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今天這期內容干貨滿滿,全程聚焦 “判后答疑”,不管你是正在打官司,還是未來可能面臨訴訟,都一定要認真聽,這對維護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先來說說,什么情況下咱得申請判后答疑。就拿全國法制調研中心調研員小政近期后臺收到的一個二審案件為例,二審結果是維持原判,可在二審期間,我方明明清晰指出一審判決在事實認定、證據采納方面存在明顯問題,這些問題就擺在那兒,二審法官甚至都已經察覺到了,但詭異的是,二審判決書里居然對這些關鍵問題避而不談,未作任何釋法說理。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依據相關司法實踐及常理推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法官一旦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說理,按照公正裁決的邏輯,就無法按照其原本預設的方向去下判決了,所以干脆選擇沉默。這時候,如果你后續打算申請再審,那申請判后答疑可就必不可少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和規范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二審或者再審裁判的文書應當針對上訴、申請再審的主張和理由,強化釋法說理。絕不是敷衍了事地隨便一說,也就是說,只要你的案件中存在法院對有利于你的證據、事實未在判決書中進行釋法說理的情況,為了后續再審能有更堅實的依據,你就得果斷申請判后答疑,要求法官給出合理的解釋。
接下來,重點講講申請判后答疑具體該如何操作,這可是關鍵步驟,大家拿好小本本記好。申請判后答疑,務必提交書面的《判后答疑申請書》,一份完整規范的申請書包含三個核心部分:
第一,題目與主體。題目直接明了,就寫 “判后答疑申請書” 這七個字。主體部分詳細填寫申請人的各項信息,千萬別漏了自己的聯系電話,這是為了方便法官后續能順利聯系到你,確保溝通順暢。
第二,申請事項。在此處清晰寫明申請的是某某號民事判決書(務必準確填寫案號),以及對應的合議庭成員姓名(通常是三位法官),明確請求針對判決書中未作釋法說理的問題安排判后答疑,讓法官一目了然你的訴求。
第三,事實與理由。開篇先表明申請人已收到某某號民事判決書,緊接著著重指出該判決書對于二審期間申請人所提出的關鍵問題,沒有給予任何釋法說理,而這些問題恰恰是影響本案裁判走向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申請人有充分理由認為有必要向合議庭把這些問題詢問清楚。并且鄭重聲明,如果合議庭能夠針對申請人提出的問題逐一釋明,進行透徹的司法說理,申請人將息訴服判。隨后,把你期望法官釋明以及釋法說理的具體問題,按照實際情況,一條一條詳細羅列出來。
在申請書的結尾,一定要寫上:“請合議庭成員收到本申請書后 30 日內為申請人安排判后答疑,并提前 3 個工作日通知申請人,以便申請人安排相關事宜。若合議庭收到本申請書后 30 日內未給予答復,申請人將視為合議庭拒絕答疑,屆時申請人將依法依規向有關部門投訴,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這樣的表述既合理又有威懾力,能促使法官重視你的申請。
總之,大家一定要把咱這篇文章多看幾遍,吃透判后答疑的精髓,遇到類似情況就能沉著應對,用法律武器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公平正義!要是還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