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被譽為“戰神”,但他絕不是生來如此。相反,粟裕是在我黨的培養下,從無數或大或小的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他也曾打過敗仗,多次命懸一線又死里逃生,他就這樣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從苦難和磨礪中崛起,成長為人民軍隊中當之無愧的“戰神”。
1927年,粟裕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同一年,他參加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南昌起義,擔任警衛隊班長。
起義失敗后,粟裕隨部隊南下廣東作戰,后來上了井岡山,成為了一名紅軍。在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戰斗中,都能夠看到粟裕沖鋒陷陣、指揮若定的樣子。
剛剛來到井岡山時,軍中缺少武器、彈藥。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粟裕每天風雨無阻,帶頭進行射擊訓練。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他已經能夠一只手舉著步槍,堅持20多分鐘不動不晃,他也成為了軍中頗有名氣的“神槍手”。
在與敵人的作戰中,朱德和毛主席逐漸總結出了一套指導游擊戰爭的作戰戰略,粟裕將這些牢牢記在心中,并將此運用到了實際作戰中。他在戰爭中的精彩表現受到了軍中戰士們的一致喝彩,大家稱贊他為“青年戰術家”。
1930年上半年,全國革命的形勢發展迅速,革命根據地也逐漸連成一片。面對這一形勢,蔣介石派出大軍“圍剿”。
1930年12月底,張輝瓚部進入蘇區,執行蔣介石的“圍剿”命令。粟裕得知消息后,為進一步打探敵情,決定親自前往偵察。
粟裕十分膽大,他穿著繳獲來的敵軍制服,大搖大擺來到了張輝瓚部,通過與其中一名小軍官閑聊,打聽他們的行動。
等粟裕返回師部,天色已黑。他顧不得吃飯,就直奔毛主席和朱德的住處,向他們匯報了敵人的情況。
根據粟裕提供的情報,紅軍成功活捉了張輝瓚,極大振奮了我軍士氣。更令人高興的是,他們還繳獲了一批武器裝備。戰士們看著這些新裝備,高興地大喊:“感謝蔣介石送來的豐盛的新年禮物?!?/p>
在朱德、毛主席的領導下,中央根據地取得了三次反“圍剿”斗爭的勝利,中央蘇區也迎來了全盛期。但這卻引發了蔣介石更加瘋狂的“圍剿”。
與此同時,因李德、博古的錯誤指揮,紅軍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挑戰。尤其在第四次反“圍剿”之后,紅軍部隊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損失慘重。粟裕也在作戰中被子彈打中手臂受傷。
1934年10月初,因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影響,中央根據地嚴重縮小,紅軍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困難。在這一背景下,中共中央作出了實行戰略轉移的重要決策。拉開了紅軍長征的序幕,而粟裕也由此開始了最艱難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1934年冬天,粟裕調任紅軍十軍團參謀長。在這里,他認識了令自己最滿意的營長陳興發。
陳興發出生貧苦農民家庭,因為沒錢讀書,從小便跟著父親種田打獵。雖然沒什么文化,但他卻有一副好體魄。
陳興發的父親認識一位姓周的拳師,他曾是義和團的一員。雖然已經60多歲,但身手不減當年,臂力驚人,當地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周大錘”。
一天,周大錘生病了,陳父發現后,略懂一些草藥,便上山為他采來草藥,連續幾個晚上照顧他,他才得以轉危為安。病愈后,兩人便成為了朋友。
當陳父帶來兒子來向他學武時,周大錘略作思考后,便答應了下來。但他卻提出了一個要求,即要嚴格保守秘密,教他的武術不能外傳。陳興發點點頭,從此每天三更起床跟著師傅學武術。
陳興發拜師那年才10歲,雖然年紀尚小,但他卻十分遵守承諾,從不向外透露自己的身手。直到17歲參加革命時,村里人也不知道他有一身本事。
1929年底,陳興發瞞著父母報名參加了紅軍,但他沒有瞞著師父。臨行前,他還來到師父家中辭行。周大錘緊緊握著他的雙手,既嚴肅又充滿心疼地對他說道:
“嘎崽俚(陳興發的小名),你要記住,紅軍是咱窮人的隊伍,它是掃除天下不平,創建窮人的太平,干這樣的事,值!”
陳興發鄭重地點了點頭,轉身離開。此后,他四處征戰,戎馬一生,直到全國解放前,再沒有回過故鄉。而陳興發參加革命后不久,家里的六位親人也先后被敵人殺害。聽聞噩耗,陳興發化悲痛為力量,毫不猶豫地繼續與敵人英勇戰斗。
粟裕來到紅十軍團,聽聞了陳興發的英雄事跡后,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兩人在日后的交往中越來越親密,成為了彼此最親密的戰友。
然而,1935年,紅十軍團在譚家橋戰斗和懷玉山戰斗中失利,整體實力遭受重創。在這一背景下,粟裕當即作出了突圍的決定。
但沒想到的是,在這次突圍中,陳興發卻被敵軍子彈打進了左眼,子彈直接穿過了大腦,頭部受了重傷,與部隊失去聯系。
盡管粟裕后來派人尋找他的蹤跡,但始終沒有任何線索。因此,陳興發也被誤以為犧牲。但粟裕不知道的是,陳興發并沒有死,反而傷愈后又加入到了與敵人的英勇斗爭之中。但因為戰火不斷,粟裕對此并不知情。
1949年,上海解放后,陳興發被任命為華東軍區第一招待所所長。但不久后,他便不顧老首長們的勸阻,向組織提出回家鄉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1952年,陳興發進入江西省軍區干部團學習。一年后,根據他的意見,組織安排到來到了革命老區寧岡縣參加工作。陳興發高興地表示:
“服從組織安排。我要到邊遠山區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盡我一份微薄的力量。”
此后,陳興發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潮中,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凡的成績,先后獲得了各種榮譽稱號。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岡山,在聽說他的事跡后,提出要將他調至更好的工作崗位,但被他婉言謝絕,他動情地表示:
“很多同志性命都丟了,連尸體都找不到了,我能有現在已經很滿意、很知足了,我沒有任何困難?!?br/>
1966年,陳興發退休。1973年,肖勁光聽說陳興發在世的消息后,高興不已,親自指示江西有關方面要妥善安排他的晚年生活。
1977年,陳興發還來到粟裕家中探望老首長,粟裕聽到警衛員口中的“陳興發”三個字后,震驚不已,久久不敢相信,反復向警衛員確認:“他說是陳興發嗎?陳興發?”
當陳興發邁著穩健的步伐來到粟裕跟前時,他這才相信原來陳興發一直活著。兩人高興地聊了起來,粟裕也慢慢得知了陳興發這么多年來的經歷。
陳興發原本能有更高的官位,但他卻堅持留在基層做一些實事。在他的教育和影響下,陳興發的后代也同樣繼承了父親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性格,從不在外面借父親的光環為自己謀取私利。
1980年,陳興發因病逝世,走完了自己光輝而壯烈的一生。
參考資料:黨史文苑2013年12期、大江南北2014年1期、傳記文學2016年10期、新傳奇2018年31期、《新華每日電訊》2018.7.20、紅土地2015年8期、《名人傳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