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時光里的苦澀與甜蜜 作者:張妮
大抵是我太念舊,亦或我是農村人,有很多瞬,我都很想寫寫農村。在這片土地上,承載了我太多太多的回憶。
小時候的我很懶惰,經常像是瞌睡蟲上身一般,一到周末就想睡個懶覺,結果大清早總是被公雞的打鳴聲喚醒。吵醒后自然睡意全無,我多少會帶著點氣急敗壞跑去怪怨奶奶,怪怨她養了公雞吵的我沒法睡覺。
小姑娘脾氣雖不好,可睡醒后情緒還是很穩定的。夏天的清晨,如若趕上一次心甘情愿的早起,起床后站在庭院,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帶著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香氣。麻雀、小燕子等雀躍追逐啁啾起舞,遠處的山巒在晨曦中若隱若現,心情美妙極了!
農村的小河是我童年的樂園。小時候王家門村口有一條河,天旱不下雨時,河水淺而清澈。夏日里,和小伙伴們一起在河里捉魚兒和小蝌蚪、打水仗,清涼的河水洗去了夏日的炎熱和疲憊。
到了傍晚時分玩累了,我們幾個人圍坐成一個圈,坐在河灘開始玩泥巴,手巧的小孩捏能出像模像樣的泥人,各式各樣的動物,然后把它們放在石頭上晾曬;手藝差的也不甘示弱,竭盡全力也要捏一些鍋碗瓢盆。而我,捏出的器皿總是四不像,別的小伙伴帶著成果回家,我只能帶著一身泥回家,我的名字確實起的很適合我,妮妮(泥泥)。
我的嗅覺很靈敏,我能嗅到夏天是有味道的,而且它的味道是多層次的。它有快樂的暑假味兒,也有瓜果的香甜味兒,當然也有農民汗水的咸味兒。
不必說熱風如烙,汗水如雨;也不必說蟬鳴蛙聲,此起彼伏。單是那烈日下的田野,就足夠讓人感受到夏天的威力。農民們彎腰駝背,辛勤勞作,皮膚被烈日曬得黝黑,汗水浸濕了衣衫。即使他們的雙手布滿了老繭也放不下鋤頭,因為已經習慣忙于田間地頭,把一生的規劃和心愿都譜寫在這片養活兒女的大地上!
小時候的我沒有辦法理解父母的艱辛,長大后才有了共情父母的能力,現在嗅到的夏天是苦澀的味兒,苦于無法幫扶父母的內疚,是苦于無法母憑子貴的痛。
夏天的黃昏很美,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有些聊著孫子考上哪里的大學了,很有出息;有些聊著女兒很孝順,與此同時還讓身旁的老伙伴看她光亮銀白的鐲子,滿眼都是幸福的味道;有的聊著田地里的莊稼收成,祈求著來年更加富裕……
黃昏確實很美,卻總是多了一絲愁容,暮色漸進,蒼茫中村莊的炊煙裊裊升起。太陽落下去之后,帶走了光明,村莊變得安靜極了。聚集在一起聊天的老人們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土,準備回家。
以前的歲月還歷歷在目,幾度春去春又來,時間輾轉反側,我已然從七八歲的頑童長成了三十幾歲的大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且幸福的當了他的媽媽。往日喧囂的村子又變成了我們下一代的樂園,村子依然喧囂,但也依然荒涼。如今回家,兒時玩伴已不在,各自飄零在他鄉,他們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家一趟,這番景象豈能不荒涼?
這十多年國家致力于新農村建設,村莊臨近馬路的住戶墻壁都被翻新重刷了,畫了壁畫,還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我們管它叫“遮丑墻”。還真別說,自從有了“遮丑墻”農村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甚至還略帶一絲文藝的感覺。
現在農村也開始修籬種花,建設自己的村莊廣場,還購置了健身器材,以此來引導村民健身,注重健康的同時,還要注重農閑時節的精神文明建設,閑暇之余投身于農村人自己把酒話桑麻的悠閑愜意生活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