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毛主席寫過一篇《沁園春.雪》,手稿是寫在1936年,最早發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刊發,毛主席的詩詞有兩大特點,一個特點就是用詞通俗,誰都能看得懂,沒有必要外人再來加大量的注釋。現在一些人比較王勃的《滕王閣序》和曹植的《洛神賦》哪個寫的好,很多人傾向于《洛神賦》,但是我認為《洛神賦》里面晦澀難懂的專用詞太多,為了炫技而炫技,而《滕王閣序》就簡單多了,大白話組合一起,展現了一副恢弘的畫卷。毛主席也就是遵循這一規則,我消化了古文,不是拿出來賣弄的,而是要讓人民群眾能看得懂的。
毛主席詩詞有第二個特點,那就是層層遞進,從自然風光遞進到中國古代厚重的歷史,比如帝王將相等等,然后再一次轉折,不管你們這些人名氣多么大,都不如人民群眾好使,后來還寫到現代的西方的時候,還是這種寫法,不管你有什么飛機大炮,在人民群眾面前都不好使,用竹竿子捅都給你捅下來。
雖然竹竿子是捅不下飛機的,但是這種豪邁的寫法,都是歌頌人民的,有的人就批評他無知,沒科學常識,但是耽誤他積極發展原子彈和氫彈了沒?他不是玩嘴炮的,首先要在氣勢人把人壓住,其次該干嘛他還得干嘛,比如他對自己的兒子說,以后你把主要精力放在自然科學上,只有通過自然科學才能追上西方。
不像有些文化人,為了詞作而詞作,非要和他比較一番,民國一些大師們學國學,窮首皓經,天天找好詞好句,湊成一篇文章,這玩意能讓老百姓吃飽飯嘛,整天之乎者也的,都是小圈子里自吹自捧,結果發現沒人搭理他們。
他們就轉頭信基督教去了,學成文武藝,賣于美利堅,美利堅又不傻,他讓你們學習西方文藝,又不是讓你去救中國的,是讓你當二狗子的,到處發獎狀,有人拿了39個博士獎狀,在那傻笑,那玩意和幼兒園的小紅花有什么區別呢,還不如小紅花呢,幼兒園給個小紅花,至少孩子確實干了值得老師表揚的好事!
1936年是最困難的時候,一行人東渡黃河,突破閻軍防線后,踏著皚皚白雪沿官道山行進,抵達了陜西省石樓縣留村,跟國軍將領的老婆孩子熱炕頭相比,這群人簡直是叫花子軍隊,就是在這種饑寒交迫下,能寫下《沁園春.雪》這樣的著作,內心那是強大到了天際,為何內心這么強大呢,就是毛主席發現,長征一路走來,愿意跟著自己的群眾越來越多了,有如此龐大的基本盤支持,有什么好怕的。
光頭蔣看到這首詩詞之后,非常的不服,他也寫了首《沁園春.雪》,全文如下:“春風和煦,春光暖融,冰解雪消。遍華夏大地,盡著新裝;南北江河復共濤濤。龍驤青山,鳳翥彩野,勃勃生機接天高。似錦繡,映晴空碧幕,豈敢妖嬈!春來山河曾嬌,賴天光雨露并舜堯。慰外寇已逐,升平四海;萬民樂業,雨順風調。世無遺賢,仁德天下,正氣彰顯隱兇刁。展前程,展中華盛世,正當今朝!”
這首詞是不是別人代筆不知道,反正署名是光頭蔣,光頭蔣一向都有學閥作風,和現在的教授有一比,學生寫的論文往往署自己的名字。但我認為不是他親筆所作,雖然寫的不咋樣,似乎是AI作品,但是他仍然沒有水平寫出這樣的文字,他只能默默地給自己打氣,“八十字對六十字,優勢在我!”
這首詞先別提其文采,他的不要臉之處在哪兒呢?就是忽略了時代背景,那可是1945年啊,全國滿目瘡痍,城市工業破產,農村農業破產,如果不知道時代背景,還以為寫的2025年呢,厲害了我的國,這說明這首詞是坐在有空調的辦公室里的人臆想出來的,根本不知道民間疾苦,還“中華盛世,正當今朝”呢,農民要是知道了,都會嘲諷,“我窮的褲子都沒得穿了,你的盛世,關我屁事!”
關于《沁園春.雪》,柳亞子先生也寫了一篇合作,摘錄一下,“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云飄。漢青梅酒滯,余懷惘惘,黃河流濁,舉世滔滔。鄰笛山陽,伯仁由我,拔劍難平塊壘高。傷心甚,哭無雙國士,絕代妖嬈!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艷想濃情著意雕。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p>
柳亞子這詞還屬于古典文人的惺惺相惜,把古代辛棄疾這些人都搬出來,說這些人比不上毛主席,這也不是拍馬屁,柳亞子確實是發自肺腑的佩服,但還是歌頌王侯將相的路子,嚴重也沒有勞動人民,但是比光頭蔣那首詞,要好多了!
光頭蔣為了應對毛主席的這首詞,另外還組織了30多人去寫“沁園春”,結果30多篇里,全是個人情緒,謾罵我黨的,境界實在太低了。柳亞子曾問過毛主席,說:“潤之啊,你詞中提到的‘風流人物’指的是誰???是你自己嗎?”毛主席笑答曰:“我說的‘風流人物’,是指人民?。 ?/p>
臺灣歷史學家張瑞德說,“臺灣地區民主化以后,所有意見都發表出來了,蔣的地位急劇下降;而大陸開放以后,越來越講究事實,蔣已經不是蔣匪了,地位變高了,甚至高大上了,比臺灣的地位高很多?!?/p>
其實這種現象,毛主席提早看穿了70年后,當年光頭蔣要斗文,他立刻安排人,提了一個計劃,必須得出版《蔣介石文集》,我親自來推銷,戰友們說,“是不是要顯現歷史的客觀性?” 毛主席回答,“不是,許多人都恨蔣介石,但大多數人不知道他是怎樣一個王八蛋,以后甚至有人美化他,來奪取我們的群眾,所以我們必須出版他的著作集!”
不過因為反對聲音較大,收集老蔣文章的團隊拖拖拉拉的,一直拖到后十年,就不了了之了,蔣介石文集最終未能出版。有人說,可能他內心里就不想出版這個文集的,說說而已,你太小看毛主席的胸懷了,浙江的“蔣氏故居”不就是毛主席通知保護的嘛,弄的很多士兵不理解,他說,和當年留下溥儀一樣,把蔣氏故居保護好,留下來教育人民嘛!
臺灣雖然有光頭蔣各種文章手稿,但是也沒給他編成文集,光他的日記,老百姓都覺得惡心,書商從經濟角度考慮,就沒去做他的文集。我個人希望統一臺灣之后,能成立一個工作組,把他的文章收集全了,出一個整套文集,我會第一個帶頭買的,我想看一看,他是怎么的一個王八蛋!
明人不說暗話,
支持的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