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
今年是十二生肖中的蛇年。相信大多數人一說到蛇,就會聯想到這樣的形象——細長的身體,時不時吐出的“信子”,再加上一副鋒利的毒牙。那么,蛇為何能夠在生肖屬相中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在古代文化中享有獨特的崇高地位呢?
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何鑫于2025年第1期《科學畫報》發表深度報道《蛇年說蛇》,介紹了與蛇有關的生動有趣又硬核專業的知識。
1月11日,何鑫將攜《科學畫報》來到大零號灣圖書館,帶來“蛇年說蛇”主題講座。講座中,何老師將帶領讀者們聊聊古今中外的蛇類趣聞,再從生物學的角度,仔細解讀蛇類獨特的身體構造和行為模式,讓大家了解蛇類家族的分類和生物演化過程。
活動時間
1月11日(周六)
14:00-15:30
活動地點
大零號灣圖書館四樓報告廳
報名方式
(限180人)
嘉賓簡介
何鑫
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生態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動物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榮獲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一等獎獲得者、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上海市科協“誰是王牌詮釋者”冠軍、第十四屆上海市大眾科學傳播新銳人物10強等獎項和稱號,編著有《環游加拉帕戈斯》《達爾文密碼》《一龍在手不如萬鳥在野》《鳥類行為圖鑒》《發現科學百科全書:動物》《國門上的43種珍稀動物檔案》等圖書,參與數十部科普短視頻、紀錄片的制作。
推薦書籍
《科學畫報:蛇年說蛇》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主管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辦
《科學畫報》創刊于1933年,由中國科學社在上海創辦,距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綜合性科普期刊,《科學畫報》書寫了中國民眾追尋科學、創新圖強的歷史長卷。它圖文并茂地普及國內外科技進展與科技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幫助了一代又一代人提高科學素養,引導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投身科學事業。
《科學畫報》創刊至今,先后有茅以升、華羅庚、周培源、楊振寧、錢三強、錢偉長、談家楨、蘇步青等一大批知名科學家、學者為其題詞或撰寫文章,并高度評價《科學畫報》為推動科普事業發展、提高民眾科技素養所作出的貢獻。
2025年《科學畫報》全刊
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直播
關注科學畫報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