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10天,拜登就要搬離白宮,今天有BBG的消息說,拜登政府計劃在離任前夕對英偉達(Nvidia Corp.)等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實施新一輪限制,這是他阻止先進技術落入東大和俄羅斯手中的最后一步。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希望在國家和公司層面限制數據中心使用的人工智能芯片的銷售,目的是將人工智能開發集中在友好國家,并讓世界各地的企業與美國的標準保持一致。
其結果將是,將半導體控制(semiconductor caps)擴大到全球大部分地區——這是在需求飆升之際控制人工智能技術傳播的一種嘗試。
據透露,這些規定最早可能在周五發布,將對芯片交易設置三層限制。由于討論是非公開的,知情人士不愿透露姓名。
在最高層面上,少數美國盟友 (即下文所稱“AI20俱樂部”) 將基本上不受限制地獲得美國芯片;一些“對手國家”將被有效地阻止進口美國半導體;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其計算能力都將受到限制。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最后一類國家將能夠通過同意美國政府的一套安全要求和人權標準,繞過針對該國的限制,獲得自己的、高得多的上限。這種類型的指定——被稱為經過驗證的最終用戶,即VEU(validated end user)——旨在創建一組可信實體,在全球安全環境中開發和部署人工智能。
在BBG報道了該計劃后,英偉達 (NVDA:NASDAQ) 的股價在尾盤交易中下跌超過1%。該股今年以來仍是上漲的。此前,英偉達股票在2023年和2024年實現了驚人的上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商。
截至1月8日收盤,英偉達市值為34313億美元,居全球第二,僅次于蘋果公司
英偉達在一份聲明中反對該提議。英偉達表示: “ 在最后一刻出臺限制向全球大部分地區出口的規定,將是政策的重大轉變,不會降低誤用的風險,反而會威脅到經濟增長和美國的領導地位。 ”
英偉達表示,每個數據中心和企業都已經通過該公司的加速計算 (accelerating computing) 融入了人工智能。它表示:“全球對日常應用加速計算的興趣是美國培養、促進經濟和增加美國就業機會的巨大機會。”
這些措施建立在多年來的限制之上,它們已經限制了英偉達和AMD公司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等美國芯片制造商在中國和俄羅斯銷售先進處理器的能力。美國還試圖阻止敵對國家通過中東和東南亞等地的中間人獲得美國的尖端技術。數據中心在戰略上至關重要,因為公司使用它們來開發和運行人工智能模型,有時甚至跨越國界。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代表拒絕置評。負責芯片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
美國業界反應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1月6日就拜登政府計劃發布一項名為“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的臨時最終規則發表以下聲明。預計這一潛在的監管行動將對美國先進集成電路的出口施加全球限制和繁重的許可要求。
“本協會和我們的會員公司與美國政府一樣致力于維護國家安全。然而,我們對這一潛在規制的前所未有的范圍和復雜性深感擔憂,它們是在沒有行業介入的情況下制定的,可能會大大削弱美國在半導體技術和先進人工智能系統方面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力。”
“我們誠懇地提醒大家,在這個過渡時期,在沒有與行業進行有意義的磋商的情況下,不要做出如此迅速和重大的政策轉變。在缺乏此類磋商的情況下,我們敦促政府發布一項擬議規則,或將決策過程移交給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以確保政府和行業領袖有適當的機會,與我們的全球合作伙伴一起,仔細考慮解決這一關鍵問題。”
“我們隨時準備與美國政府就如何以有針對性的方式最好地實現其國家安全目標進行接觸,同時確保我們的成員公司能夠繼續在全球競爭并取得成功。”
智庫評論
總部位于華盛頓的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1月7日發表Matthew Eitel的文章稱,拜登總統的團隊正在競相打擊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但它的最后一招可能適得其反。
文章的主要觀點如下:
這是一場激進的芯片運動中備受爭議的高潮。在拜登政府準備離任之際,它計劃宣布對中國進行最廣泛的出口管制打擊。行業和立法者意見不一。支持者表示,這些舉措將使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反對者則認為,該計劃將顛覆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并帶來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
據報道,新的控制措施將決定美國制造的AI芯片和AI模型有多大權重可以在世界范圍內部署,以及由誰部署。官員和倡導者表示,這些控制措施促進了“向美國盟友推出尖端人工智能”,并鼓勵“地緣政治上搖擺不定的國家”與美國保持人工智能政策一致。
但它可能會讓盟友感到不安,而最終BJ可能會得到支持。新的限制措施強化了一種說法——尤其是在歐洲——即美國一心想維護美國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并推動全球與東大脫鉤。如果當選總統特朗普選擇在迫在眉睫的貿易戰中利用這些規則作為杠桿,這種緊張局勢可能會加劇。
美國科技公司和國會領導人擔心,白宮搶在拜登任期結束前行動,是急于避開外部監督。美國官員曾表示,新的控制措施并不代表一項“重大監管行動”——(但)允許該規則繞過通常需要的利益相關者審查。
新的管制措施被稱為“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Export Control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將建立一個全球許可制度,對美國公司可出口的強大的圖形處理器進行控制。美國行業團體私下向官員抱怨稱,這些控制過于嚴格,打擊了主流的、日常的人工智能應用,影響了全球逾四分之一的數據中心需求。
新的控制措施將外國分成幾個層級,根據一國部署的芯片的累計算力(而不是數量或使用案例),實施不同的銷售限制。
盡管20個核心國家最初將不受限制,但數十個北約盟國、歐盟成員國和美國的合作伙伴將被排除在外。印度、新加坡、越南和墨西哥也沒有被豁免,這向他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美國相信你會幫助制造芯片,但不會購買它們。波羅的海國家和捷克等歐洲小型科技領頭羊也將受到限制。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別無選擇。美國工業界及其盟友淡化并推遲了此前的芯片出口管制,使其效力下降。拜登政府認為,通過將大多數歐洲和亞洲的大型民主國家納入不受限制的“AI20”俱樂部,他們是在先發制人地防止外交沖突。
如果本地云運營商提供安全保證,則可被視為“經過驗證的最終用戶”(validated end users)。在阿聯酋AI龍頭企業G42同意限制與中國的聯系后,美國批準它使用微軟先進的AI技術。G42的交易表明,拜登政府官員多么害怕中國公司繞過現有的管制,在外國獲取受限制的美國技術,無論是通過云服務還是走私。新框架表明,美國官員仍認為美國公司在打擊技術外泄方面做得不夠。
但美國的強硬手段助長了歐洲“數字主權”的夢想。這符合歐洲對美國科技公司主導地位和美國法律域外適用的批評。歐盟幾乎肯定會抱怨,新的出口管制不公平地使美國的超大規模云計算企業受益,并使歐洲云計算競爭力的希望破滅。
作為回應,歐盟可能會援引一項未經檢驗的法律來對抗美國的“脅迫”。歐盟律師還可以審查美國的出口管制報告要求是否符合歐盟的數據法。有關組建歐洲芯片聯盟、開發美國技術替代品(以降低美國的影響力)的談判可能會加速。
BJ方面將尋求利用這些跨大西洋摩擦……
【以下省略,詳見讀者群】
【2025年1月2日,美國眾院CCP特別小組致信商務部長雷蒙多,詳見讀者群】
【Oracle執行副總裁稱,從草案看,這個管制框架更適合稱為“促進阿里巴巴、華為、騰訊和中芯國際出口限制框架”,詳見讀者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