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成都的潮流聚集地東郊記憶,iCAR V23舉辦了它的區域上市會,現場首批10位車主正式將iCAR V23領回家。也許是受此前“風波”影響,此次區域上市會上,iCAR高層也親臨現場,可見其對首批交付的重視。
據筆者了解,iCAR V23是智米科技和iCAR品牌兩個團隊進行深度融合后打造的產品,可以說這是一款兼顧汽車大廠(奇瑞汽車)體系能力,同時又擁有互聯網思維能力的產品。智米團隊偏重產品定位、造型、營銷等,蕪湖團隊則保證技術平臺、工程開發、供應鏈及生產制造、銷售交付等。
在這樣造車邏輯下,注定了iCAR V23是一款和當下主流車型相比與眾不同的車型。其以設計開路,并在品類上進行創新,但切入卻是A級SUV這塊主流消費市場。
外形和內飾上,可以在iCAR V23身上找到很多類似大G、牧馬人、BRONCO等經典越野車的影子,比如方盒子外形、圓形大燈、固定式側踏板、C柱盲窗等。當然還有當下現代科技的流行元素,如外露式設計的四角透明毫米波雷達罩、立體懸浮式“小書包”、樂高模塊剎車尾燈等。這使V23顯得既“復古經典”又“科技賽博”。這樣的外形顯然很對當下年輕人的胃口的,在成都東郊記憶活動現場,筆者發現不少年輕人對這款車駐足觀望。
雖然以設計開路,但是iCAR V23卻和MINI、甲殼蟲這樣的純玩具不同,它更兼顧實用性。比如它具有極高的改裝潛力。全車配備24處擴展接口和60余個1/4螺口,前格柵、輪眉及車身覆蓋件,均可快速拆裝,車頂行李架預留接口,為改裝提供無限可能。作為一款SUV車型,它也并非花瓶,不僅有四驅版本,還提供5+X種駕駛模式,以及輪邊限滑,43°接近角、41°離去角和600mm的涉水深度等配置也讓其能輕松應對一些復雜路況。
瞄準主流A級SUV市場,V23推出3個版本,分別是301km續航的兩驅版、401km續航的兩驅、501km續航的四驅版,包含兩種動力系統,一種為最大功率 100kW的單電機,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另一種則是最大功率為 100kW+55kW 的雙電機,采用三元鋰電池,還具備3.3kW的外放電功能。
智能科技方面,V23搭載驍龍8155座艙芯片,配備15.4英寸2.5K高清觸控屏,車機娛樂系統支持Switch連接及蘋果無線CarPlay功能。智能駕駛輔助方面,V23采用視覺融合技術路線,支持L2+級別23項智能駕駛輔助功能。
該車的預定情況一度很好,一個月小定數量就達到3萬個,可見消費者對產品的定位是認可的。但當最終官方價鎖定9.98-13.98萬元時,這個價格雖然在該細分市場并不算高,但由于廠家前期給消費者的價格預期太高,以及最終定價方案給別人留下了容易被吐槽的把柄,更容易被輿論帶入廠家不夠真誠的人設,這也一度導致了大量退訂。雖然廠家及時聽勸,對最終用戶權益進行了調整,但消費者能否買賬,還不知所終。所以,這第一批車主的口碑表現就尤為重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