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根據上海浦東新區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浦東新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分別達到2700億元、4200億元和1500億元,分別增長8%、10%和4%,突破8000億元,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不僅是浦東,2024年以來,上海持續加大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等重點產業支持力度。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三大先導產業的規模達到1.9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的比重也持續維持在43%以上,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連續15年排名全國第一。
政策利好不斷
去年以來,三大先導產業政策利好不斷。
3月29日,2024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上海市國資委宣布,聚焦產業基金,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推動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產業投資母基金,以發揮“投早投小”、產業投資、并購整合、補鏈強鏈功能。
7月,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正式啟動,包括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來產業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
12月4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七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重點產業領域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到,對勞動者獲得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及養老護理、家政服務行業納入本市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上調30%。
具體來看,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上海發布的《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到2025年,將上海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在品牌、應用場景和產業規模方面實現“十百千”突破,打造10家行業一流的機器人頭部品牌、100個標桿示范的機器人應用場景、1000億元機器人關聯產業規模。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隨著人形機器人創新孵化器等企業嶄露頭角,上海著力下好“先手棋”,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作為人形機器人領域國家首個開源共創平臺,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于2024年5月落地上海浦東,將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臺支撐于一體的創新生態,同時加快開源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研發。
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許彬此前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制約人形機器人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數據”。智能駕駛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真實、高質量的道路行駛數據,“相比之下,人形機器人同樣需要大量高質量的數據來支撐其發展,而且由于人形機器人的復雜性,其對數據的要求更為嚴苛”。
許彬透露,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國地中心目前正在建設一個能夠容納100個人形機器人進行智能訓練的訓練場,預期到2027年該訓練場擴大到能夠容納1000個人形機器人訓練,“未來,張江這個中心將是全國的人形機器人訓練中心,一方面致力于加速技術迭代,另一方面也將為其他的人形機器人進行監測評估等”。
創新成果頻出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生物醫藥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2024年,上海浦東新區與閔行區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新一輪生物醫藥產業布局的兩個重要承載區,著力打造成為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鏈接全世界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示范高地。
禮來中國的穆峰達?(替爾泊肽注射液)1月2日正式在國內上市;惠思樂與艾比歐義(上海)攜手開拓合成生物學與AI技術的融合發展;規模逾1億美元,浦港兩地聯合領投首個項目1月6日“花落”AI制藥……新年伊始,上海浦東新區在生物醫藥領域捷報連連,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成果加速上市,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孵化體系優化升級,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先行先試創新引領。
不久前,浦東企業上海衍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衍因科技”)基于自研的生物醫藥垂類大模型,推出基因組尺度大模型平臺——衍因智研云?MEGASphere,將實現從分子到基因組尺度的序列建模與設計,為基因組編輯、基因治療等領域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談到最新發布的國內首個基因組尺度大模型平臺,衍因科技創始人陳澤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希望通過AI大模型算法,專注于CRISPR-Cas系統設計、蛋白質功能預測、基因組建模,以及利用小樣本強化學習提升研究效率?!拔磥?年衍因科技將打造全國最大的生物醫藥科研協作社區,免費幫助10萬名從事生物醫藥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校學生?!彼f。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浦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了3782億元,占上海的比重超過40%。目前,上海浦東張江已集聚超過2300家生物醫藥創新主體,從業人員超過9萬人,新型研發機構、企業技術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超過500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2個,全球藥、械10強超過2/3、全國醫藥百強企業超過1/3在浦東張江布局。
除了浦東,閔行目前已集聚30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包括3M、之江生物、思路迪、因美納、燃石醫學、美敦力等國內外頭部企業。開年以來,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閔行)區域生物醫藥產業也加速發力。
上海銳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秦楠表示,閔行東部的浦江鎮在生物醫藥產業鏈中主要承擔制造功能,這里不僅匯聚了一些行業內的領軍企業,還有許多正處于成長壯大階段的企業。
在秦楠看來,企業的成長與壯大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希望浦江區域能設立類似于“大零號灣”的專項資金,為那些處于上市“最后一公里”沖刺階段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關鍵助力。
對于浦江鎮內已經上市的企業,秦楠建議,閔行區應充分利用政府基金的投融資引導作用,從全方位、多層次的角度加大對它們的扶持力度,“比如,結合當地的產業特色和發展規劃,為初創企業提供應用場景的挖掘與培育,鼓勵共建聯合研發中心,一起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推動關鍵技術協同創新與突破”。
“還應充分考慮生物醫藥行業員工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加快完善教育、醫療、生活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從而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為生物醫藥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鼻亻f。
記者 潘潔
編輯 潘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