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這兩年算是春風得意。
我隱約還記得,似乎前幾年海清還在講話中對著導演們喊話,“多給中年女演員們一些機會吧?!?/p>
轉眼馬伊琍就成了內娛中女的中流砥柱。
事業如意,情場最近似乎也紅鸞星閃閃在發亮。
前兩天她和吳昊宸被拍到疑似戀情曝光,其實我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甚至都沒當真。
但新聞愈演愈烈,我才意識到是真的。
坦白說那一刻是很震驚的,但是震驚的并不是她怎么能找個弟弟。
而是她怎么能在姐弟戀里吃了大悶虧后還能有勇氣再找一個更小的弟弟。
馬伊琍和文章那段婚姻,可談不上好聚好散。
哪怕是我這種局外人的身份去回看這件事,都能體會到馬伊琍當時的痛苦和絕望。
文章和馬伊琍在一起的時間算是很早了,早到當時的文章還只是個毛頭小子愣頭青。
沒什么資源更別提什么人氣。
但馬伊琍不一樣啊,她本就比文章大幾歲,再加上她出道時間早,前男友管虎也曾熱誠捧過她。
彼時的馬伊琍在娛樂圈早已混的如魚得水。
所以馬伊琍一開始說想和文章在一起,幾乎周圍所有人都是反對的聲音,不外乎:
“你們不適合”、“他能穩定嗎?”、“相差太多了吧?!敝T如此類的聲音。
但馬伊琍自小就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她決定了的事情就不大會因為外界的聲音改變。
她還是和文章走在了一起。
而這一個決定對文章來說至關重要。
因為她選擇了他,她還成就了他。
在和文章結婚后不久,馬伊琍就生下女兒,在名氣正盛的時候幾乎算是半退圈,相夫教子、操持家庭。
但她并不是撒手不管了,反而是為了更好的抬舉文章,她才選擇退居二線。
文章成名后曾經在面對郭德綱的時候,笑得極其猖狂,他當時說過一句話是:
“我順極了,哥哥?!?/p>
但他的順可不是老天賞飯吃,或者說他最順的事就是和馬伊琍在一起了。
當然這不是否定文章的能力,爛泥怎么都扶不上墻,文章的演技是有的,他缺的只是資源和場子。
馬伊琍給了他。
改變他人生的幾部劇分別是《蝸居》、《雪豹》和《裸婚時代》。
三部占了其二都有馬伊琍的功勞在里面,編劇六六曾經在金星秀上說起過,文章之所以能演《蝸居》是因為馬伊琍的推薦。
這也是文章第一次正式進入觀眾視野,也因為在其中的亮眼表現被《雪豹》的制片發現,進而給他發出邀請。
但這時候馬伊琍剛生產完,文章本打算休息拒接,又是馬伊琍看過本子覺得這部戲一定會爆,勸說后文章才去接演了《雪豹》。
經此兩部,文章的戲路算是立住了。
他和馬伊琍之間,也從最初的女強男弱,在馬伊琍的精心策劃下變成了男強女弱。
其實我覺得這也不是最可貴的,天下女人不都是這樣,犧牲自己養育孩子扶持男人。
馬伊琍特別厲害的一點是,她對于地位的變化沒有絲毫的不忿。
類似這樣靠著妻子的名氣、資源才有如今成就的情況,男方往往需要更尊重女方才算不糟蹋女方的付出。
但文章不是。
這個人脾氣差、極自大且還有個致命缺點,自我定位不清楚。
大家都知道是馬伊琍成全了他,但他卻在追捧中迷失,在他的認知里,他命好,他演技好,他就值得今天的待遇。
這種意識其實很難時時刻刻關注到妻子的情緒,給她足夠的體面。
但馬伊琍似乎不在意,其實馬伊琍的脾氣也很強勢火爆,管虎就再三提及過兩人在一起的時候,馬伊琍太強勢了。
不知道是汲取經驗教訓,還是經歷改變性格,反正在和文章談的時候馬伊琍變得柔弱而溫和。
她和文章曾經有一個采訪很有意思。
記者問,馬伊琍作嗎?
文章說,“遇到我之后她就不好意思作了?!?/p>
對此馬伊琍給的解釋是,“我比他大,好像欺負他一樣,那就退一步。”
可以說,馬伊琍沒有半分對不起文章的地方,她在名氣最好,女演員年紀最好的時候生了孩子,回歸家庭。
支持他的事業幫他尋求資源。
文章這人口碑一直都有問題,尤其走紅之后丑聞更多。
什么為難助理,給同行難堪,當街抽煙爆粗口,他一直沒被口碑完全毀了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表現的足夠愛馬伊琍。
在各種場合無差別的向馬伊琍示愛膩歪,某種程度上確實幫他拉了不少人情票。
但換來的是什么?
是背叛,是翻臉不認人。
文章找到了看起來更柔弱無害,各方面都不如他但更崇拜他也更能讓他“強”的姚笛。
但他真的強了嗎?
其實如果文章干脆利索的同馬伊琍離婚和姚笛在一起,我還佩服他擔得起事來。
畢竟姚笛也算因為這件事被徹底毀了,但事實上是,他跑得比姚笛還快,快速甩掉姚笛向馬伊琍剖白回歸家庭。
當然姚笛的結果是另一樁因果,我們這里只聊馬伊琍和文章。
從極世俗的角度講,雖然文章回歸了家庭,但馬伊琍收獲了什么?
一個臟了的男人,一段無法回首的感情,曾經被人人羨慕現在卻成了看客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明明付出那樣多,最終還成了險些被棄的下堂婦,姚笛文章是輸了,馬伊琍也絕對不算贏。
其實我有時候忍不住琢磨,馬伊琍到底愛文章什么。
兩個人相處的時候,馬伊琍不會對文章的性情全然不知,她為什么還肯一而再再而三的供養他?
我曾經一度懷疑,可能是文章看似拽炸天,實際上給了馬伊琍非常多的情緒價值。
直到馬伊琍和朱亞文合拍電視劇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一個錯誤。
馬伊琍當年喜歡的不是文章的“討好”,恰恰相反,她喜歡的就是文章不討好的“渾不吝”。
馬伊琍的成長環境相對傳統,父母教育她一直是以自尊自愛自覺為主線,就比如說讀書時老師說她和多個男孩子早戀。
一般家長可能當場怒極,但她爸爸的第一反應不是教訓她,是給她撐腰,說她不可能早戀。
這就讓馬伊琍有了早慧早熟的底子,父母如此信任,她更得好好回饋才不算辜負。
所以馬伊琍的成長經歷就是乖乖女的成長路徑,她讀書好人漂亮,是會被當成榜樣的“別人家的孩子”。
這是一種骨子里的“乖順”,當然不是否定意味的,而是真正意義上乖乖女,這種乖乖女就往往會在情感生活中被完全相反的壞小子所吸引。
其實談了4年的管虎和結婚的文章都有這樣的特質,管虎身上是傲慢和匪氣,文章更尖銳一些,他是混。
他的很多采訪看起來都能看到,這個人粗鄙、淺顯,但情緒張力極大,一眼看到頭就是不大正經甚至有點壞。
這點對于從小循規蹈矩的女孩特別致命,從小就是按部就班乖乖長大,長大后遇到一個人讓你知道生命不是固定的,不是死水,是熱烈的沸騰的昂揚的,他會在全世界人面前親吻你擁抱你,就好像晴兒遇到蕭劍那么一伙人,她的生命被點燃了。
但這場少女時期的后遺癥到底還是留了禍患。
馬伊琍為了這場純愛主義付出了代價,她一度成了被憐愛、被同情的對象,這對成長中一直被當成標桿,極自重自愛的馬伊琍來說當然是一場重擊。
年少的時候總想著,盼著人生順風順水百事無憂才叫好。
但遇到一些事,年紀長一些會越來越理解什么叫,有些罪遭一下也沒啥。
馬伊琍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和文章那一場雖說身心俱疲,但她也算在里面浴火重生。
很多人說,馬伊琍當年不離婚,拖到五年后離婚是策略。
是讓熱戀中的兩人成為怨偶,再等文章姚笛失去一切后分開才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
但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馬伊琍當年真的為了家庭,為了女兒,為了某些傳統意義下的婚姻觀勉強自己再去自洽這場婚姻。
但五年的時間,她不但沒找到當年熱戀的感覺,也沒有找到婚姻的意義,她剛離婚的時候提到這樣一段話,
“我隱隱感覺到進入了人生的瓶頸,當時看到那些講述我的文字只覺得刺眼,覺得你殘酷?!?/p>
她已經被困在一個黑暗中相當長的時間。
她找不到自己的意義,也消化不了當時的傷害,但她相對傳統的另一部分和對文章尚沒消耗完畢的愛讓她在里面內耗,左右搖擺。
直到她真的跳脫出去,當然離婚對她來說也不是那么無所謂,離婚后她休養許久,提到那段時光她說的是:
“沒有誰生下來是天生就強勢的,一定是你處在了這種環境,比如說你依靠不了別人,你必須自己變得強大,你就會越變越強大,所以你們來問我秘訣、根本就沒有?!?/p>
馬伊琍和文章在一起的時候,是隱藏了自己的,很難講是因為主動還是被動的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力量。
分開后她才重新成長。
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陪伴孩子成長和事業發展上。
內娛第二場洗牌,她重新站在力量牌桌,她靠實力變成了可以擁有話語權的資本性女演員。
她曾經說,20歲是給爸媽活的,30歲是給孩子活的,40歲才是給自己活的。
馬伊琍的第二段人生,是從40歲開啟的。
現在的她早就看明白了一切,清醒而透徹,無束又自在。
所以再談弟弟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當年她只不過是犯了全天下女人都容易犯的錯:扶持男人和依靠男人。
但這又如何?
或許年輕時的她看不清,但離婚后她沉積良久經歷許多把自己碾碎重建。
她現在無比確信自己的力量。
現在的她怎么可能還會再犯同一個錯誤。
她現在可能正在度過她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有錢,有閑,有家庭,有事業。
甚至她前段時間在采訪時提到兩個女兒對于她另一半的期待。
大女兒希望她能找到一個特別帥的,小女兒希望她能找到一個特別寵她的。
孩子也不反對,所以馬伊琍對未來心存希望,感情不再空白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她為什么選弟弟?
因為她這個節骨眼,談什么轟轟烈烈的愛情都是消耗,不如找個讓自己舒心的小男友。
吳昊宸是什么樣子的人?他至少看起來不像是會壓她一頭,或者說現在的馬伊琍也不會允許他壓她一頭的人。
給點資源也無所謂,能力范圍內,只要你乖,聽話,給誰不是給呢?
至于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娃,那都是太飄渺的未來,全憑馬伊琍的心情。
如今的她不會把自己再套入一個男人就能扯斷她根骨的境地。
只要馬伊琍愿意,吳昊宸可以有無數個。
我想,她很早之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