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古都西安,最適合慢行細品。因為在這座千年古都,除了那些聲名遠揚的景點,你隨時可能與一些低調冷門卻底蘊深厚的人文古跡不期而遇。它們或許藏匿在尋常巷陌,或許靜默于繁華之外,卻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邃,等待著有心人的發現與品味。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座風景優美的千年古剎,這里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內還保留著一處世界遺產,名氣很大、游客卻不多。
這里就是——興教寺。
興教寺位于西安城南20多公里的少陵塬上,是佛教法相宗祖庭,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這座古寺因塔建寺,來頭很大,從印度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就長眠于此。
2014年,興教寺塔(玄奘靈骨舍利塔)作為“絲綢之路”項目中的一處遺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因為地處西安城郊,興教寺的游人并不多。這份獨有的寧靜和清幽,倒成了一處遠離城市喧囂、靜心游覽的訪古之地。
興教寺倚靠少陵塬而建,寺廟坐北朝南,分為東、中、西三大院落。每每來興教寺,我都會先去西院走走。西院也就是塔院,院內三座古塔巍然聳立,中間那座便是玄奘大師的靈骨塔,兩側則是其弟子圓測、窺基兩位法師的靈骨塔。三塔呈品字形排列,周圍青松翠柏環繞,碑石林立,古意盎然。
平日里古寺清幽,鮮少有游人香客。仰望高塔,靜靜佇立其中,仿佛在與玄奘大師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這片寧靜而莊重的氛圍中,心靈得到了深深的觸動,仿佛能感受到大師當年西行取經的堅定與執著,以及他對佛法的無盡追求。
中院是興教寺的主建筑群,沿中軸線依次坐落著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以及臥佛殿等建筑。這些建筑錯落有致,層層遞進,布局嚴謹,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布局與美學。
東院坐落著藏經樓、中日友好石書心經光明塔等建筑。藏經樓里藏著興教寺的珍貴文物,其中包括數片珍貴的巴利文《貝葉經》。不過應該是為了保護文物,藏經樓平日并不對普通游客開放。
少了游人喧囂,興教寺給我的感覺總是格外清幽。寺內古樹參天,松柏長青,冬日造訪,也一片綠意。
樹木與層疊的建筑群相互映襯,讓人難以分辨究竟是古樹襯托了建筑,還是建筑映襯了古樹。大概太過清靜,鳥鳴啁啾,更添了一份幽靜。
在這樣的環境中,才真正領略到古人筆下那流淌著的詩意,那些詩句并非僅僅是寫意,而是對眼前景致的細膩白描,生動地勾勒出了這份寧靜與和諧。
興教寺不僅底蘊深厚、環境清幽,還對游客免費開放。雖然距離城區有一段距離,但有公交車可以直達,即便自由行也很方便。如果你是位人文愛好者,很推薦你來這里逛逛。
最后還是說一些旅游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西安長安區杜曲鎮興教寺
門票:免費
交通:自駕游直接導航即可,自由行從地鐵二號線韋曲南站D出口,步行15分鐘到“西寨十字”公交站,乘坐735路公交車至“興教寺”站下車后步行抵達。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