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一回說到,1850年,這一年廣東廣西到處暴動,天地會已經不滿足于小打小鬧,各種造反的奏折,雪片一樣的報到北京。
剛登基的咸豐皇帝龍顏大怒,將原廣西的官員撤職的撤職,查辦的查辦,先將廣西巡撫鄭祖琛撤職查辦,改派原漕運總督周天爵擔任。
周天爵這時候都靠近80歲了,本來都退休了,在咸豐皇帝老師杜受田的大力推薦下,接過了廣西巡撫這個爛攤子。
又派正在福建老家養病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專門負責剿滅兩廣地區的反清起義。
可惜的是,林則徐走到潮州普寧時,病情加重,意外病故,咸豐只好改派李星沅為欽差大臣。
咸豐皇帝還調了一位擅長打仗的老將張必祿來廣西,張必祿平過新疆的叛亂、鎮壓過彝族的起義、抗擊過入侵的英軍,確實很能打,但這時候已經73歲了,硬撐著從四川老家千里迢迢趕到廣西后才病倒,沒過幾天也是一病嗚呼了。
就這樣,李星沅來到兩廣,搭起了剿滅廣西叛亂的軍政班子。
欽差大臣李星沅這一年55歲,他和林則徐履歷差不多,在太平天國起義前,李星沅曾在各省擔任過督撫之職,也曾參與廣東禁煙和鴉片戰爭。早在擔任云貴總督時,就曾成功肅清當地的回民起義軍,有一定的平叛經驗。
廣西巡撫周天爵這一年75歲,用于親臨前線。
廣西提督向榮這一年60歲,雖然是文盲,但有豐富的戰場經驗。
李星沅、周天爵、向榮這三位老人,組成了三駕馬車。
其中,周天爵年齡最大,資格最老,不怎么把其他兩人放在眼里。
李星沅辦事效率比之前的官員要高,很快消滅了幾股起義軍,特別是向榮,四戰四捷,不到半年就消滅了四支起義軍,11月,斬殺了天地會首領陳亞貴。
大股的天地會被消滅后,李星沅分派各地副將帶兵去剿滅小股天地會余黨。
三駕馬車都是外地調過來的領導,還沒有意識到,上帝會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02
1850年12月,一支數百人的清軍,由李殿元(廣西潯州副將)帶領著,任務是追殺逃竄到紫荊山的天地會殘兵。
他們來到一處叫“思旺圩”的地方,駐扎下來。
李殿元被分配帶隊伍去紫荊山一帶,剿滅一個叫做“尚弟會”小團伙。
根據基層報上來的情報,天地會的基層組織有什么“添弟會”“三合會”“三點會”等,“尚弟會”是天地會分會中的一支。
等李殿元駐扎在思旺圩,問了當地人,他才知道“尚弟會”其實叫“上帝會”,和天地會不是一回事。
洪秀全和馮云山正住在思旺圩附近不多遠的“山人村”,聽到消息,非常緊張,派出胡以晃帶人打探,同時,派人從山間小路去金田村求救。
楊秀清得到消息,急令蒙得恩率數百人急援。
蒙得恩這時候其實還叫蒙上升,他原名叫蒙上天,但是上帝會中天這個字只能用在天父天兄天王上,普通人的名字里不能有天字,于是改名為蒙上升;永安封王后連上字也要避諱了,蒙上升又改名為蒙得恩,也就是得到了天王恩寵的意思。他原是當地的一個貨郎,平時走鄉串縣,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他的年紀也大,這一年已經44歲了,成熟穩重,這次救過洪秀全后,洪秀全對他非常信任,就留在身邊當大內總管,管理衣食住行。后來,蒙得恩還有一個重要的職務是女營總管,專門負責給洪秀全和其他王爺挑選美女。
蒙得恩帶著隊伍飛速趕到,和官軍進行了慘烈交戰。
12月27日凌晨時分,上帝會的隊伍乘著薄霧向還在酣睡的官軍發起了奇襲,這些官兵戰斗力本來就只能打打普通土匪,和上帝會一交手,簡直就是潰不成軍。
秦川巡檢張鏞被殺(秦川巡檢是當地的基層武裝官員,相當于縣公安局長),成為太平天國消滅的第一個有編制的國家干部。
李殿元僥幸逃脫,洪秀全、馮云山順利被接回到了金田村。
后來,太平天國稱“思旺之戰”這一場仗為“迎主之戰”。
李殿元戰敗逃脫后,緊急上報離得最近的一支清軍,請求增援。
這支清軍由貴州總兵周鳳歧帶領,是從貴州調來廣西幫忙剿天地會的。
周鳳歧一聽上帝會造反了,趕緊派副將伊克坦布率軍1000多人馬前往金田圍剿。
1851年1月1日,人生地不熟的滿族猛將伊克坦布,率軍渡過金田村附近的蔡村江,走到一個叫做望鰲嶺的地方,
沒想到上帝會的上萬兵馬,已經在必經之路埋伏好,等到清軍一鉆進口袋,他們馬上對清軍發起出其不意的沖擊。
這些山民根本就不畏懼清軍手中的火銃鳥槍,前赴后繼,拼死沖鋒。
領頭上陣打的是來自博白、陸川兩縣的客家人,博白的頭領叫黃文金,是一個農夫,拳腳功夫相當了得;陸川的頭領叫賴九,是一名鐵匠,外號叫漚鐵九。
兩人的功夫非常厲害,一頓廝殺狂揍后,清軍客家人被打得潰敗逃竄,伊克坦布在潰散時,墜馬掉入江中,被上帝會戰士斬首。
副將相當于三品官,相當于副師級干部,級別已經比較高了,就這么被一幫客家人山民活活打死了。
得到隊伍戰敗消息,周鳳歧趕來支援,差點被活捉,急忙逃回桂平縣城。
這一場仗,被稱為蔡村江之戰。
兩場仗下來,清軍死傷總共將近1000多人,貴州來廣西的協剿部隊全軍覆沒。
李星沅、周天爵和向榮都驚呆了,這還有王法嗎?
他們這才明白,天地會都不算個啥了,上帝會的亂子,比天地會大得多得多。
李星沅因為是總負責,背的鍋最大,所以心理壓力也特別大。
而上帝會本來還沒做好起事的計劃,因為有好幾路“上帝會”的教眾沒有趕到金田,如果不是清軍李殿元部誤打誤撞地來到了金田,洪秀全等人并不會主動出擊。
但現在連續兩次殺了那么多官兵,只能徹底造反了。
03
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38歲生日,上帝會為教主生日祝禮。
這一天,在金田村的犀牛嶺,洪秀全站在土壇上,向會集金田的漢、壯、苗、瑤男女老少共計2萬人,宣布建立國號為“太平天國”的政權,軍隊號稱“圣兵”、“天兵”。
洪秀全自稱太平真主,隨后頒布簡明軍律:一遵條命;二別男行女行;三秋毫無犯;四公心和攤,各遵頭目約束;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
圣兵全體將士蓄發易服,頭裹紅巾。
雖然上帝會從來都不與各類天地會組織摻和到一起,但還是受了很多天地會的影響,有很多驅除滿清、恢復漢人發飾衣冠的口號和措施。
2萬多人集中在一個貧困村里,才幾天,吃喝供給很快就不足了。
1月13日,馮云山提議,天國圣兵向20里外的江口圩轉移,這里靠近大湟江,是一個富庶的大鎮,有錢人多。
雷王廟主持的王家(王作新家)就在江口圩,他的當鋪和米店當場被充了公,全家80余口被殺,他逃出后在貴縣被山賊所殺。
在江口圩,天國圣兵和來自天地會的羅大綱、來自廣東的凌十八、蘇三娘等8股武裝匯合了。
天國圣兵的隊伍在江口圩停留了沒多久,2月18日,向榮帶隊追了過來。
向榮的部隊趕到潯江南岸,跟周鳳歧的部隊、云南過來增援的李能臣部合在一起,加上地方鄉紳的民兵,湊了一萬多人,分兩路準備進攻。
結果,向榮過于輕敵,東路被天國圣兵玩了一出“大螃蟹包小螃蟹”,先引向榮軍隊進入竹林深處,伏軍突然從兩側殺出,清軍大敗。
向榮在亂軍中逃得快,撿回一條命。
西路由楊秀清指揮,在屈甲江渡口埋伏,伏兵一陣狂砍,殺敗進攻的清軍,清軍損失1000多人。
天國圣兵的伏擊戰非常厲害,和官兵對陣的時候,也是悍不畏死,對比下來,清軍打仗太怕死,都不敢打白刃仗。
清軍這邊的向榮還是會打仗的,知道正面干不過這群悍匪,只能用圍困的辦法,將反賊們困死,于是他在陸路上帶兵修筑工事,水路安排人封鎖江面。
這一招非常厲害,雙方對峙了一段時間后,楊秀清知道再耗下去,就是等死了,于是3月10日深夜,天國圣兵開始撤軍,從金田回到紫荊山。
3月11日,天國圣兵的隊伍到達武宣東鄉,駐扎下來。
1951年3月23日這天,洪秀全正式登基,稱“天王”。
這一天,太平天國后來稱之為“登極節”
天王洪秀全設立了四大軍師,掌管軍權:
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蕭朝貴為正軍師,馮云山為前導副軍師,韋昌輝為后護又副軍師。
可能是受《三國演義》《水滸傳》影響,太平天國對“軍師”這個稱號非常重視,視為“朝綱之首領”,比普通的“王”地位都要高。
一開始,連石達開這樣的人物,都沒有被封為“軍師”。
大清朝廷這邊接到戰報,咸豐皇帝是又驚又怒。
派出的官軍剿滅一群土匪,竟然被打得損兵折將,還公開建國,稱“天王”了,大清的臉面何在?
于是,咸豐皇帝任命首席軍機大臣賽尚阿為欽差大臣,趕赴廣西前線指揮作戰。
同時,又從全國各地調集軍隊到廣西參戰。
李星沅、周天爵和向榮這三個人著急了,非常焦慮,因為如果不趕緊搶在賽尚阿來之前剿滅上帝會的造反,以后肯定要問責了。
無論如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緊剿滅了他們!
1851年4月3日,在廣西巡撫周天爵的親自指揮下,大約6000人規模的官軍,向太平天國在東鄉莫村的大本營發起進攻。
官軍兵分四路,每一路1500人左右,分別由潯州知府劉繼祖、洵州團練張敬修、貴州鎮遠鎮總兵秦定三和廣西提督向榮率領。
其中張敬修是前任洵州知府,因為得罪了當時的巡撫鄭祖琛被免職,他組織了幾百名團練留在廣西,就是跟這幫反賊干上了。
由于前幾次官軍的慘敗都是貴州兵率先崩盤,影響極差,鎮遠鎮總兵周鳳岐受到處分、被降職為副將;接任總兵的叫秦定三,不過這位秦總兵的表現比周鳳岐還要不靠譜。
在東鄉官軍的四路人馬先后陷入太平天國的包圍圈。
東路的潯洲知府劉繼祖為搶頭功率先出兵,被太平軍圍起來打,西路和南路的張敬修、向榮跑來救援,又被太平軍伏兵打散。
北路的秦定三連目的地都沒到,竟然半路上也中了伏,貴州兵再一次帶頭潰逃,在陣地后面督戰的周天爵攔也攔不住。急得七十多歲的他,親手砍死兩名逃兵。
四路清軍被分割聚殲、各個擊破,慘敗回營。
李星沅是三個中最年輕的,只有五十幾歲,但本來身體就不好,一直帶病工作,硬撐幾個月,這幾個月一直都焦慮過度,又聽到前線戰敗了,將領們都亂作一團,不聽周天爵的指揮,便支撐著趕到武宣,把自己的欽差大臣的官印交給周天爵,這樣周老爺子就能以代理欽差大臣的身份命令軍隊了。
幾天后,油盡燈枯的李星沅病死在軍營中。
04
接到戰況報告的咸豐皇帝,氣急之下,急調廣州副都統烏蘭泰,帶1000八旗兵和銃槍、小炮急援。
5月3日,烏蘭泰率廣州軍隊先到達武宣。
烏蘭泰是根正苗紅的滿洲正紅旗人,50歲上下,非常傲,看誰都不服,一到就把貴州兵的指揮權從秦定三和周鳳岐的手里搶過來。
然后就跟周天爵、向榮開始吵架。
這時候李星沅病死的消息傳到太平天國那邊,他們趁著清軍一片混亂之際,從東鄉突圍出來,跑到了象州中坪一帶。
6月9日,清軍趕到象州,將太平天國的大本營中坪村三面包圍。
清軍控制了一個叫“獨鰲嶺”的制高點,扎下了三路軍營。
中坪村和獨鰲嶺之間,隔著一條小河。
天國圣兵先派出小股部隊過河,對東側烏蘭泰的軍營發起佯攻,然后假裝敗退。烏蘭泰中計,命令心腹參將馬善寶率軍猛追。
此時,獨鰲嶺西側清軍陣地有1000多貴州兵,天國圣兵有7個人和大部隊走散了,趁著天黑摸了過去,吶喊著向清軍沖鋒。
清軍的戰斗力確實太拉胯了,這1000多人竟然被這7個人嚇得炸營了,慌不擇路紛紛逃命,還有不少人逃都來不及逃,“有跪受賊刃者”。
太平軍意外地占領了西側陣地,遂把陣地大炮對準了烏蘭泰大營猛轟,炸得清軍死傷遍地。
這時候,馬善寶所率領的清軍也進入了太平軍伏擊圈,在太平軍猛攻下幾乎全軍覆沒,馬善寶被斬殺,只有少數幾人狼狽逃回。
仗打成這樣,清軍不敢輕舉妄動,只能跟天國圣兵對峙著。
大家就這么耗著,這時候,新任欽差大臣賽尚阿終于來了。
正藍旗文華殿大學士賽尚阿,帶著人馬和軍費,趕來廣西了。
他奉旨從內蒙、東北、涼州湊一萬五千勁旅入廣西,咸豐皇帝又從內庫、戶部、江南鹽庫和粵海關籌銀360萬兩做軍費,還給了他一把遏必隆刀。
遏必隆是清初的名將,跟鰲拜一樣是康熙的四個顧命大臣之一,他有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乾隆時期遏必隆的孫子訥親在第一次金川之戰打了敗仗,乾隆讓寵臣傅恒用爺爺的這把刀將孫子斬首,從此以后遏必隆刀就成了清朝的尚方寶劍,領軍大將可以先斬后奏。
楊秀清打探到清軍這么大的陣仗過來,7月初,太平天國的部隊從中坪拔營回到了老地方桂平新圩、紫荊山一帶,將大本營駐扎在茶地村,在西南雙髻嶺、風門坳設防。
金田起義以來,太平天國一直在廣西桂平、武宣、象州等山隘中盤桓轉戰。
大軍壓境,紫荊山陰云密布。
在賽尚阿的指揮下,烏蘭泰率領的貴州兵和云南兵,向榮率領的湖南兵,兵分兩路向雙髻嶺發起猛攻。
烏蘭泰和向榮的背后,是賽尚阿帶來的都統達洪阿、巴清德及數千名精銳。
一場生死之戰,即將打響。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