,享年59歲。
第八位:文興宇
2000年的春晚,是主持人最多的一次春晚,足足有20個。
在《我愛我家》中飾演爺爺的文興宇,作為其中之一,主持的部分并不算多。
但他還是憑借著強烈的個人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樣是這次春晚,文興宇還跟蔡明、句號,一起飾演了小品《愛笑的女孩》,笑點非常密集。
2004年,在出演英達執導的《巴哥正傳》時,文興宇的身體就已經不太好了,但他還是演得很認真。
2007年,他因為肺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
臨終之前,文興宇難受得說不出話。
但他還是用盡全身力氣,為妻子張克境寫下了一句話:“我永遠愛你,張克境”。
第九位:李詠
身為央視的“門面”和“臺柱子”,李詠先后主持過10次春晚。
在一眾端莊大氣的主持人中,他詼諧幽默的主持風格,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李詠的去世,對很多觀眾來說,都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
2017年6月,他被診斷出鼻喉癌晚期,抗癌期間,他從未向觀眾傳遞過負面情緒。
2018年10月25日,他就因病離世,享年50歲。
此后的每一年,李詠的妻子哈文,都會在他離世的那天,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束花,深情緬懷他。
斯人已逝,但愛與思念,永不會褪去。
以上提到的9位主持人,都曾在春晚舞臺上,用精彩的表現給觀眾帶來了美好的回憶。
你還記得誰?你最懷念的又是誰?
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長的觀眾會逐漸忘卻他們,年輕的觀眾也會對他們感到陌生。
但他們對春晚的烙印是不可磨滅的,他們不僅塑造了春晚的風格,也奠定了春晚在觀眾心中的特殊意義。
正是有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春晚才得以成為每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成為億萬觀眾不可或缺的文化記憶。(撰文:斯特不離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