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真的是“沒得選”的生活嗎?》一文中,我表達了“有得選”的心態(tài)會賦予我們更加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和更多的幸福感。但是沒有解釋為什么?為什么感覺“有得選”我們就會更主動和積極呢?
因為當我們感覺到自己是“有得選”時,就會意識到當下的生活其實是我們選擇的結果,選擇的背后是一個主動的行為。既然我們主動選擇了這種生活,那比起這種選擇的代價我們一定更在意的是其對我們更有價值的那一方面,否則我們就不會選,就會改變。
換而言之,“有得選”賦予了我們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們優(yōu)先看到的是回報而非代價。而因為優(yōu)先看到的是回報,所以我們自身的反饋機制啟動,快樂的激素分泌,我們感到更幸福。
而這就是其中的原因。
反之,沒得選,即為:不想選但不得不選。“不想選”的主語是自己,自己不想選。但是“不得不選”這里面就增加了“非個人”原因。但是事實上仔細想一下,有什么是“非個人”的原因嗎?哪怕被人刀架在脖子上,那也是我們?yōu)榱俗约夯钪圆胚x的不是么?何談“不得不”呢?
我嘗試去理解那些認為一些選擇是“沒得選”的人,也曾給出了一些原因。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原因五花八門,其核心的本質就是知識的相對不充分造成的。當然,這么說是否是為了自我炫耀?不是的。我想表達的是:這就是一個客觀事實。
我們有各自的局限性,并身處在這種局限性中不自知。我也有我的局限性,但僅僅只談論當下這件事時,我認為我自己的邏輯站得住腳,寫下來可供參考。或許未來會被證明是一個愚蠢的結論,這賦予了我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當下的階段性結果。
最后,這種“知識的不充分”是不是個人不夠努力的結果?是也不是。是,的確有的人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不是,則是這個人命運沒有賦予他想要去進行相關學習的機會。
命運是個什么東西呢?是萬能的神給我們寫好的生死簿嗎?不是的,是一個人出生的家庭、環(huán)境等這一切。我們所謂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逆天改命”,不過是被命運注定好的事情而已。為此付出的“努力”看似主觀,歸功于自己,但為何就偏偏是“我”想要努力呢?
理解了這一點,也就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而不會產(chǎn)生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