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苗曄
圖片 | 由高偉提供
翻譯 | 烏云斯琴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北部的大青山,20多萬畝林地郁郁蔥蔥,油松、落葉松、樺樹、果樹等苗木,爭相吐綠、恣意生長。大青山坐落在陰山山脈中段,是陰山山地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區域和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也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有一個平凡的身影,默默穿梭于林間小道,他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卻又堅韌不拔。他就是中國銀行呼和浩特市新城支行的一名普通員工——高偉,一個被賦予了“青山衛士”這一響亮公益稱號的守護者。
撿拾垃圾
高偉一直喜歡戶外運動,他在徒步、登山、騎車時發現大山里有很多人們隨意扔下的垃圾。從2015年開始,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背著簡陋的行囊,手持編織袋,穿梭于山林間,撿拾著那些被遺棄的垃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點一滴地減輕著大自然肩頭的重負。
撿拾垃圾
選擇做大山里的“拾荒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每次進山的時候一般會帶三四個編織袋,他將垃圾進行分類,壓縮成袋。并保證所撿拾的垃圾在40斤之內,這個重量就是他能夠保證在路途安全的狀態下,往山下擔的極限。他每次進山徒步行走10公里左右,需要六七個小時的時間。
工作日常
在8年多的時間里,他進入大青山280多次,大部分時間都與愛人王麗芳一起撿拾垃圾,兩人分工合作,互相照應,徒步2800余公里,僅憑一根扁擔將16700余斤垃圾清理出大青山。截至2024年,共撿拾飲料瓶81252個、燒烤簽77533根、不可回收物2920余斤,這是他撿垃圾取得的最樸實的成績單,一串串數字背后,是他無數次彎腰、起身、再彎腰的重復。并且他將賣廢品所得悉數捐出,用于支持各項公益活動,他自己有一個表格,其中詳細記錄每次撿拾垃圾的時間、地點、種類、數量以及賣出所得的錢數等。他的環保行動并未止步于大青山,而是已經滲透到他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上下班途中偶遇的垃圾,還是家中堆積的廢舊物品,他都能迅速將其轉化為可回收資源,送往廢品收購站。在這片土地上,因為有了像高偉這樣的“青山衛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和同事深入鄉村進行業務宣傳
打開高偉的朋友圈,幾乎每一條都是他做公益、宣傳公益的簡報。進山撿垃圾的、獻血活動的、媒體報道公益的……每一條都展示著他與家人、與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們一起參與公益活動的場景。進山撿垃圾之余,他還積極參加無償獻血活動,2000年至今,累計獻血量6600毫升。在他的辦公室,有一個特殊的展區,他將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瓶子陳列在這,還將撿到的易拉罐拉環取下,片片相扣做成了銀光閃閃的“鎖子甲”。從最初的不被理解,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佩服他的這種精神。2019年,新城支行團總支發起成立了大青山志愿服務隊,在他的帶動下,新城支行青年員工紛紛加入環保公益行列,多年來連續組織開展多次“大青山環保志愿行”活動,小組成員由最初的五人發展到如今的一百多人,為全行青年員工樹立了標桿,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和他一起清理垃圾。
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知識
每一次進山,都是一次對身體的考驗,崴腳、閃腰、被尖銳物劃傷……面對自然的挑戰與風險,他從未退縮。他的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簡單而美好的愿望:“真希望幾年以后,山上再沒有垃圾, 我就不用進山撿垃圾了。到那個時候,我要帶著家人在山里邊搭個帳篷,煮一壺茶,看看風景。”這位默默行走在大山里的拾荒人,用自身行動帶動了更多的人與他同行,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旭日,給莽莽的群山、林海染上一層金輝,也帶來希望的曙光。山路上,一個堅定的身影急促地前進,相信,這個沿著山路攀登的人,憑著高超的智慧、極佳的心境,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
帶領“大青山志愿服務隊”進山撿垃圾
高偉榮獲第十一屆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榮譽
統籌 牧仁
審核 烏日嘎
新媒體編輯 張欣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畫報》官方微信
點擊“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