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浙江嘉興一對夫妻在橋洞下居住了十年,還養育了四個孩子。期間他們與蛇鼠作伴,冬天要忍受嚴寒的侵襲,夏日要經受高溫的炙烤時間以及蚊蟲的叮咬,但是他們一家六口的生活卻很溫馨。后來這一幕被一位記者偶然發現,這家人才曝光在眾人眼前。
許金火來自江西上饒的一個農村家庭,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寬裕,所以他也沒讀幾年書,就跟著父親開始學習做一名泥瓦匠。別看他年紀小,做起活來卻是有模有樣,很快就將父親的本領學了個七八成。
等他成年的時候,已經能獨當一面,一個人完成工作了。因此村里不少人家在修建或者翻新
房子的時候,都會來找他幫忙。許金火就靠著這門手藝養活了自己,還攢下來了一些積蓄,生活也算過得去。
可是村子就那么大,也不是天天都有人需要修房子,蓋房子,所以許金火的工作不固定,每個月能賺多少錢也是不一定的。
于是他就開始想著去大城市里打工,不僅每天的工作有保障,賺的肯定也要比現在多。有了這個想法后,他很快就訂了一張前往浙江嘉興的車票。
他到達目的地后,現實情況和他預想的也差不多,他順利在工地上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并且在工友的幫助下租到了一間價格相當優惠的房子。雖然空間很狹小,但是許金火只覺得有個睡覺的地方就行,別的也不需要在乎那么多。
然而當他和在工地上干活的張蓉認識后,情況就發生了改變。張蓉在工地上干的也是體力活,兩人認識沒多久,就發展成為了男女朋友關系,后來又順理成章的領取了結婚證。
婚后,兩人在工地附近重新租了一間房子。空間比上一家大,租金也理所當然的貴了不少,可也還在兩人的能力范圍內,不必過于擔心。
但是隨著兩人的孩子出生,他們的住房情況又發生了改變。許金火和張蓉都知道為了孩子的成長應該換一間更大的房子,但是這樣一來的經濟壓力卻是他們難以承擔的,更何況今后孩子們的上學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因此夫妻倆也發愁。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許金火發現了一個工地附近的隱蔽橋洞。里面的面積不小,如果能夠改造成住房的話,那他們面臨著的住房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
想到這里,許金火匆匆忙忙的回了家,將想法告訴了妻子。張蓉聽完后也覺得可行,于是跟著丈夫來到了那個隱蔽的橋洞,在經過一番規劃后,本就在工地干活的兩人去建材市場買回了需要的材料。
隨后幾天的時間里,他們不僅將這個空曠的橋洞改造成了適合居住的房子,還細心的規劃出臥室、廚房等區域。布置好這一切后,許金火夫婦就帶著孩子們搬了進來。住進來后,他們也遇到了不少的難題。
因為橋洞附近植物眾多,所以在夏季的時候他們一家不僅要面對數量眾多的蚊蟲,還有可能會遇到蛇鼠進來的情況。冬天的時候橋洞下也沒有取暖設施,整個屋子就像是冰窖,蓋上厚厚的被子也不管用。
可是這種環境上的困難并沒有讓他們搬走,一家人想了各種辦法客服困難。最終一家六口成功適應在橋洞下的生活,并且一住就是十年。
2010年,一位記者外出散步的時候意外發現了橋洞中露出的燈光,以及人們說話的聲音。好奇的他就順著燈光找了過去,最終找到了許金火一家六口。
看著眼前這個簡陋卻又五臟俱全的家,記者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動。回去后,他便將許金火一家的事跡發了出來,立刻引起了大量的關注。
不少愛心人士看到這則報告后,紛紛前往許金火一家居住的橋洞,想要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對于這些人的行為,許金火很感激,但是他只收下了別人拿來的吃食,至于金錢他是一概不收的,只因他覺得自己有賺錢的能力,不能輕易接受別人的錢財。
不過,許金火一家的曝光也意味著橋洞下面不能再繼續居住了。城管部門也很快給許金火發了搬走的通知,最終在2010年的7月,許金火一家離開了這個居住10年的橋洞,也告別了嘉興這座承載著諸多回憶的城市,回江西老家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