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優勢星球年度演講的第二天,我飛去了廈門,參加吳曉波老師的第十年跨年演講,也是他的最后一次跨年演講。
唯有到場,能表達我的全部尊重。
我曾跟曉波老師工作過十多年,直到今天,我仍然感恩,最早的最早,是從那里開始的。
更多人看到的,是一個博學多才的財經作家,是投資人,是出版人,是創業者,多個品牌的打造者。
我看到的,始終是一個匠人吳曉波。
跟吳老師工作的那10年,我最大的噩夢,是被他發現策劃或者文章中有錯別字。
2007年,入職剛3個月的我在一份策劃中寫錯了嘉賓名字,吳老師忍了又忍,對我說了一句話:
如果你對工作有敬畏,請你不要再寫錯一個字,如果你對這份工作沒有敬畏,那么,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里。
從那時起,我學到了精益求精。
我不再以來不及了,沒時間,太累了作為任何借口,因為從1996年開始,過去的28年里,吳老師寫了24本書,但直到今天,他寫完的稿子,永遠都字字干凈,句句準確。
我還學到了堅持不懈,回到現場。
做財經出版的那些年,我們跟著曉波老師跑書店,跑企業,用最原始的方式,記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
他常常出差回來,看到我們坐著,就會忍不住趕我們出去,“坐在辦公室里,能知道現場發生什么嗎?”
跨年演講中他說,2024年一年,他跑了60多個企業。工廠是他的第二個書房。
稻盛和夫先生說,現場有神明。
他曾寫過一句話,“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
這句話,是我后續人生每一個寂寞時刻的寶貴財富。
我從他今年的跨年演講中,摘取了幾個在現場時對我觸動很大,放到我們個體成長中,也很有價值的觀點,分享給你:
“從明天開始,忘記GDP”
曉波老師說,企業家其實都在“種地”,偶爾抬頭看看天,天天都雷電交加,心里就不定了。
大家每天討論的事兒,都是和企業無關的事,都是和產業無關的事,都是和管理無關的事,都是和技術無關的事,都是漫無邊際的宏大敘事下的種種危機,企業家還辦得好企業嗎?
我們很多信心的缺失,都是因為宏大敘事所帶來的干擾。
所以在今天,有一個“解藥”給到所有的企業家朋友——“從明天開始,忘記GDP”。
管它是3%、5%還是8%,我們的企業該發展就要發展。
對我們每一個人也一樣,不管大環境,賽道,行業遇到多大的不確定,我們自身,該發展就要發展。
外界越不確定,自身越要確定。
修煉基本功,往深處走。冬藏秋收,靜待花開。
回到專業,看回自己。
曉波老師演講里他問了現場觀眾一個問題,今天,你想成為哪個“張勇”?
兩個張勇都在餐飲行業,一個辦海底撈,一個辦新榮記,在30年的創業生涯中,海底撈開了1343家店,公司在香港上市,市值948億港元。
新榮記開店18家,其中9家是米其林,成為全中國獲得米其林最多的中國餐飲公司。
他說,我覺得未來中國每一個行業都會出現兩個“張勇”,因為他們有各自的專業,有各自的堅持,都能夠在中國活得很好。
如果你覺得世界變得越來越陌生,僅僅因為你一直在關注浪花和泡沫,其實,大海一直在那里,而你,就是大海的一部分。
不只是對企業家,對我們每一個個體,何嘗不是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天然與他人不一樣的地方,這也是為什么,有人選擇把每個細節打點地天圓地方,有人擅長提煉方法論創造規則,有人扎根教育,有人把每一個杯子做得漂亮。
這個世界的有趣就在于,找到自己獨一無二有天賦的地方,在那個縫隙里使勁鉆,把天賦打磨成專業,修煉專業,就會遇見新天新地。
我記得以前有媒體采訪,問曉波老師,您今年又出新書了啊,他摸摸鼻子:哎呀,我也不會干別的。”
最早我以為他是謙虛,后來我知道這是智慧,不是不會干別的,而是有選擇的放棄。
然后,把自己扔進自己的縫隙,建造自己的天地。
用好新工具,長出新能力。
他說,今天的中國,有一些人30歲就老了,有的人60、70歲,卻像鮑勃·迪倫所說的“昔日的我曾經蒼老,如今卻風華正茂”。
衰老和年輕的一個區別,在于你對這個世界是否保持好奇心。
他講了一個故事,50多歲的拖拉機手宋老哥,買了一臺農業的無人機,4萬塊錢,可以掛70公斤的農藥,飛一次電費5塊錢。
我想起,我公公70多歲,教我兒子玩無人機,跟我們討論最新的音響投影效果。
我的一個朋友差2年滿50歲,自始至終是是最會用AI作PPT的投資人,他從不擔心自己被取代,只是煩惱同事效率太低。
是的,每一代人的代際淘汰,與年齡和行業無關,留下或者被拉下,取決于我們的好奇心,學習力,來自于我們對新工具的率先應用。
好工作在哪里?新崗位在哪里?
這些年,直播,網游,創造出了許多前所未見的新興職業。
但是在傳統行業中,也同樣誕生著新的機會,比如制造業。
在演講中,吳老師忍不住喊話:
真心呼吁中國的年輕人重新理解我們跟制造業的關系。
根據工信部的報告,2025年中國制造業新型人才缺口3000萬人,中國2025年大學畢業生規模預計1222萬人,創歷史新高。
在中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生產制造類”職業有64個。
這讓我想起陪伴大家求職換工作的優勢星球教練王爽老師的一句話,
你覺得工作不好找,很有可能是你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工作。
2025年,向外看,看這世間變化,然后找準自己的天地,大干一場。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曉波老師說,我們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于他而言,在結束這最后一屆跨年演講之后,他會繼續認真地寫作,跑企業,錄音頻,授課,講真話,這是他的美好事物。
于很多企業家,創業者,也是,把生命浪費在我們的天命所在,繼續下沉,沉到最深處,修煉專業,修煉心性,努力到無能為力時,再努力一把。
于我們每一個在職場上奮斗的個體而言,也是如此。做自己喜歡的事,做的時候喜歡自己,喜歡這個世界;
做自己擅長的事,創造出用戶需求和社會價值。
“哪里有創造,哪里就有快樂”
2025年,祝福大家,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靜待花開。
有的時候,我們會有無力感,無論你怎么努力,都可能一無所獲,但不妨礙我們仍然日進一寸,功不唐捐;
有的時候,平凡懦弱如你我,也會倔強得像一個西西弗。
讓我們大喊2024年我最喜歡的兩句話:
“努力到無能為力,再使一把力。”
“下定決心過好每一天。”
祝你在世上
體驗只屬于自己的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