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圖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4揭曉”,其中“新質生產力”不僅當選了2024年度國內詞、2024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可見,這一詞匯不僅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政策文件中,在社會大眾也逐漸普及。事實上,早在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 :2025年要抓好“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當前全球化、數字化的大背景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意義不言而喻。
而“新質生產力”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形成高科技的生產力,因此想成為 “新質人才”就需要擁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湖南有一所學校,享有“經濟湘軍基地,企業名家搖籃”的美譽,在辦學過程中培養出了許多行業大佬、企業名家,一切都歸功于該校深厚的創新創業氛圍,這所高校就是湖南工商大學。
2024年11月21日,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決賽落下帷幕,湖工商推送的參賽作品在主體賽中獲國家級銅獎2項,這兩個項目也是第十一屆“挑戰杯 ”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競賽金獎項目,彰顯了該校學生的創新水平、實踐技能、承擔項目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較出色,才能在這項全國賽事中奪得佳績。
據了解,作為一項全國性的重要賽事,“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促進高校產學研結合,推動國內風險投資體系建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極具影響力和權威性。
本屆大賽共有來自2700余所高校的39萬余個項目報名參賽,其中不乏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頂尖985高校。
換而言之,湖南工商大學的學生需要與這些國內頭部高校學生切磋、比拼,在39萬項目中脫穎而出最終才能拿到這一獎項,愈發能說明該校學生的出眾實力。
正如前面所說,湖工商在培養創新人才、創業精英方面可謂頗有成效,而這也歸功于該校始終重視創業教育,大力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具體而言,該校按照“面向全體、結合專業、融合全程”的理念,開設《創業基礎》、《企業模擬》、《創業領導力》等14門創新創業通識必修課和選修課,分層遞進構建創新創業三級課程體系,致力于從課程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知道幫扶、文化引領等多個方面推進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雙線發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創新思維、創新精神。
而從該校學生的“成績單”來看,其創新育人體系行之有效,2023—2024學年湖南工商大學共有4685個項目參賽,獲得25個省賽推薦指標,包括13個省級獎勵、一等獎9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一等獎數量與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并肩,達到985高校水平,其人才培養質量不言而喻。
如今,“新質生產力”儼然成為經濟建設、行業發展、企業進步的“關鍵因素”,所以如果各位考生也想提前鎖定就業優勢, 成為時下頂流“新質人才”,那么湖南工商大學創造的平臺、資源和環境將最大程度托舉大家的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