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習內容知識點不多,有些題在低年級,孩子覺著很難,但是到了高年級,隨著思維能力的提升,再做同樣的就會很簡單,家長不要太焦慮。
有組數據表明,小學六年的知識點占高考的3%,初中三年占比30%,高中三年占67%。
因此,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太累,時間安排得太滿,喪失學習興趣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也不能順其自然,孩子學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父母不去指導監督,基礎太差,好習慣沒有養成,初中保持成績優秀也會很困難。
小學不要太卷,也不要太佛系,重點在于培養好習慣:
1、沒有必要盲目刷題
刷題有用,但也要有方法,盲目刷題,都是會做的題,不會做的題和易錯的題不去解決,是無用功。
小學做好校內和老師給的輔導材料就差不多了,或者自己再做一套就足夠了,卷子太多孩子根本不愿意做。
二寶聽別的同學說買了某種輔導材料,讓我買,買回來,也很少做,只是個心理安慰,覺得別人買我也買,復習得最多的還是課本和校內輔導材料,認真練習就可以了。
孩子同學經常考滿分,咨詢孩子家長有沒有做額外的試卷,回答說沒有,只要上課認真,回家做好校內的就可以了。
2、沒有滿分情結
孩子考滿分當然更好,考不了滿分,95分以上也是優秀。孩子在一二年級分數滿分不代表什么,到了六年級如果還能保持優秀,說明孩子成績比較穩定。
我家大寶在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也可以,但不是經常考滿分,到了高年級才顯現出明顯的優勢,成為佼佼者,小升初時數學英語都是滿分,語數外三大主科沒有弱項,齊頭并進,孩子的學習發展就會很好。
3、重點在拓展思維能力
學有余力的孩子,不做很多的同步試卷,但是可以適當超前學,每天做幾道拓展思維能力的題,不怕做難題,提前規劃好,到了初中和高中就能看出差距。
高中數學難度很大,成為拉分王,需要從小培養理科思維能力,才不吃虧。在抓思維能力這件事上,家長不能太佛系,培養孩子愛思考、愛動腦的好習慣,超過同齡人。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成自然,尤其是在孩子低年級的時候,更要注重習慣的養成,是未來高年級階段成績優秀的保證。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