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
【美】戴爾·卡耐基 著
人的社會性活動,歸根結底是處理人際關系,而人際關系,本質上則是人性問題。
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如果你懂得洞察人性,就能輕而易舉地處理好80%的復雜關系。
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卡麥基便為我層層解開了人性的真面目,讓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能夠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01
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會接受別人的批評,總是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喜歡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為自己辯解。
羅翔說:
“人性,就是不喜歡別人批評。”
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贊,而不是批評。但對于別人,又往往喜歡去挑剔、批評別人。
如果你想要得到某個人的幫助,或者按照你的意愿或方式去執行某件事情,便要停止批評和指責。
比如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尤其要注意言辭,如果言語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引發孩子激烈的抵觸與反抗。
批評是無用的,它激起抵觸,讓人急于辯白;批評是危險的,它傷害自尊,甚至讓人萌生恨意。
知道別人想要什么,并且毫不吝嗇地給予對方,才是智者所為。
02
即使你手握真理,對方大錯特錯,也請給對方留個面子。讓對方丟臉,除了會摧毀他的自尊心以外,別無益處。
我們在跟人發生沖突時,往往會毫不客氣、不留余地,總想在一件事情上爭個輸贏。
于是,很多吵架便成了為了發泄憤怒而吵架,并不是為了解決問題。
在工作中,和同事的關系本質上就是一起共事,即使發生沖突,也應該是為了解決問題,盡量避免咄咄逼人,讓對方絲毫沒有顏面,畢竟今后還要一起相處共事。
在生活中,和親人朋友發生沖突,尤其是夫妻之間,很多事情本就沒有對錯之分,彼此退讓一步,沖突便能夠得到化解,而不是雙方各持己見,任由沖突演變成不可調和的矛盾。
03
一個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曾經有個女老板,每天都在同事面前炫耀她的老公和孩子,老公是知識淵博熱愛學習的人,一雙女兒也都非常努力爭氣,如果不了解實際情況,便會認為她是一個人生贏家。
但事實上是,她和她的老公常年異地分居,她的一雙女兒也都跟著老公生活,偶爾才會跟她打個電話。
人性便是如此,一個人越缺乏什么,反而會越要在人前炫耀什么。
04
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都夢想著天邊有一座奇妙的玫瑰花園,而不能欣賞今天就盛開在我們窗外的玫瑰花。
大多數人都向往著詩和遠方的人生,看到別人外出旅行曬朋友圈,總是羨慕不已。
去年夏天,我獨自摩旅了9000多公里,穿越了16個省,圓了一個憧憬了多年的摩旅夢。
夢想的生活其實很簡單,關鍵是你敢不敢邁出第一步。
05
永遠不要喋喋不休,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只要喋喋不休就會讓人敬而遠之。
沒有人喜歡被嘮叨,但嘮叨的人往往會認為只要自己多說幾次,對方就會聽,如果對方還不聽,那便是對方的問題了。
但其實這種喋喋不休的嘮叨,更多的時候都是無效的溝通,不僅不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反而還會引發雙方的矛盾。
真正的溝通,不是單方面機關槍似的強勢輸出,而是兩人心平氣和地探討對方內心的想法,共同找到一個彼此都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
06
當你對一個人太好,時間久了就成了理所當然,反而偶爾對人好一次,人家就會受寵若驚。
舉個例子:
在你上班的路上,總能遇到一個蹲在路旁的乞丐,你給他一塊錢,他便會對你感激不盡。
如果你堅持每天都給他一塊錢,時間久了,他便不會省去點頭致謝的環節。
如果你突然有一天不給他錢了,他便會對你怒目而視,甚至還可能破口大罵,質問你為什么不給他錢了。
即便是樂善好施,也應該一定的界限,過度的好心,反而引來對方的惡意。
《月亮與六便士》中有句話:
人性是矛盾的,小氣與大方、怨懟與仁慈、憎恨與熱愛,是可以并存于一顆心中的。
人心是復雜的,人性更是亙古不變的。
當你洞悉了人性,也就掌握了這個世界運營的本質規律和底層邏輯,愿我們都能夠讀懂人性,參透人生,過好自己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