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張淵有過輝煌。
那是不遠的2019年,負責重慶3000畝超級項目全面營銷,里面包括住宅甚至別墅,還有商業,年銷售額40多億,這年,他賬面收入100多萬。時年31歲的張淵,鮮衣怒馬,對未來懷有遠大理想與期許。如今,張淵過得還好嗎?
你并不認識張淵,但是,可能你就是張淵。潮漲潮落,人生起伏,張淵不過是重慶地產人轉型中,其中一個代表。而他的故事,能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02.
2025年1月6日,重慶人和晶石國際,我跟張淵深度聊天,他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1988年,張淵生于四川,18歲那年遠行來到重慶北碚,西南大學。大學生張淵,很快展示出活躍一面,先在學生會謀小差事,很快跟人合伙,開辦典意傳媒公司,廣告包裝,活動服裝出租及橫幅美陳。大四那年,他到東原D7實習。
張淵實習那年,萬科請姓譚團隊,做深度調研,發現中國人均房屋面積達到1.4套,于是,以善于提煉概念著稱的萬科,就提出一度影響深遠的:地產下半場。還有個雷同概念:地產白銀時代。與之相反,融創與碧桂園或許還有恒大堅決認為,地產還處黃金時代。
2013年,融創重慶已聲名鵲起,且勢頭強勁,這年秋天張淵到茶園融創伊頓莊園擔任置業顧問,賣別墅年多時間。2015年,他到融科擔任橡樹瀾灣營銷經理,買別墅的人基本都城市精英,這個階段張淵,開始觀察有錢人愛好與價值觀,嘗試跟他們交朋友。
緣分有時神奇。
2016年,融科被融創收購,張淵被動回融創,同時,負責商辦,車庫好幾個項目銷售,兩三年沉淀,既積累商業與車庫銷售經驗,也得到融創重慶高管認同,2019年3月,他負責融創歐麓花園城營銷。這是個超級大盤,當年住宅銷售30多億,商業銷售10多億。這既是融創重慶巔峰,也是張淵作為地產置業經理人銷售金額巔峰。
地產是高流動性行業,融創不例外,2020年人事調整后,張淵工作局面變化,他決定離開。
03.
2020年8月30日,張淵正式從融創離職,而同樣是在這月,國家發布后來影響非常深遠的文件,史稱:三道紅線。
了解地產行情的人都知道,中國房地產商品時代以來,可以分為兩個時代,一是三道紅線以前的時代,一是三道紅線以后的時代。
04.
操持年銷售過40億的項目,甚至還包括別墅與商業,再疊加融創當年品牌號召力,張淵找個城市營銷總崗位,點都不難。
而在2020年階段,類似他這種情況,大部分人是會做出重新回到地產開發商的選擇。但是,自己做生意獨當一面,是張淵大學時代,甚至更早時埋下的火種。
他決定單干。
干什么呢?這點對于張淵,從開始都很篤定,且從來沒有改變。這些年,地產突然下墜很多地產人離職,有人開火鍋店做餐飲,有人開茶樓,但大都逐步歸于平靜甚至消失。為什么呢?
因為一個人能力與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在一個行業一個崗位取得成功,原本就不容易,想要在一個行業取得成功,華麗轉身到另外行業同樣取得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顯然,今天時代背景,有些要素變得更加困難。
張淵篤定在于,他從開始就決定不回開發商,但要緊緊圍繞地產行業,結合自身所長開展業務。2020年10月,他就得到協信星都會機會,商業加車庫,這是他出來創業第一個業務單子。
張淵在歐麓花園城個人辦公室有80多平,而開公司辦公室面積總共才70多平,照樣欣欣然。隨后,他邀請之前同事周偉,陳傳明,三個人構成創業核心團隊,取名:文房機構。
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05.
2018年,重慶房地產最巔峰年份。平時號稱缺錢的朋友,都打電話問,哪里可以買到房。置業顧問在那個階段收取著名的茶水費而被房管執法隊查處。
今夕何夕,已經遙遠到不可想象了是不是。
就是這年秋季例會,萬科主題是:活下去。當時不管業外甚至業內,都覺得萬科矯情搞笑。而張淵離職后幾個月,2021年,巨無霸恒大,轟然倒下。
洪水滔天。
即便如此,2022年他帶領團隊,迎來又一個輝煌時刻:團隊鼎盛時期,公司員工超過100人,手頭同時操持商業車庫銷售項目,大約20個。
為什么說這是文房機構鼎盛時期,你這是預言他們未來再難以抵達這個高度了嗎?從2022年到今天,文房機構都是重慶商業資產交易頭部服務商,但是,伴隨恒大暴雷,三道紅線藥性發作,大批開發商資金短缺試圖自救,壯士割腕甩出大量資產,其中主要就是商業與車庫,那個階段,你能看到有的車庫只賣8萬,后來甚至只有2萬1萬的消息。
情緒恐慌階段,手頭有貨階段,行業剛剛聚變階段。如今,三大前提不復存在,所以,市場很快變天。
06.
在重慶,住宅銷售有開發商自建團隊,也有代理公司銷售團隊,同時還有貝殼,到家了,中原等機構。同時,貝殼們還做二手房交易。最近名叫印山的法拍房機構迅速崛起,這都是細分賽道。
而在商業車庫類別,張淵入行不是最早的,早前有些機構掙了錢,甚至大錢。但是,隨著三道紅線后更多地產人離開開發商,加入這個賽道,所以,張淵是比地產人大規模離場,稍早一步,有時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但即便如此,當下市場并不容易,文房機構目前員工約50人,手頭約10個項目,雖然規模下滑,但在重慶這個類別,依舊頭部團隊。
張淵堅信,首先這還是他干了10多年的行業,最熟悉,最有人脈與相對優勢,他會繼續干下去。其次,不管市場起伏,這個城市依舊有大量商業需要流通,需要專業團隊機構,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有深耕的經驗與能力,有深耕的決定與打算,行業基本面還在,張淵想不出放棄的理由。
你看好這位35歲年輕人的選擇嗎?
反正,我找不到反對理由。
07.
2025年開始,張淵找到重慶三個自媒體賬號,發布文房機構形象與商務廣告。高調宣稱:做重慶資產交易第一平臺。
這是個小小舉措。
但是,這是重慶這個行業第一次有人這樣做。創新并不容易,哪怕一小步。為什么我們說張淵是重慶地產轉型第二人?抱歉,我們不知道第一人是誰,第二人是謙虛的意思。如果文章看到這里,你認識張淵了嗎?你自己是不是35歲的張淵?曾經是過?希望未來是?
不管是不是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時不時落下一粒灰的時代,你能找到那個勇敢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