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湘潭大學宿舍的投毒案,終于判了。
執(zhí)法的鐵錘,落下來之前,兇手周某還想垂死掙扎。開庭前,曾經(jīng)想做精神鑒定。可惜,如意算盤打空了,因無精神病史,且作案時神智清醒,訴求被駁回。
目前,量刑建議為死刑。這個結果,是個好消息。
可回過頭后,再看一遍這件事的經(jīng)過,還是讓人覺得毛骨悚然。那個兇手,不是一般的惡毒。
02
受害人,叫張海藍,是湘潭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在家里,他是個孝順的兒子;在學校,和同學老師的關系也不錯。
入學后,張海藍住在一個四人寢,他是寢室長。原本宿舍只住了三個人,大家相處得很好。
2023年6月,兇手周某,搬了進來。
原宿舍的三個人打聽了一下,來這之前,周某已經(jīng)調換過多次宿舍。(原因網(wǎng)上沒說)
周某搬進來后,大家試圖和他搞好關系,可效果不理想,整個宿舍氣氛很壓抑。張海藍多次和異地的好友發(fā)信息吐槽:第一天,大家就鬧得不愉快。
12天后,剛來的周某就要給宿舍立規(guī)矩。之后,更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2024年4月2日,張海藍給好友發(fā)了一個“調換宿舍”的文件,表示自從周某搬進來后,宿舍里發(fā)生的爭吵不下20次。
其中一段吵架的錄音中,周某和另一個舍友互相大吼。張海藍作為寢室長,一直拉架,可沒啥效果。
無奈之下,他們向指導員提出了調換宿舍的申請。沒想到,宿舍還沒換,悲劇就發(fā)生了。
其實,這件事里,學校也有一部分責任。
有些同學,與其他人處不好關系,并不是大家故意排擠他。而是,他們自身有性格或者心理缺陷。
遇到這種頻繁換宿舍,還是不能善后的同學,學校就要多留心,建立定期巡查,提供專業(yè)的心理輔導。
或者在其他同學發(fā)出求助時,第一時間關注和解決這件事,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后續(xù)悲劇的發(fā)生。
3
2024年4月7日,張海藍有點惡心,去了醫(yī)院。剛開始,他以為自己就是吃錯了東西,有點腸胃炎。結果,醫(yī)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書。
9日,張海藍的父親趕到醫(yī)院,他已經(jīng)被推進了重癥監(jiān)護室。10日,醫(yī)院舉行了會診,可查不出病因,這時的張海藍,已經(jīng)重度昏迷。12日,張海洋轉院后,情況更加惡化,趕過來的姐姐,越想越覺得蹊蹺,選擇報警。
13日中午1點07分,25歲的張海藍,心臟停止了跳動。搶救的三天里,張海藍的癥狀反應,非??膳?。
剛開始只是肚子絞痛,上吐下瀉,后來盜汗胸痛,再后來發(fā)展到“雙眼球結膜充血、全身臟器衰竭、感染性休克、橫紋肌溶解、肝損害、急性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呼吸衰竭……
一直找不到病因, 成為張海藍錯失救治機會的主要原因。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張海藍住院后,他的家人,包括警察,都問過周某多次,他一直否認,什么都不說。
直到張海藍走了,警察再次審訊,周某害怕了,才承認是他下的毒。
這三天里,但凡他有一點良心,張海藍就還有活命的機會。下毒在先,撒謊在后,眼睜睜看著同學痛苦掙扎,依然無動于衷。這樣的人,罵他一百萬句,都不解氣。
04
隨著審問的開展,張海藍的家人,更加崩潰。
原來,周某真正想毒殺的人,并不是張海藍。他的目標,是宿舍里的另一個舍友小鐘(化名)。
周某和小鐘吵過很多次,讓他懷恨在心,就從網(wǎng)上買了秋水仙堿。
原本,他是想把毒下到小鐘的洗漱用品,可打不開,就把毒投放到了小鐘的麥片里。小鐘喜歡分享零食,誤打誤撞,麥片被張海藍吃了,然后開始毒發(fā),最后致人死亡。
被抓后,周某還在狡辯,說買秋水堿不是為了下毒,自己有痛風,目的是治病。他給小鐘下毒,也不是想毒死他,就是想觀察小鐘的藥物反應。
這種解釋,從一個工科專業(yè)的研二學生嘴里說出來,你信嗎?用劇毒,觀察同學的藥物反應,這還是人說出來的話嗎?
秋水堿,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上網(wǎng)查了一下,這種東西的確治療痛風,但也有劇毒。
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直接把秋水仙堿列為毒藥,可見,這東西的毒性非同小可。
同學之間,性格、興趣不一樣,很多事會有分歧。相處不和睦了,吵一架,或者打一架,都很正常。像周某這種“一言不合就毒死你”的人,實在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不止一個。
還有人記得復旦大學投毒案嗎?當時,震驚全國。
林某和黃某,都是校醫(yī)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兩人也住在一個宿舍,也是因為瑣事引發(fā)矛盾,林某一直對黃某懷恨在心。
2013年3月29日,林某在宿舍聽到黃某想在愚人節(jié)那天,整蠱別人。就聯(lián)想到其他學校用毒整人的事情,于是,通過同學拿到了劇毒化學品N-二甲基亞硝胺。
將至少30毫升二甲基亞硝胺注入飲水機,超致人死亡劑量10倍以上。
黃某中毒后,在救人過程中,林某同樣知情不報,讓黃某錯失了治療時間,最后死亡。
比起湘潭大學的投毒案,復旦大學的案件,性質更惡劣。
林某自己就學醫(yī),不可能不懂藥品的毒性。明知有劇毒,還用超大的劑量來惡搞同學;
明知宿舍住了好幾個人,為了報復一個人,還是把劇毒投放到了飲水機;明知毒藥是什么,眼睜睜看著同學死亡,也不透露一個字。
周某和林某,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蛇@些年學到的知識,還是沒教會他們做一個有良知的人。
相反,他們比普通人更壞,心更狠。
05
紙終究包不住火。
下毒,看似無色無形,以為沒人能發(fā)現(xiàn)。
其實,做任何一件壞事,從歹念冒出來的那一刻,因果報應的倒計時已經(jīng)開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除了上面的故事,還發(fā)生過好幾起校園投毒案。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兇手和被害人之間,都沒有太大的矛盾。
基本上都是舍友之間、同學之間的瑣事,積累多了,怨氣越來越重。這些人把戾氣變成了毒藥,害死了同學,最后自己也沒能逃脫命運的懲罰。
害人,圖一時痛快,但最終也害己啊。
我們的教育,的確選拔出了很多高材生。這些人,論知識、論專業(yè)能力,可能比其他人都厲害,但他們的心智、思想,品性,還不如一個幾歲的孩子。
不懂如何處理人際關系,自私自利,稍有不順心,就產(chǎn)生報復心理。這樣的人,頂著高材生的帽子,卻是一個不合格不健全的人。
所以,重視教育,不能主抓學習,否則頭腦發(fā)達,思想素質低下的人,一旦犯罪,后果更可怕。
同時,通過這件事,我們也要告訴自己,還有自己的孩子:
社會上、校園中的人,形形色色。有的人,表面上看似人畜無害,內(nèi)心卻住著很多魔鬼。
我們看不透人心,所以遇事不要和爛人糾纏,不要一點小事得理不饒人。這樣做,不是認慫。
人沒必要為了爭個高低,把自己置于不利之境。跟瘋子對峙,更蠢。比起氣勢上的勝利,你的安全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