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新時代版《長征組歌》紅色音樂會日前在貴陽大劇院唱響,引發極大反響。貴州廣播電視臺新媒體客戶端直播觀看量達48.3w人次,演出得到中央媒體及上海、貴州各大主流媒體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澎湃新聞、貴州新聞聯播等第一時間予以報道,《解放日報》要聞版圖文報道本次滬黔合作演出。
演出第二日,由院長廖昌永、黨委副書記徐衛帶隊,上音師生一行驅車2個多小時,從貴陽來到婁山關戰役遺址、遵義會議會址參觀?!霸诂F場很受震撼,那么險峻的關隘,那時候就是靠信仰和精神,克服萬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痹洪L廖昌永表示,上海是黨的誕生地,遵義是革命的轉折之地,上音師生一路走一路歌,不僅對推動教育教學有重要作用,也是傳承革命信念、賡續紅色血脈。”廖昌永表示,計劃今年上半年攜手遵義師生一起唱響上音新時代版《長征組歌》。
一路歌一路學
重溫歷史再次出發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婁山關一役后,毛澤東留下氣壯山河的《憶秦娥·婁山關》。上音師生在詩詞墻前駐足觀望。登上婁山關觀景臺,遠望四周,山峰聳立,中間兩座山峰相連,形成一道狹窄的隘口。1935年,紅軍就是在這里取得婁山關大捷,贏得中央紅軍長征以來的首次大勝。在婁山關紅軍戰斗紀念碑前,師生們矗立致敬。
下午,師生一行來到遵義會議會址。門樓上,毛澤東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6個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師生們認真聆聽工作人員講述遵義會議召開前后的情景,重溫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登上二樓,一間屋內,10多把椅子緊湊擺放在一張長木桌周圍。這里是召開遵義會議的會議室。
上音師生一路參觀,聆聽講解,接受精神洗禮,感悟偉大轉折的重大歷史意義。“仿佛又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親眼見證了偉大的歷史轉折,那段波瀾壯闊的史詩在耳邊奏響?!泵褡逡魳废抵魅蝿淌谡f,作為一名貴州籍作曲家,紅軍精神深刻地觸動著他,也為創作提供了靈魂和滋養。希望能以音符為載體,讓偉大革命事跡奏響永恒之歌。
作曲指揮系民樂作曲專業學生吳正陽這次也隨隊赴黔采風,這次參觀學習,不僅讓他深入了解了革命歷史,也對現實生活有了更多思考?!拔覀儜撜湎碇灰椎男腋I?,銘記革命先輩們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同時,居安思危,不斷進取?!?/p>
賡續紅色血脈
以藝術實踐賦力思政育人
此次在貴陽的演出,廖昌永擔任藝術總監和總導演,張國勇執棒貴州交響樂團、貴州省文聯山韻合唱團。李秀英、湯曉風、邢立元、陳京蔚、劉雯雯、陳家坡、王山、張功浩、劉辰旭、沈貝怡、陳泓璇、錢蕊、陳子文等上音聲樂歌劇系和民族音樂系師生共同獻演,是一次跨地域聯合、跨代際傳承,更是一次跨時代的奮進。
演出前彩排
“上音新時代版《長征組歌》從創演以來,在上海、長三角及長征沿線地區進行了多場演出,我一直擔任琵琶演奏部分。今年正值遵義會議90周年,也是《長征組歌》首演60周年,又恰逢2025年新年到來,這個特殊的節點參與演出,有一些新啟發,也開啟新征程?!睖珪燥L副教授說。
“《長征組歌》很好地表現了民族器樂鮮明的個性和特色。作為年輕一代國樂傳承者,參與本次演出,內心非常激動。與上音新時代版《長征組歌》一起,再走一遍長征路?!鼻嗄杲處焺Ⅵ┱f。
“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寧、高速發展、國家富強的年代,上音新時代版《長征組歌》,是我們這一代人向那一代人的致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過去是為了國家站起來,今天是為了國家強起來?!绷尾喇斖淼桥_演唱《過雪山草地》,“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彼麖娬{,上音師生通過多學科、跨部門協作,在藝術創作以及辦學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上音將用好紅色資源,以藝術實踐賦力思政育人,培養德藝雙馨、紅專兼備、國際視野、全面發展的拔尖創新藝術人才。
來源:藝術處、院辦、發規處、聲歌系、民樂系、宣傳部
編輯:彭暢
審核:張卓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