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去世后,中國曾一度陷入過比較混亂的狀態。這個時候雖然毛主席欽定的接班人是華國鋒同志,可是憑借華國鋒同志一個人的力量,也很難完全將當時中國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這個時候他就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葉劍英元帥。
說起葉帥,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還是他曾經多次在黨和國家處于危機存亡的時刻,當仁不讓地站出來,及時力挽狂瀾,拯救了國家的局面。
而在毛主席去世后,葉劍英元帥也正是發揮了自己這份大無畏的精神,施展了自己的才干,配合著華國鋒同志,果斷同四人幫作斗爭。
實際上在當時的局面下,以四人幫為代表的政治集團,利用他們所占有的優勢資源,妄圖將自己的野心凌駕于國家的發展道路上,并且暗自篡改了毛主席的想法,妄圖要將文革的道路堅持進行下去。
這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進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阻礙,于是葉劍英同志便積極支持華國鋒同志,以雷霆的手段將四人幫鏟除,并且及時穩定了當時的國家局面,可以說在這方面,葉劍英這位老帥,堪稱是居功甚偉。
只不過,穩定了國家的局面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接下來,繼續將國家帶入到發展的正規。
畢竟當時的中國還是處在“十年浩劫”所帶來的余波中,經濟建設幾乎癱瘓,不少老百姓溫飽都很難滿足,如果不能在接下來找到一個更好的發展方向,任由中國持續衰退下去,局面還是會越來越壞。
而這個時候華國鋒作為國家領導人,卻顯得稍微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為相對來說,華國鋒更擅長穩定一個混亂的局勢,和沿著當前的發展道路上繼續前進。可此時的中國,真正缺乏的卻是一個能夠帶領整個國家走上嶄新道路的領袖。
這個人不僅需要運籌帷幄的能力,還需要敢于變革的勇氣和魄力。當然華國鋒此時也意識到了自己作為領袖的不足,他也試圖做出一些改變,于是他便邀請葉劍英元帥擔任國家主席,希望能夠退位讓賢。
可向來淡泊名利的葉劍英元帥卻果斷選擇了拒絕,因為他知道自己也并不擅長,或者并不能勝任這個位置,而放眼全國黨內上下。最有資格和能力擔任國家領袖的人物,莫過于鄧小平了。
這個時候的葉帥,便選擇了支持鄧小平成為國家的領導人。而在鄧小平登上國家領導人的位置后,葉帥也開始利用自己在黨內和軍內的影響力,幫助鄧小平保駕護航,極大程度地減輕了領導人更迭可能會產生的不穩定因素。
而事實也證明,葉帥的這個決策本身也是相當具有遠見卓識的。果然鄧小平上臺領導國家后,便積極主動且非常大膽地制定了改革開放的新政策,而也正是因為改革開放,才讓中國逐漸富裕了起來。
而葉帥也開始逐漸淡出了政壇,實際上這個時候的葉帥不僅年事已高,精力也逐漸有些跟不上國家發展的潮流。而且他內心也清楚地知道,這個時候的國家其實更需要一批年輕的干部,只有他們才有沖勁兒和熱情。
但葉帥在退居二線后,其實也并非完全不再關心國家大事,而會同樣在背后默默地看著中國的日新月異,并且當時他也做好了準備,如果有需要,他也完全可以站出來,重新捍衛國家發展的走向。
可以說直到這個時候,葉帥依然充滿著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