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紀的元朝,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發(fā)展,其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九米,胡同之間串起來,把整個老北京城分離成一塊塊豆腐,方方正正,不歪不斜。北京的胡同數量雖多,每條胡同都有個說頭兒,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說西城區(qū)的三井胡同。
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旅游景觀不但豐富,也很精彩,這其中就包括大大小小的胡同,不僅僅是城市的脈絡,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八大胡同是這樣,三井胡同也是如此,位于北京西城區(qū),地處南城的前門,大柵欄地區(qū),緊鄰前門大街,位置特別優(yōu)越,距離距天安門廣場,大柵欄文化街及琉璃廠文化街都只有五分鐘的路程。
三井胡同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明代嘉靖年間,也就是公元1522-1567年,張爵所著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記載,這里曾有三眼苦水井,井臺上有三個孔,可同時取水而得名,即或是從這時候算起,三井胡同有近500年的歷史。三眼苦水井在1960年干涸,1965年北京整頓時更名為三井胡同,沿襲至今。
三井胡同東起大宏巷,西至延壽街,全長只有270米,同大多數胡同一樣,并不是很寬敞,在2.6到4.8米之間不等。胡同中保留了許多老院落和門墩,院落以四合院為主,加上一些小門小戶小院落,房屋多是磚木結構,大門進去,中間是天井,四周都是低矮的小平房,建筑風格古樸典雅,帶有濃郁的老北京市井風情。
三井胡同的規(guī)模不大,但是位置尤其優(yōu)越,基本上是處在北京城、甚至是祖國的中心位置,東北方向幾百米就是正陽門、在過去就是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等,也正是位置優(yōu)越,盡管三井胡同有些陳舊,有些破爛,但房屋價格并不便宜,且不說新房價,在樓房拆遷后,補償的單價都有13到15萬一個平方。
三井胡同的位置在某種程度上說,代表國家的形象,畢竟周邊是天安門廣場,會有不少外賓參觀旅游,很容易就會來到三井胡同,令人遺憾的是,三井胡同并沒有進行專門的裝飾,雖然衛(wèi)生還算干凈,但是胡同的電線電纜卻雜亂無章,猶如一張張蜘蛛網籠罩在胡同上空,晃眼一看,破破爛爛。
三井胡同是普通市民生活休閑的場所,但是位置確實很優(yōu)越,看見胡同中并不規(guī)整的狀況,猛然間想起有些自媒體文章形容孟買的背街小巷,這與祖國文化可謂格格不入,那么,問題來了,北京人為什么不好好修繕一下三井胡同呢?其他不說,至少把電線電纜規(guī)范一下也好呀,令人費解,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