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三,在云南、貴州、廣西一帶少數民族中,人們就會各種不同的天然植物染料,用來制作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布依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傳統傳統風味小吃,通常有黑、紅、黃、白、紫等五種顏色組成??瓷先ド世_紛,食欲滿滿。很多沒有見過、吃過的擔心色素對身體有害,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五色糯米飯使用的是純天然的天然色素,對人體是完全無害的。
其實我國食用植物天然色素的歷史非常悠久,你像我們耳熟能詳的黃燜雞、姜黃、紫番藤、楓葉等等,都是天然的植物染色劑。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就可以應用在五色糯米飯中,過紅色的部分染色,它就是蘇木。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神奇的染色植物。
認識蘇木、了解蘇木
蘇木,因其原產于東南亞諸國。在古代東南亞地區有個叫蘇方國是清朝的藩屬國,經常將蘇木上交朝廷。如《欽定大清會典》中就有多次記載蘇木,因此原產于蘇方國,故而得名蘇木或者蘇方木。在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海島有蘇方國,其地產此木,今人省呼為蘇木爾”。
蘇木也叫紅柴、赤木,因其樹干的心材是紅色的,故而有“紅、赤”之稱它,是豆科、云實屬常綠小喬木。這種喬木植株不高,通常不超過9米,相比其它喬木要低矮很多。蘇木它的全株莖桿上有小刺,這一點和它的近親云實有點類似。
它的小枝灰綠色,上面還有很多圓形凸起的皮孔。蘇木的葉子像羽毛,2回雙數羽狀復葉,非常典型的豆科植物特征,和合歡樹、含羞草等植物相類似。蘇木的花果期在5-10月份,花很像云實,金黃色。豆莢扁扁的,有點像切菜的菜刀。
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記載蘇木,說它來自南海,交州、愛州亦有之。樹似庵羅,葉若榆葉而無澀,抽條長丈許,花黃,豆莢生的時候青色,成熟之后黑色,描述的就是我們今天講到的蘇木。
蘇木是傳統的染色植物
蘇木在古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它最大的作用是用來染色。將它的樹干曬干去掉外面的白木之后,切成小片煮水會變成紅色,這種紅色就是天然的染色劑,可以給織品染色。你像在明清時期,因為我國只有云南、廣西等地有少量種植,供不應求,當時朝廷就大規模的從東南亞等藩屬國進口蘇木。
例如暹羅國(現在的泰國),就有很多蘇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暹羅國人賤棄如薪”,意思是說在泰國老百姓將它當成柴火燒。此外在《植物名實圖考》亦有記載:“滇產不出境,培蒔者少......滇產于滇所資,其價皆十倍”。意思是說,云南也有種植蘇木,但是交通不便,運出來比進口還要貴。
蘇木在我國用于染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是記載于唐代。在《新修本草》中記載:“蘇木,其木,人用染絳色”。這里的絳就是指大紅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絳,大赤也”,大赤即大紅。到了明清時期大紅色的衣服和物件就已經很常見,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關于大紅色的描述就出現不低于50次。
蘇木可入藥、可食用
蘇木不僅可以染色,同時它還是藥食兩用的植物。首先它的木材可以作為一種天然的食物色素添加在食品當中去,你像廣西、云南、貴州少數民族吃的五色糯米飯,其中紅色就會用到蘇木。此外還有粽子、糕點、過喜慶節日的時候煮的紅雞蛋,其實都會用到蘇木的心材。
第二,蘇木雖然是木頭,但是它同樣是傳統的藥用植物,它樹木里面紅色的心材曬干之后是可以藥用的。例如將它泡酒或者煎湯,擦在刀劍傷口上,有殺菌的作用。在古籍《攝生方》中就有記載:“凡指斷及刀斧傷,用真蘇木末敷之,外以蠶繭包縛完固,數日如故”。
此外蘇木還有行血、破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特別是女性像經閉、產后瘀血脹痛,都可以用到蘇木。在唐代《新修本草》中里就說了:“蘇木主破血、產后脹悶欲死”。此外在《本草蒙筌》中亦有記載,說:“女科資通月水,產后敗血立除。外科仗散腫癰,跌撲死血即逐”。
可見蘇木在古代不僅是常用的植物紅色染色劑,同時它也是行血之要藥。如果你的家鄉也有蘇木這種植物,那么你就要好好珍惜了,非常有價值的一種小喬木。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蘇木了解了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