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國家級康復中心和國家中醫康復中心的建設需求和綜合康復服務需求,在長三角智慧康復專科聯盟和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吳毅教授的支持下,擬舉辦以中西醫結合康復理念與技術融合為特色的系列講座,重在促進中西醫結合新技術研究與研發,中醫的技術檢測與評估,現代康復新技術應用,提升康復技術臨床應用標準化、個體化與智能化,促進臨床康復和中醫康復健康融合發展。
本系列講座將于“彩虹依然”直播間陸續開講,每兩周一次,熱烈歡迎各位老師關注及觀看!
第六期|預告
2025年1月13日(周一)20:00
點擊下方鏈接或掃碼觀看直播(可預約):
https://live.naotk.com/watch/?5450489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中心
主辦單位簡介
上海中醫藥大學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初創于1984年,2012年起先后成為國家衛生部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單位,上海市示范性區域中醫康復三級網絡建設牽頭單位;2019年牽頭成立長三角中西醫心肺康復聯盟,2020年至今先后獲批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示范基地、手功能康復專科培訓基地、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國家心臟康復培訓基地;2023年成為上海市中醫康復質控組長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康復中心建設單位,2024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勢專科-康復科建設單位;在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科學院發布《年度中醫醫院學科(專科)學術影響力評價研究報告》,康復醫學科獲得2022、2023年度中醫康復學專科學術影響力排行榜榜首。
2019年,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智能康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啟動建設,同期建立了岳陽臨床轉化基地,共同研發康復機器人、神經環路調控、腦-肌-機接口等設備,形成了醫工融合的發展模式。上海中醫藥研究院康復醫學研究所的臨床研究部也設在岳陽醫院康復醫學中心,聚焦腦-脊髓-周圍神經功能康復的臨床和基礎研究,2024年獲得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一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康復醫學中心是康復醫學國際英文期刊《Brain Network and Modulation》的主編單位,也是上海市中西醫結合精準神經康復戰略創新團隊的首席支持單位。
協辦單位
長三角智慧康復專科聯盟
中醫智能康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Brain Network and Modulation 編委會
第六期 | 專家簡介
特邀講者:許東升
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副院長,中醫智能康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中心康復科主任。
Brain Network and Modulation 英文雜志主編, 上海中醫藥研究院康復醫學研究所副所長, 上海市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康復醫學會腦功能檢測與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留美12年從事神經科學研究,曾任美國Nebraska大學醫學中心講師、講座教授。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一項,面上項目六項;參與科技部重大、973和重點研發計劃四項,2020年與2023年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課題組長。獲2019年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主要從事神經調控康復、神經再生修復、智能運動康復的基礎研究、技術轉化與臨床實踐。
主持人:吳毅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康復醫學系主任。
中國康復醫學會副會長,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二屆腦功能檢測與調控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副總編輯,《中國康復醫學雜志》副主編,《康復學報》副主編。
主持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研究計劃(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1項上海市重要薄弱學科康復醫學科專項發展項目、4項上海市科委臨床重點科研項目、1項上海市衛計委重要薄弱學科(康復醫學)項目、并主持1項世界健康基金會(HOPE基金會)腦卒中社區康復服務的推廣和培訓課題項目。主編教材:《社區康復適宜技術》、《康復醫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康復醫學》(全國高等學校八年制教材)、《臨床疾病康復學》、《康復醫學概論》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康復醫學科示范案例》等,參編教材: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康復醫學》、《新編康復醫學》、《康復治療處方手冊》、《運動療法應用研究進展》等專業書籍和科普書籍10余部。主持2個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擔任多種醫學期刊編委,包括《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副總編輯、《中國康復醫學雜志》《康復學報》副主編、《中國運動醫學雜志》《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中國臨床神經雜志》 編委等。發表學術文章200余篇,其中被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IF:8.226), aging and disease(IF:5.058)等SCI雜志收錄36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八完成人)、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等,獲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委員會“突出貢獻專家獎”、第八屆上海康復醫學會優秀領軍人才等。
點擊圖片觀看往期回放
關注“彩虹依然”公眾號,搶先了解更多直播干貨內容;回放將于直播次日更新 。
入群交流
專家問答互動、技術前沿解析、臨床案例分享……盡在腦檢測與神經調控技術交流群。掃碼加小磁為好友,即可與全國各地專家、老師進行在線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