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著手大幅增加向中亞國家以及中國輸送的天然氣量。
據專家分析,未來對中亞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量有望攀升至每年100億至150億立方米。同時,“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量,在2025年極有可能突破其設計產能,即380億立方米大關。
中亞天然氣反向輸送合作
俄羅斯正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攜手,致力于提升“中亞-中心”管道的反向輸送能力。
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副主席阿列克謝·格里瓦奇表示,該管道的輸送潛力有望達到每年100億至120億立方米。
而“金融”集團分析師謝爾蓋·考夫曼給出了更為樂觀的預測,他認為這一數字可能會達到每年120億至150億立方米。
俄羅斯增加對中亞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該地區的能源安全。此外,此舉還將進一步加深俄羅斯與中亞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
對華天然氣出口持續增長
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規模仍在不斷擴大。據專家介紹,“俄氣”公司目前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輸送的天然氣量已達到最大供應量,并且還與中國合作伙伴簽訂了額外的供應協議。
“實施”公司研究總監瑪麗亞·別洛娃預計,到2025年,通過該管道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量將有望超過380億立方米的設計產能。
到了2027年,隨著遠東路線的天然氣管道開始投入使用,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總輸送量將有望達到480億立方米。
俄羅斯對華新天然氣管道路線規劃
俄羅斯正在考慮兩條新的對華天然氣管道供應路線:
“西伯利亞力量-2”管道計劃經蒙古輸送天然氣,預計年輸送量可達500億立方米。該管道的建成不僅能實現西伯利亞地區的天然氣化,還能為中國首都地區提供穩定的天然氣供應。
另一條規劃中的管道是經哈薩克斯坦輸送天然氣,預計年輸送量為450億立方米,其中350億立方米將供應中國,剩余的100億立方米則用于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地區的天然氣化。
專家們普遍認為,“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在技術層面更為成熟,也更具實施優勢。不過,該項目能否順利落地,還需綜合考量經濟合理性,包括建設成本以及合同中商定的價格公式等關鍵因素。
印度天然氣管道項目前景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背景下,俄羅斯與伊朗、巴基斯坦共同建設通往印度的天然氣管道這一設想再次被提上日程。
這個早在1996年就提出的項目,計劃沿一條長約1200公里的路線輸送天然氣,由“俄氣”公司參與其中。然而,由于建設成本過高,俄羅斯方面在2021年不得不放棄了該項目。
“實施”公司研究總監瑪麗亞·別洛娃指出,之前考慮的所有建設方案在經濟上都存在虧損風險,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或許又有了新的契機。
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副主席阿列克謝·格里瓦奇強調,目前關于通過伊朗進行天然氣過境運輸的談判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可預見的未來,液化天然氣市場仍將是滿足印度天然氣需求的主要途徑。
俄羅斯正積極拓展天然氣的銷售路線和市場,尤其重視中亞和中國市場。加大對這些地區的天然氣供應,不僅有助于深化能源合作,還能進一步鞏固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盡管通往印度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但市場環境的變化或許能為這一項目帶來新的轉機。
您的點贊、支持、關注和轉發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