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當(dāng)聽到這首童謠,我的鼻尖就仿佛縈繞起那縷臘八粥的甜香,思緒也隨之飄回到童年時光,飄進(jìn)母親那彌漫著溫暖與愛的廚房。
記憶中的臘八節(jié),總是在寒冷的冬日里如期而至。天還未亮,母親就仿若一只輕盈的貓,輕手輕腳地起床,生怕驚擾了尚在睡夢中的家人。廚房里昏黃的燈光,將母親的身影拉得修長,她先是像一位優(yōu)雅的舞者踮起腳尖,伸出手從頂層的架子上拿下那個裝著各種豆類和谷物的竹籃。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薏仁、蓮子、紅棗、花生、大米,每一樣都是她精挑細(xì)選的,如同在挑選珍貴的珠寶一般仔細(xì)。
母親把竹籃放在案板上,像一位專注的藝術(shù)家彎下腰,仔細(xì)地將食材一一分揀出來,那些夾雜在其中的小石子和雜質(zhì)在她的手下無處遁形,被耐心地剔除干凈。隨后,她雙手端起裝滿食材的盆,走到水槽邊,輕輕擰開水龍頭,水流如絲般緩緩流出,母親用手輕柔地攪動著盆里的食材,那動作仿佛是在輕撫著嬰兒的肌膚。水逐漸變得渾濁,她倒掉臟水,如此反復(fù),直至水變得清澈見底,那些洗凈的食材在水中微微膨脹,像是一個個蓄勢待發(fā)的小戰(zhàn)士,準(zhǔn)備在鍋里綻放出最飽滿的滋味。
等食材浸泡得差不多了,母親便將它們倒入那口老舊卻被擦拭得锃亮的鐵鍋中,加入足量的水。接著,她蹲下身子,從灶臺下拿出火柴,“哧”的一聲劃亮,小心翼翼地將火柴湊近灶膛里的干柴,火舌瞬間舔舐著鍋底,熊熊燃燒起來,好似一條歡快奔騰的火蛇。母親坐在小板凳上,眼神專注地盯著鍋里的粥,好似一位守護(hù)寶藏的衛(wèi)士,時不時地彎下腰,拿起一根柴火,輕輕地添進(jìn)灶膛,讓火勢保持旺盛,那添柴的動作就像在為一場盛大的演出助力。
鍋里的水逐漸沸騰,發(fā)出“咕嘟咕嘟”的聲響,像是一首歡快的交響曲。母親站起身來,右手拿起勺子,伸進(jìn)鍋里,沿著鍋邊緩緩攪動,那勺子在她手中好似一支靈動的畫筆,在鍋中繪制著美味的畫卷,動作輕柔而均勻,確保每一顆豆子和每一粒谷物都能受熱均勻,不糊鍋底。隨著時間的推移,廚房里彌漫著越來越濃郁的香氣。臘八粥的香味,混合了谷物的清香、豆類的醇厚、紅棗的甜蜜和蓮子的清香,那是一種讓人垂涎欲滴的味道,仿佛是冬日里最溫暖的召喚。
我總是在這誘人的香氣中醒來,揉著惺忪的睡眼,跑到廚房。母親看到我,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輕聲說:“快去洗漱,一會兒就能喝到臘八粥了。”洗漱完畢后,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廚房,只見鍋里的臘八粥已經(jīng)變得濃稠,各種食材相互交融,色澤誘人。母親將粥盛到碗里,端到桌上。我看著那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上面還點綴著幾顆紅棗和蓮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母親笑著說:“慢點吃,別燙著。”我端起碗,輕輕吹了吹,喝了一口。臘八粥的口感豐富多樣,既有豆類的綿軟,又有谷物的嚼勁,還有紅棗和蓮子的甜蜜,每一口都充滿了家的味道。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臘八粥是臘八節(jié)最珍貴的禮物。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喝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子里。母親看著我們吃得開心,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綻放的繁花,溫暖著我們的心靈。
如今,我已長大成人,離開了家鄉(xiāng),在繁華的都市里忙碌奔波。每到臘八節(jié),我都會想起母親熬制的臘八粥,想起那濃濃的母愛。雖然現(xiàn)在可以輕易地在超市里買到各種臘八粥,但我始終覺得,那些都比不上母親親手熬制的味道。
去年臘八節(jié),我特意回了趟家。母親依然早早地起床,為我熬制臘八粥。當(dāng)我走進(jìn)廚房,看到母親那熟悉的身影和鍋里翻滾的臘八粥時,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走到母親身邊,輕輕地抱住她,說:“媽,我好想你。”母親轉(zhuǎn)過身,拍了拍我的手,說:“傻姑娘,回來就好。”
坐在桌前,喝著母親親手熬制的臘八粥,那種熟悉的味道涌上心頭。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碗臘八粥,更是母親對我深深的愛。無論我走到哪里,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這份母愛都如同臘八粥的香氣,永遠(yuǎn)縈繞在我心間,溫暖著我的一生。
作者:王玉美(作者單位系玉溪市新平縣楊武鎮(zhèn)中心幼兒園)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