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洞照
每個中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列火車,或遙望過,或搭乘過,開往老家、大學,或因旅游產生關聯的遠方。
與規則重重的飛機不同,火車是一個有人情味的空間,恰如三毛所寫:“火車緩慢地帶動,窗外流著過去的風景,在生命的情調上來說是極浪漫的。火車絕對不同于飛機,只因它的風景仍在人間。”
登車前。(圖/星光·瀾湄號)
也許這就是為什么,人們總是對火車懷有別樣的情感,而當鐵軌與風景相遇,便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盛況。但是,坐火車出國旅行,仍是一種選擇空間非常有限的方式。
中老鐵路通車后,坐火車出國旅行總算變得舒適和便捷了。現在,這條線路上更是多了一趟與眾不同的列車:星光·瀾湄號,它將云南和老撾名城串聯起來,乘車體驗堪比星級酒店。
Day 1—2:昆明—西雙版納
紫金色的“星光·瀾湄號”是中國首列跨境旅游列車,“Y”字打頭,共12節編組,含8節客房車廂、1節餐車車廂、1節多功能車廂、2節配套服務車廂,以昆明和萬象為起止,途經西雙版納和瑯勃拉邦。
星光·瀾湄號車內空間由意大利知名設計師打造。
2024年10月正式通車后,“恐飛族”“銀發族”和追求小眾旅行體驗的人紛紛登車,用7天6晚的“慢游”方式,探索云南和老撾。這趟列車的第一批旅客,也包括我們。
在昆明機場,星光·瀾湄號的管家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在其陪同下,我們乘專車前往昆明站,在商務候車室寄存了行李,在昆明市區逛了小半天,然后返回昆明站。
車上用餐。(圖/星光·瀾湄號)
21:20,我們在管家的引導下陸續登車,投入意大利設計師打造的車內空間。客房之內,等待我們的是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帕爾馬之水洗浴用品、免費軟飲、歡迎水果,以及包含老撾流量卡、驅蚊水、青草膏、濕紙巾的愛心包。
22:08,列車駛出昆明站。入睡前,管家幫我們把上車時看到的“沙發”,變成了大床(星光尊享房)或雙床(星光樂享房),星級酒店般的乘車體驗正式開始。
星光尊享房。(圖/素素拓拓的旅行派)
第二天上午,列車抵達西雙版納站,我們換乘旅游大巴,前往一日游的第一站:曼聽公園。
這座西雙版納最古老的公園,融合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和傣民俗文化,被傣族稱為“春歡”,意為“靈魂之園”。相傳,這里的美景曾吸引傣王妃的靈魂,故而得名。
園內不僅有紀念廣場、傣王行宮等人文景觀,還有500多株保存完好的古鐵刀木、山丘與河道,宛如一個大氧吧。公園背后,歷史悠久的南傳佛教圣地總佛寺淡雅而寧靜。步入寺內,艷麗的雕梁畫棟令人目不暇接。
與大象親密接觸。(圖/星光·瀾湄號)
據史料記載,1000多年前,總佛寺所在區域是西雙版納的重要政治區,建有洼宰、洼掌佩、洼龍勐、洼莊德等佛寺,但許多寺廟因之后的戰亂而遷移。如今,總佛寺里保留了洼莊德佛寺大殿柱子的石墩。
午餐后,我們來到行程的第二站:傣族園。
原生態的自然環境,賦予西雙版納“北回歸線上最后一片綠洲”的美譽。在傣族園內,大片村寨與野生動植物世代依存。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人與自然從相遇到共處的動人歷史,對萬物生靈之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傣味美食。(圖/星光·瀾湄號)
在傣族園欣賞完孔雀舞表演,體驗完貝葉經手作,我們來到民族風濃郁的傣味餐廳。繽紛的美食晚餐后,西雙版納一日游告一段落。入夜,列車載著睡夢中的我們,向中老邊境駛去。
Day 3—5:瑯勃拉邦
北緯21°的陽光穿透玻璃杯,在我們指尖投下斑駁的倩影。用過早餐,我們留在桌前體會久違的松弛感。窗外,峰巒如翠屏般層疊延展,袖珍湖泊和稻田點綴在視野之間。
8:30,磨憨站到了。我們從這里出關,然后返回列車,前往磨丁,在那里完成了入關手續,進入老撾境內。
老撾是小乘佛教國家,忌吃“十肉”,其中常見的用作食材的肉類有馬、狗、蛇、龜。在這個注重禮儀的國度,不要隨意摸別人的頭,也不要用左手傳遞東西和食物。另外,老撾禁止攜帶電子煙入境,在其境內,只允許在指定吸煙區吸煙。
車窗外的風景。(圖/洞照)
老撾時間比北京時間慢1小時。在車上用完午餐,我們于13:15抵達瑯勃拉邦站。在這座雙遺產之城,我們將度過3天2晚。因為要入住瑯勃拉邦的星級酒店(瑰麗、鉑爾曼或同級酒店),我們便帶上行李,換乘商務車,開啟了第一天的行程。
質樸的景觀從窗外掠過,汽車駛入瑯勃拉邦古城中心的時候,王宮博物館映入我們眼簾。
這座始建于1904年的壯麗建筑,處于普西山與湄公河之間,原本是西薩旺馮國王以及此后歷代國王的寢宮,采用老撾傳統建筑以及法國學院派的風格,外觀奢華,氣勢恢宏。
王宮博物館。(圖/洞照)
為體現王權,它被建在一個多層平臺之上,由一座蓮花池和兩門大炮守衛。從意大利大理石建成的階梯走上去,可以看到三座大象石雕,這是老撾君主制的象征。王宮內除了起居空間,還設有會議室、接待廳、儲藏室等。
1975年,老撾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這里便被改建為國家博物館。如今,里面不僅保留了王室用品和文物,還陳列了許多國家的國禮,例如中國的瓷器和刺繡。
老撾佛寺林立。(圖/洞照)
第二天,一些旅客早早起床,感受了老撾的布施文化。中午,我們在瀑布餐廳一起用餐,隨即來到光西瀑布腳下。
光西瀑布又叫金鹿瀑布,其主瀑布高100多米,下方有六七個小瀑布,總落差近百米。清澈的流水傾瀉而下,沖進湛藍的水潭,為悶熱的叢林帶來珍貴的涼意。隨后,我們前往湄公河畔,在與大象親密接觸的過程里,了解了它們的習性和情緒。
回酒店前,我們在咖啡莊園一邊欣賞稻田景觀,一邊回味老撾咖啡的香醇。微風吹拂間,時光緩慢流逝。
瑯勃拉邦,時光漫漫。(圖/星光·瀾湄號)
在瑯勃拉邦的第三天,我們午餐后前往織布村,體驗老撾傳統的手工活動,而后前往香通寺。
香通寺建于400多年前的瀾滄王國塞塔提臘王時代,地處湄公河與南康河交匯處,是老撾瑯勃拉邦一座上座部佛教寺院,也是老撾最重要的寺院之一。寺內的雕花和馬賽克裝飾,彰顯出典型老撾藝術和工藝的精妙。
離開香通寺后,我們來到普西山下。這座位于瑯勃拉邦中部的山峰,一面是湄公河,一面是南康河。登上山頂,橙紅色的晚霞在我們眼前暈染開去,染紅了這座古樸而安寧的城市。山影飄搖,晃進我們的夢鄉。
俯瞰湄公河。(圖/洞照)
Day 6—7:萬象
整個旅程的第六天,我們在車上醒來,等待萬象之行的啟幕。這座老撾都城保留著很多佛教古寺廟,其中最重要的是塔鑾,即我們在萬象的第一站。
塔鑾意為“大塔”或“皇塔”,被視為老撾的國寶。公元1566年,賽塔提臘國王下令以一座古塔為基礎,擴建了這座寺廟,歷時6年方才完工。此后,寺內寶物因種種原因被洗劫一空,寺廟也遭到損毀。
塔鑾寺。(圖/洞照)
20世紀30年代,塔鑾寺得到重建,成為老撾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佛塔,其圖案也被鑲嵌在老撾的國徽上。
下午,我們來到神木博物館——一家2019年2月開館,被老撾政府承認為國家博物館級別的原私立博物館。
講解員告訴我們,它的館主是老撾前首富皮西。他曾是老撾最大鋼鐵廠的老板,因為比起鋼鐵更喜歡木頭,而賣掉了自己的產業,建造這座博物館,作為世界級藝術家創作的精美木雕的家。如今,館藏木雕數量已達幾萬件。
傍晚降臨前,我們登上了萬象的凱旋門。
萬象凱旋門廣場。(圖/星光·瀾湄號)
這座高45米、寬24米的大型紀念碑佇立在拱門基座上,四面的拱形門上滿是老撾寺廟雕刻和裝飾,格調古典而雅致。在最高層,我們將凱旋門廣場和萬象中心的市容盡收眼底。
在與泰國隔江而望的塞納酒店(Le Seine Hotel),我們伴著落日與歌聲,享用了豐盛的法式晚餐,而后回到車上,等待旅程的落幕。
表演歌舞的列車管家。(圖/星光·瀾湄號)
第七天,列車從老撾向云南駛去。管家們穿戴一新,為我們表演了傳統茶藝和云南少數民族的歌舞。時空流動間,周國平的文字在我耳畔發出聲音:“列車飛馳,窗外無物長駐,風景永遠新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