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看一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圖:
當前的收益率是1.63%,一年的時間從大概2.5左右跌到1.63%,所以我們能看到在2024年是債券的大牛市。
那么2025年的走勢如何?
1月3日晚,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4年第四季度例會于近日召開。會議建議下階段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國內需求不足,外貿壓力大,老齡化社會下消費持續低迷,通縮預期下什么都干不成,必須把經濟從通縮的惡性螺旋中托舉起來,核心就是降息,這是全世界的經驗,美國在2021年的時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曾經到過0.56%的低位。
我有理由相信,2025年對于紅利策略依然是大年。
我們來看看中信策略在2025年1月7日整理的一份紅利股名單,里面還是有很多含金量很高的股票。
比如說海瀾之家現在的股息率有10.34%、長期看股息率還是穩定的。
B股的高股息率股票更多,你們可以先關注我,我后面整理一份最新的數據再發。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個極大的紅利策略的坑,也是很多人看不懂的,為什么高端白酒股息率高了,我還是不買。
邏輯、數據、推理和模型,詳細過程看我寫的文章《從老鳳祥B看紅利策略的正確姿勢》,這里我就只寫結論部分。
第一個模型是股息對低估值股票的保護
很多投資者對股票分紅有個誤解,即分紅就是用投資者的錢給自己分紅,左手倒右手,毫無意義。但是,在股票市場還真有這么一種股票,分紅越多對股東越有利。我們可以建立如下的數學模型:
如果P=a÷b,PP=(a-c)÷(b-c),
當a>b>c>0,請問P和PP誰大?
當b>a>c>0,請問P和PP誰大?
這是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如果a>b>c>0,那么PP>P;如果b>a>c>0,那么P>PP。
我們把P理解為市凈率,a為股價,b為凈資產,c為每股分紅,那么對于市凈率<1的股票,越分紅,市凈率越低;市凈率>1的股票,越分紅,市凈率越高。
這就是所謂的股息對低估值股票的保護作用,當一只股票市凈率低于1的時候,越分紅其單位股東權益越便宜,當投資者把分紅用于再買進的時候,對于投資的復利增益越大。
第二個模型,投資收益增長率=ROE×(1-分紅率)+股息率(分紅再投資)
其中,ROE=凈利潤÷期初凈資產,分紅率=今年分紅÷今年凈利潤,股息率=今年分紅÷期初股票價格。
這就是從凈資產的角度看投資收益,當市凈率不變的時候,投資者持有的企業凈資產復合增長率就是投資者的收益復合增長率。
事實上,如果一份資產在非常長的時間內都確定保持較高的增長,那么給多高的估值都不過分。因為只要投資的時間夠長,凈資產模型中的指數部分迅速增長,常數的影響力越來越小,所以投資者持有一只股票足夠長的時間,其收益率會無限接近于股票的凈資產收益率,和買入價的關聯將無限變小。
但是,怎么判斷超額收益的大小和時間呢?這就涉及競爭力和護城河。這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不管是股票,還是難度較低的基金,判斷競爭力和護城河都是挺難的。那么,試圖給估值一個“標準值”,就類似于去尋找“永動機”,這是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有這樣的“標準值”,那么就存在一個完美的套利公式,投資就可以交給機器去做,因為公式有效,參與者越來越多,直到此公式失效。它的有效則注定導致其失效。
此外,任何企業都是有壽命周期的,很多企業積累的資產越來越大,但是新增的項目收益率比不過以往,那么隨著資產的進一步擴大,企業要不高分紅降低資產規模,要不接受逐步平庸的收益率水平。
收益率水平下降,則估值下降。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的凈利潤逐年增加,但是估值中樞不斷下移,就是這個原因。估值中樞是由資產增值效率決定的,而不是由凈利潤的絕對值大小決定。
我們再看來雙匯發展這個案例,這個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很高,常年在25%偏上,股息率也很高,但是它有兩個缺點,那就是它的市凈率很高,不適合復利再投資,它的分紅率太高了,過去三五年都是接近于100%,這意味著如果這幾年始終持有它的股票并分紅再投資,那么在估值不變的情況下,收益率也就是股息率而已。
再思考,雙匯這個印鈔機的能力已經到達天花板,無法創造更高的利潤,那么只有在把凈利潤全部分掉的情況下,保持凈資產在一定的規模,才能實現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如果盈利不分紅,這會導致它的凈資產越來越大,而這個生意的凈利潤不變(每股盈利能力不變),凈資產收益率就會越來越低。
價格是資產的代價,市凈率就是衡量資產價格的指標,資產是賺錢的機器,機器的效率就是凈資產收益率。
1、如果凈資產收益率很高,而且能容納新的資金進去而凈資產收益率不降低的,必然它的凈利潤是增長的,這就是大白馬,有兩個關鍵指標:每股盈利在增長,凈資產收益率不降低,這種企業,不管任何估值都不要分紅。不分紅,原股東的凈利潤就是按照每股凈資產=1的價格不斷買進復投。
如果市凈率不是太高,那就買買買。如果市凈率在1附近或者低于1,猛干,當然這是不太可能的情況。
2、如果凈資產收益率很高,無法容納新的資金進去而凈資產收益率不降低的,必然它的凈利潤是沒有成長性的,這就是大衰落的馬,這種企業,市凈率較低的時候可以買進復投。市凈率太高,就意思不大了。
3、如果凈資產收益率一般,但是股息率很高,市凈率很低,可以買,分紅再投資。
4、如果凈資產收益率一般,而且不分紅,那么分兩種情況,每股盈利增長的,可以買買看,沒太大意思,也不算太差,每股盈利不增長的,它的凈資產收益率必然越來越低,遠離。
貴州茅臺(伯克希爾)、雙匯發展、老鳳祥B(農業銀行)恰好是三類不同的投資模型,有助于我們理解投資的根本:
復利的增長從來都是體現在兩個維度,一個是每股盈利的增長,一個是持有股票數量的增長,而所有的一切最后都會歸結為自由現金流,即可以分配給股東的價值。
當然模型是很簡單,就像我們在物理學中有模型的假設是接觸面完全光滑,現實中沒有這種接觸面啊,投資也一樣,它不會完全按模型走,模型只能幫我們去深刻理解投資,真正的投資變數更多,風險更大,比如,如何保證公司業務的穩定性?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難題。
回到我最開始的那句話:低PB+高凈資產收益率+高股息率+分紅+護城河+再投資,這是歷史反復證明有效的投資策略。對于散戶來說,這種策略的風險遠低于成長股策略,成長雖然美麗,陷阱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一般伴隨著高價,稍不留神就灰飛煙滅。
高端白酒,我非常擔心它最后和雙匯發展一樣,股息率很高,分紅率很高,凈資產收益率也很高,但是凈利潤增長率幾乎為0,市凈率很高,這就導致我們沒辦法分紅再投資,長期持有的收益率也就是個股息率。
今天放出一個超級大福利:
1、開戶資金量10萬以上股票萬0.85,ETF/可轉債萬0.5(普通,信用一樣),最低收取0.1元
2、兩融利率方案
兩融利率如下:50-100萬利率4.5%,200萬4.2%,最低4%。
3、港股通萬1,北交所傭金:萬2,期權:1.8元/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