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蒙古國作為我國和俄羅斯中間的國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是雙方中間的緩沖地帶,因此無論是我國還是俄羅斯都與其保持著較為良好的關系,同時也有不少的往來。
在歷史上,我國和蒙古國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蒙古國曾經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早在漢朝的時候,就統治了蒙古草原,唐朝時還設置了都護府。但是隨著清王朝的衰落,對邊疆地區的控制也日益減弱。
后來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走向末路,就更無暇顧及邊疆地區。于是沙俄便趁虛而入,說動外蒙尋求獨立。因此在1911年末,外蒙活佛宣布外蒙古獨立,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這一行為并沒有得到國際上的認可,我國對此更是堅決反對。
此后的一段時間里,外蒙古曾經短暫的取消過獨立,但是因為一些外部勢力的插手,最終在1945年,外蒙古進行了公民投票,超過九成的人都選擇了贊同。
事態發展到目前這一步,已經難以阻止,因此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也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地位,并且與其建交。自此,外蒙古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開始參與到國際事務中去。
近年來,隨著我國和俄羅斯貿易往來的增加,蒙古國的參與也變得多了起來,例如中蒙俄經濟走廊項目、中蒙俄鐵路項目等等。這些項目上的合作不僅促進了三方關系的進一步發展,還促進了彼此的經濟增長,屬于是合作共贏。
而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項目在經過蒙古時,也同樣會給其帶來不少好處。但是蒙古顯然有著自己的想法,其追求的也不止是眼前的利益。
這一點從蒙古國“第三鄰國”戰略的提出就可以看出來。從表面上講,這一戰略就是要在平衡好中俄的關系之外,積極尋求和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系,例如美國、歐盟、韓國、日本等國家,以及一些國際組織。
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降低了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所承擔的風險會更小。于是在我國限制了稀土對美國的出口后,蒙古就很快的補上了這個缺口。
2023年8月,蒙古總理訪美,隨后雙方簽訂了稀土的開發協議。緊接著在2024年,蒙古就請求我方盡快同意蒙美航線的過境申請,好方便他們將稀土送到美國去。畢竟按照美俄之間的關系來看,讓航線過境俄羅斯的難度明顯更高。
只是美蒙之間的合作,卻要我國大開方便之門,這個如意算盤未必打的有些太過。除此之外,蒙古和法國的奧拉諾集團關于鈾礦的開采也達成了協議。
蒙古國內的礦產資源很豐富,經濟也主要是靠煤炭、銅等礦產的出口,如今和法國合作進行鈾礦的開發,有望實現經濟的多元化不說,還能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不少人就業。
而法國是核電大國,其電力生產總量的七成都是核電產量,因此對于鈾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在2023年,為法國提供鈾的尼日爾發生了政變,法國在當地的開采權被否認,需要盡快找到新的代替者,蒙古就這樣進入了法國的視野。
但是蒙古這次和法國集團的合作依然面臨著運輸的難題,畢竟他作為內陸國,如果想走海運的話,那么就要借助中俄等鄰國的港口,即便是走陸運和空運,也要面臨這樣的現實情況,更何況空運的價格還不低。
這個難題如果得不到解決的話,對項目的影響同樣不小。
同樣的,蒙古和法國集團之間關于鈾的開采也給中俄的后方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為鈾作為一種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金屬,不僅僅可以用在核能發電這一個方面,在軍事領域也有不俗的表現,典型的就是核武器的制造。
因此蒙古和法國之間的這項合作不免會讓人有所猜測,其是否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在大國的政治博弈中為自己多爭取一些資本。
但是他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與中俄之間的地緣政治關系,導致了其所作出的決定影響的不只是他自己。與西方國家的頻繁往來和密切接觸,也難免會讓周圍的國家在做決定時要經過更加慎重的考慮。
例如中俄之間的天然氣輸送,本來過境蒙古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蒙古也可以因此獲得一筆“過路費”??墒瞧洹暗谌弴睉鹇缘膶嵤屖虑樽兊糜行碗s起來,有消息稱,俄羅斯的天然氣管道準備繞道哈薩克斯坦,避開蒙古。
從中可以看出,這一戰略對蒙古的幫助可能沒有那么多,反倒可能會讓其陷入更麻煩的境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