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2025年之后,美國軍隊內部流露出一個議題,這便是對華主力后撤7000公里。這個消息一經出現之后,中美之間的軍事博弈這個經久不衰的議題,再次被推到桌面之上。
而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畢業文論的評獎思路,也側面反應了美國目前對于中國海軍的重視程度。首先從基本面來看,中國海軍的突飛猛進,的確對于美國的海軍發展以及戰略性布局,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再者,特別是雙航母編隊的出現,更是讓美國海軍特別是軍官層的心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論文的出現,只不過是一種時間上的恰到好處罷了。
而從具體論文層面來看,美國海軍學院中至少已經存在兩篇有關美金后退話題的論文。這些論文的論述點也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建議美國目前迅速從戰略性的層面做出抉擇,放棄第一和第二島鏈。
特別是讓主力后撤到距離中國7000公里以外的第三島鏈。而這篇論文,從歷史和地理的角度,設想假使中國和美國因為臺海問題爆發軍事沖突,那么解放軍將動員相關的空中和導彈層面的優勢,在開戰之后,迅速讓美國部署在第一和第二島鏈的空軍以及航母化為烏有。這種低級別的戰略選擇錯誤,在這幾篇論文作者來看,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他們便在自己的文章里面大聲疾呼,要求美國從保存自己的有生軍事力量出發,將這些軍事力量部署到以夏威夷為核心的第三島鏈。甚至于,盡量減輕相關的軍事部署。
這位作者的想法,是在美國的軍事設置和武器裝備全部損毀的情況下,美國還有相當客觀的基本盤和兵力配置來幫助美國進行反擊。而另外一篇論文的作者,則將戰略目光放在了阿留申群島之上。
因為從地理位置來看,阿留申群島距離臺灣只有五千公里。一旦臺海的局勢發生變化,那么部署在阿留申群島的美軍苦迅速依靠戰略轟炸機的效能和客觀距離,對于進攻臺灣的解放軍進行軍事層面的打擊。
除了地緣政治的考慮視角之外,美國對于未來的戰略部署,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合理的后撤,那也就意味著,美國對于卷入戰爭的可能性更加小了一步。
此外,對于近海的中國軍隊,在戰略選擇層面上有了更多的優勢。除了依靠火箭軍在近海上的火力打擊和覆蓋之外,假設依靠美軍后撤的空間,中國進一步的加強對于第二島鏈的控制,那么勢必提升中國對于亞洲地區美軍的壓倒性力量。
在這種攻守轉換出現之后,美國的亞太地區盟友,對其的信任感,也會隨之形成變化,這等連鎖化的反應,對于美國的國際地位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與之相對的則是解放軍在去年十二月的一天,在關閉自動識別系統后,六艘艦艇在宮古海峽中的暢行無阻,成功瞞天過海。
而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居然對此毫不知情。十多天后,日本的媒體揭開了中國的這一次隱形航行,讓日本國內一片嘩然。這不僅僅是中國軍事科技的體現,還是對于美日的一種嘲弄。
此外,2025年開頭,屬于中國且在世界范圍內遙遙領先的六代機,更是給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心靈上的震動,猝不及防中,橫空出世的六代機給了美國巨大無比的軍事壓力。
美國內部的這一段講話,歸根結底是基于中國軍事力量獲得了質的提升,并且實實在在在戰略上,對于美國的軍事戰略構想,已經有了十足的影響力。
美國的靈活轉變,也是基于現實面,對于未來的一種預判和參考。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鞏固自己在既有框架之內的優勢,是未來中國海軍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和思路。
從未來的角度來看,中國和美國在軍事,經貿等一系列的雙邊關系上,會更加的微妙。所謂的去同存異,對于中國來說,是一種盡可能爭取的設想。在美國視中國為大敵的背景下,做好一切準備是必須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