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開始,內娛的瓜一個比一個炸裂,根本吃不完。
然而頻頻曝出的明星藝人大瓜卻掀不起大浪,似乎剛要揭開某些內幕,熱度持續高漲,但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過去式。
一點點風吹草動過后,一切回歸寧靜,不知是公關做的好還是資本的力量。
作為知名公眾人物,大小事的曝光都會引起無限猜測,但來得快去得也快,目前已從熱搜前榜撤出。
這么大瓜中,最熱的瓜當屬“李明德手撕劇組”事件。
自本月4日開始,“李明德”這個名字在全網引起網友注意,一個“內娛活人”的討論一波高過一波。
李明德是誰?并非大眾所熟知的知名演員,可能沒有沒多少人認識,但提起參演過的作品和角色,追過劇的觀眾應該有印象。
《人不彪悍枉少年》里的司徒二條、《親愛的,熱愛的》里的令山、《鳴龍少年》中的沈耀等等作品都有李明德的身影。
這幾部作品熱度高,口碑不錯,其中的重要演員走進觀眾視野,李明德就是其中一個,形象和實力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個性。
此次事件起因是與劇組有內部矛盾,李明德發文控訴《三人行》劇組存在,羅列出系列問題,包含對男一號馬天宇耍大牌、劇組偏心以及在劇中被區別對待等。
一經曝出問題,一枚打工人在工作中遇到資本壓榨的同情心理吸引越來越多人關注。
緊接著《三人行》劇組發文回應否認李明德所說,并提出解約。
馬天宇凌晨發布正式聲明澄清,又呼吁關注心理健康,隨后呼吁刪除文章,此劇令不明所以的觀眾懷疑有貓膩。
一夜之間,多條詞條登上熱搜,事件釀發越發火熱,李明德的憤怒引起全網打工人共鳴,來自打工人對資本家的不滿瞬間被點燃起來,力挺聲鋪天蓋地而來。
正只短短幾天的時間,與李明德有關的熱搜詞條掛在前列,全網粉絲量極速增長,目前李明德的微博個人熱搜上榜數量累計171次,討論量高達1014萬。
從一個名氣一般演員成為人盡皆知的,在職場遭受不公待遇而在網絡上曝光一切維權的“內娛大工人”。
李明德在接機直播中表示不會退圈,但只會拍好戲,表示對劇本和角色認真、負責,言語激動地對耍大牌不認真對待工作的行為表示憤怒。
微博熱度掀起波瀾后,李明德發博曬出《三人行》劇組的解約通知書,展現酒店物品損壞賠償以及違約金需要賠付的金額。
耍大牌、資本換角諸如此類現象屢見不鮮,一線演員或是不出名的小演員都曾爆料過類似內幕。
李明德事件一出,全網炸鍋,緊跟雙方唇槍舌戰證實對方才是始作俑者的發博回應,網友紛紛充當在線正義判官,“抽絲剝繭”雙方所爆料內幕。
一時之間,一個是普通打工人對抗資本的膽量、勇氣被熱度推上輿論浪尖。
李明德義憤填膺的開始讓無數人只能默默承受委屈的“共通”心理找到發泄出口,共情李明德的聲音居高不下,“打工人”憤怒一并點燃,輿論熱度高漲,但是沒過多久,輿論風向逐漸走向另一端。
一場直播后,一邊倒的聲音逐漸分化,李明德直播不關打賞以及在直播間的言論引來一部人質疑。
直播中,李明德透露接下《三人行》的角色是因為面臨經濟壓力,坦言不接這個戲無法支付月底房租。
曬出的銀行卡只剩180元,此事迅速引起關注,有人向其支付寶打款,對此,李明德表示只想要公平。
直播過程中,網友鼓勵,表明支持立場,不少人在線刷禮物助力。
可是一場直播下來,“看看媳婦”、給同組演員造謠、哭窮的爭議導致輿論站隊發生變化。
又隨被拍到出行乘坐豪車,所穿衣服達萬元級別、眼鏡奢牌、喝貴價水的爭議,大眾的同情心在輿論熱議中逐漸演變成對立口碑。
雖然一部分人仍為李明德一人站出來, 向在職場遭受不公平待遇提出“不”的勇氣和膽量保有支持態度,為李明德即便一個人發聲也要討回說法維權卻不能得到好結果,反而被指責感到憤懣。
但回踩粉也不少,對曬出的僅剩余額到大牌穿著打扮的不符合情況進行抨擊,認為“工薪階層”一說太諷刺,對李明德三天兩頭上熱搜的話題表示反感。
從一開始的支持到現在評論區的質疑,輿論風向大變。
李明德自發布第一條控訴劇組的微博起堅定維權,表明不會認輸,會繼續反抗內娛資本的決心,后來繼續在直播爆料。
但同仇敵概的直播沒多久就結束了,直播被以“涉嫌故意制造矛盾吸引眼球”封禁。
即便如此,李明德稱會以其他合理合法合規的方式對抗。
幾天時間這件事迎來結束征兆。
針對網友提問的“還是退圈了?”,李明德回復“:沒辦法,胳膊擰不過大腿,我認輸了!我得活下去啊”。
之后又發布“再見我去上班了”。
不過,網絡上的輿論卻依舊高漲,質疑聲不斷增多,針對李明德曬出的捐款,評論區都在問銀行回執單,而得到的回復是失敗了,轉眼間各種猜測再度登場。
最初,許多人對李明德抱不平是對一個內娛少年被逼不得已失控的無奈以及真誠果敢維權的欽佩,是一種感同身受情緒轉移共鳴。
但現在網友幾日以來羅列出的各類問題讓各界不同討論聲各抒己見,同情和抨擊相對立,走向越發混亂。
這件事一瓜連著一瓜,從誰對誰錯到對個人的真誠的質疑越來越模糊,輿論站隊哪邊高已分不清。
誰對誰錯的辯證題僅靠針鋒相對的網絡輿論只是一時熱度討論,最后都回歸運用法律武器維權。
為何比起關注內娛的新作品,各類明星藝人新聞熱度最高?
工作人物的私生活以及內娛內幕以往都幕后,現如今網絡發達,發聲渠道多樣化提供多種選擇,以前想吃瓜的群眾的好奇心可通過在線圍觀,自然比起千篇一律的劇情更具可看性。
內娛各種問題出場,亂象叢生,真真假假探究了又似沒探究,但免不了在網絡上晾曬幾天,激起粉絲、觀眾、路人一線吃瓜。
更多人是保著看戲、吃瓜的態度觀摩,不時對與與之相悖的言論、結果提出意見見解。
正如追一部劇,尋求的是觀看過程的或認同,或不認同的探究過程。
當然,往往因為事不關己的觀眾身份熱衷于尋求真相,對瓜的進度以及各種所謂“證據”、言行舉止實時跟進都不會特別穩定堅定原則。
短視頻時代,尋求求助和流量的方式層出不窮,有的人為了流量關注無所不用極其,網紅界博取流量手段屢屢出問題的亂象早已不是一兩件的事。
博取流量,抓住大眾心理,以達到某種目的,這類為名為利的刻意舉動往往后期都會敗露。
為了博取流量,可以制造話題,以至于有時候有些事實真如此,但拿不出真憑實據,或者不足以達到全民同情、共鳴的程度,暴起的結果能否得償所愿也不得而知。
沒有充足的條件說明一切,挑起熱度也會被反噬,尋求幫助的反而被倒打一耙的一系列案例證實了這一點。
不過,觀眾的理性不再停留人云亦云階段,辨別是非真相的自我意識覺醒深入甄別各類信息內幕,就算是吃瓜也能獨立思考。
文化提升促進大眾的理性人知,針對同一個事件的他人引導和自我認知的碰撞能引發不同的聲音結果,由此形成兩種支持和質疑兩種發聲。
這也正是為什么許多明星藝人所謂的塌房與不塌房沒有清晰界限,只要是風聲一過,回來繼續在新作品掙回觀眾緣。
資本家和打工人之間的“恩怨“存在各行各業,內娛頻起的各說各有理對抗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最后要么一方做擺,要么走法律途徑。
李明德和趙露思事件都在表明“打工人”遭受資本欺壓,通過發文表達憤怒,尋求輿論力量支持,但是階級身份的解讀多多少少有爭議。
藝人的“工薪階層”跟普通人的“工薪階層”并非一個概念,起初的“同類”共情因為落差出現分歧,階級差引起部分人將此與自我現狀比較,由此對事件態度滋生新定義。
網友在這些事件中看似站邊,實則對從事件真相獲得情緒,以及相似心理的共振都伴隨清醒認真。
總而言之,開頭到后續的反轉再反轉,是清醒認知轉動的結果。
只能說大瓜不斷,但莫不都是不了了之,最后隨時間流逝被淡忘在網絡某個邊緣地帶。
過不了幾日新的話題出現,取而代之,究竟內幕后續情況發展如何已不再是輿論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