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小人書故事《樂羊為國》,根據馮夢龍所著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改編,黃一德編文,楊青華繪畫。
故事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后講起,各自建都城、立宗廟,稱為諸侯。魏國東有個中山國,國君姬窟荒淫無道,不得人心。
姬窟聽說樂羊很有本事,就讓他的兒子樂舒前去請樂羊來做官,樂羊是魏國人,他拒絕了姬窟的邀請,還勸說兒子遠離昏君,而樂舒一心為官,不肯聽從父親囑咐。
再說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想出兵討伐姬窟,謀士瞿璜向他舉薦樂羊,朝中有人反對,因為樂羊的兒子樂舒就在中山做官,怕他不能擔此重任。
瞿璜卻說樂羊是大將之才,且人品高尚,很有見識,魏文侯便讓瞿璜前去迎請樂羊,他也擔心樂羊徇私而耽誤大事,樂羊慷慨陳詞,立下軍令狀。
魏文侯當即拜樂羊為大將,西門豹為先鋒,領兵五萬前去攻打中山。姬窟忙派大將鼓須屯兵楸山迎敵。
一個月過去了,雙方交戰數次,難分勝負,樂羊與西門豹商議,因楸山多樹,派人前去放火燒林,中山兵定然大亂,趁亂進攻,就可得勝。
西門豹認為是個好計策,自請帶兵前去放火,樂羊則從山下進攻,商定好后,各自安排布置起來。
正趕上這天是八月中秋,姬窟派人送了很多羊、酒勞軍,鼓須很是高興,同諸將對月暢飲起來。
將近三更時,四下楸樹突然燃燒起來,鼓須見山下火起,忙率領軍士來救,卻見一片火光,無從下手。
此時魏兵殺來,中山兵立刻大亂,四散逃走,鼓須引兵向山后逃去,正遇樂羊殺過來,這一戰中山兵大敗,死傷無數。
鼓須奮力沖出重圍,逃到白羊關,見魏兵追來,只得棄關逃回中山,樂羊大兵也已追到城下,將中山包圍起來。
大夫公孫焦獻計讓樂舒到城上去,要求他父親樂羊退兵,樂舒知道父親的脾氣,但推辭不掉,只能勉強來到城樓。
樂羊一見兒子,大罵他貪圖富貴,助紂為虐,讓他去勸鼓須投降,樂舒請求父親寬限一月,暫時不要攻城。
樂羊想到若樂舒能勸說姬窟投降,百姓便可免受戰亂之苦,就答應下來。過了一個月,樂羊派人催問,姬窟又讓樂舒去討情,再寬限一個月,樂羊又答應了,這樣連著三次,三個月過去了。
消息傳回魏國,眾大臣紛紛上書彈劾樂羊,說他停戰議和,也有人說他和中山君定計要一同來攻打魏國……魏文侯看了之后,將這些奏章都封在一起,也不理會。
西門豹著急起來,樂羊說:“我們前來討逆,三次答應緩攻,不是為父子情義,而是讓中山百姓知道失信的是姬窟,那樣民心就歸我們了。”
又過了一個月,姬窟還是不肯投降,樂羊下令攻城,鼓須全力防守,被一箭射中腦門,中山兵見主將已死,頓時大亂。
公孫焦又獻計將樂舒押到城上,逼樂羊退兵,沒想到樂羊卻責罵道:“你做了人家的官,既不能勸君從善,也不能獻計立功,逢危急時卻向嬰兒啼哭,成什么樣子!”
說罷張弓搭箭就要向樂舒射去,公孫焦見計不成,忙讓人將樂舒拉回來,又挑唆姬窟逼迫樂舒自殺。
樂舒想到自己誤投昏君,懊悔不及,只能引劍自刎。公孫焦讓姬窟將樂舒煮成肉羹送給樂羊,姬窟拍手叫好。
樂羊見兒子被殺,又煮成肉羹,心中悲痛,對使者說:“你們會煮肉羹,我們軍營也有大鍋,只等你們的昏君呢!”
姬窟嚇得面無人色,知道城池早晚守不住,樂羊也定會報殺子之仇,越想越怕,就悄悄走進后宮自縊了。
公孫焦見姬窟死了,大開城門投降,以為樂羊會酬答他的功勞,沒想到樂羊知道他是奸臣,當即下令將他斬首。
百姓們見昏君、奸臣死了,都歡天喜地起來。樂羊讓西門豹帶五千兵守中山,自己領大軍回國復命。
魏文侯親自到城外迎接,寬慰他:“將軍為了國家,失掉了兒子,我心過意不去!”樂羊回答說:“臣怎能為了私情而辜負主公囑托呢!”
魏文侯設宴慶賀,親自捧酒給樂羊喝,宴罷又令人抬來兩個箱子,賞給樂羊。文武百官都以為那箱子里面裝的一定是珠寶,有些眼紅。
樂羊回到家,打開箱子一看,里面全是竹簡,原來這些都是大臣們毀謗他的奏書,樂羊看后感嘆道:“若不是主公深信,我怎能成功呢?”
次日一早他便入宮謝恩,魏文侯將靈壽地方封給樂羊,稱他為靈壽君。也正因為魏文侯能夠禮賢下士,知人善任,四方賢士都來歸附,國勢也漸漸強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