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守在臺灣孤島上的蔣介石,也進入了他生命的晚期。
作為中國現代史上一位著名的軍人政治家,與世界上同時代的其他軍人政治家一樣,蔣介石幾乎是無所畏懼的,但當他進入生命的晚期,尤其在幫兒子蔣經國排除掉接班路上的障礙后,他開始陷入對自己這一生未了心事的遺憾中。
這一樁憾事,由他親手釀造,卻又令他備受煎熬。
1975年春節后,遠在北京的毛主席收到了從香港來的一封密電。
而這封密電,正是蔣介石特意找到國民黨元老,任“總統府資政”的陳立夫,讓他通過香港的秘密渠道送往大陸的。
密電中,一向執拗的蔣介石表示希望了卻一樁心事。這令陳立夫感到意外,卻也令毛主席十分高興。
在此之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毛主席握著尼克松的手幽默道:“我們共同的老朋友蔣委員長對這件事可不贊成了!”
毛主席將蔣介石稱作“老朋友”,還直言與蔣介石的交情比尼克松還要久,一語可以說是輕松將中美蔣三方原本十分敏感微妙的關系清晰地點化了。
對于毛主席個人來說,國共爭雄時,他因蔣落得家破人亡,祖墳也曾被蔣數次掘去,但時隔數十年,70年代,在人生的最后歲月,毛主席已經可以超然以“老朋友”稱呼蔣。
反觀蔣介石,卻做不到這一點。從他個人來說,他對毛主席這個老對頭的情感是十分復雜的。
早在1949年初,蔣介石下野回到老家溪口,經過3個月的思考與探討,終于意識到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于國民黨內部的種種腐敗行為。敗退臺灣以后,蔣介石開始大張旗鼓地對國民黨內部進行“改造”。
他同長子蔣經國曾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共產黨究竟怎樣治黨?而曾留學蘇聯,對共產黨理論以及國共兩黨差距較為了解的蔣經國當時便建議蔣介石:“不妨認真研究共產黨延安整風的文件,特別是毛澤東的一些著作。”
于是,蔣介石通過公開或秘密的手段,搞到一批中共的整風文件和毛澤東的著作,進行了認真研讀,之后國民黨的“改造”整頓,內容乃至文件術語,都不禁使人想到中國共產黨的延安整風運動、毛澤東建黨思想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
蔣介石對老對手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十分欣賞。但同時,他的思想又是十分拘謹僵持的,他可以研讀毛澤東的著作,但卻做不到向毛主席那樣稱呼對方為“老朋友”。
他至死未放棄“討毛”的呼吁,將毛澤東視作一生無法原諒的“敵人”,曾反復強調絕不與蘇共和中共接觸。
也正因如此,他親手編導了自己的悲劇。
實際上,繼1972年尼克松訪華后,毛主席便抓住時機,發出了“促蔣和談”的指示,對臺灣當局曉以大義,申明利害,為爭取第三次國共合作而努力。
當時國家體育機構作先鋒:主動邀請臺灣運動員、教練等到京參加亞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請賽、亞運會選拔賽、全運會等;對應邀回國參加比賽的旅日、旅美等臺籍同胞熱情接待,并召開座談會、聯歡會闡述中共的政策。廖承志、傅作義等著名人士紛紛發表談話,“歡迎臺灣各方面人員來大陸參觀、探親、訪友,保障他們安全和來去自由”。
1973年,92歲高齡的章士釗更被奉命三赴香港,名義上是探望在香港的三夫人,實質上為促進國共和談。只可惜章士釗到香港后,好不容易聯系上國民黨方面,肩負使命尚待繼續完成,便不幸離世了。
這時,蔣介石的身體已經不大好了。在生命的最后,他的思鄉之情愈加濃烈,葉落歸根成為他最后的心聲。
直到1975年,蔣介石在生前的最后一個春節過后,才秘密找到了任“總統府資政”的陳立夫,讓陳立夫通過在香港的秘密渠道,向中共方面發去了邀請毛澤東訪問臺灣的信息。
毛主席當時得知這個消息,十分高興,但這時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周總理也是重病在身。
盡管如此,毛主席也做了反應,他找來鄧小平親自交代:兩岸要盡快實現“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臺灣訪問。
另一邊,負責幫蔣介石致電毛主席的陳立夫,對于蔣介石的這一舉動,十分意外,也深感欣慰,多年來僵持中的蔣介石終于要放下政治包袱了。
為此,和談心切的陳立夫又在香港報紙上公開發表《假如我是毛澤東》一文,“歡迎毛澤東或者周恩來到臺灣訪問,與蔣介石重開談判之路,以造福國家人民”,還呼吁毛澤東能“以大事小,不計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國共兩度合作的前例,開創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只可惜信息還沒反饋過去,海峽兩岸的聯系便再次中斷了。
1975年4月5日清明節當天,蔣介石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享年89歲。蔣介石的貼身侍衛回憶,當準備移靈時,天上突起隆隆雷聲,繼之一陣傾盆大雨如排山倒海而來。蔣經國將之附會為“風云異色,天地同哀”。
按照蔣介石家鄉浙江溪口的習俗,人死當入土為安,但蔣介石死后卻遲遲未下葬,遺體被移送至慈湖暫厝。他將自己未盡心愿又留給了兒子、孫子,希望有朝一日能歸葬故土,埋于祖墳。
而毛主席晚年在病榻上仍然關心祖國統一大業,1976年9月9日,他帶著未了的心愿于與世長辭。周總理則先他而去。祖國統一成為了他們共同的未竟事業,更成為了民族血淚寫就的歷史遺愿。
素材來源:
[1]肖筠.蔣介石臨終前密約毛澤東訪臺內幕[J].蘭臺內外,2015,(04):18-19.
[2]馬淑明.晚年毛澤東和蔣介石的統一夢[J].領導文萃,2001,(05):114-119.
[3]林莉.這一段未了的心愿——毛澤東蔣介石謀求和平統一兩岸聯絡始末[J].文史月刊,2011,(03)
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感謝大家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