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和理性是兩種不同的能力。一些很聰明的人,并不擅長理性思考。”
出品:Edu指南
采訪:何沛寬
作者:楊定一 羅博文
群體行為及其背后的心理機制一直是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共同關注的焦點。 隨著時代的變遷,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當下,群體思維與群體妄想的現象愈發引人深思。
最近Edu指南和《群體的瘋狂:人類3000年極端信仰與資本泡沫狂熱史》作者、神經科學專家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Bernstein)聊了聊關于群體心理、群體非理智行為的話題:為什么人們會在群體中更容易產生狂熱和極端的行為?這些行為背后隱藏的心理動因又是什么?
威廉·伯恩斯坦表示,人類的模仿能力作為一種生存機制,在進化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也為群體中的非理性行為埋下了伏筆。當人們置身于群體中,面對眾多相似的聲音時,他們往往會放棄獨立思考,轉而跟隨大多數人的步伐,即便這些行為可能并不理性或有害。
值得注意的是,智力和理性可能是非常不同的兩種能力。威廉提到,現實生活中,一些很聰明的人,可能并不擅長理性思考。這也可以解釋金融市場中一些非常聰明的人,為什么常常作出錯誤的決定。
此外,威廉·伯恩斯坦還和我們分享了更多關于如何辨別真偽、對外部信息保持審慎態度,避免被群體妄想所裹挾的視角和建議。 以下是對話全文(有刪減),enjoy:
Edu指南:為什么人們在群體中容易失去理智,這背后的心理機制是什么?
威廉: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人類物種的進化歷史。如果你想一想,人類大約在1~1.5萬年前第一次穿越到北美,然后一直到南美洲的南端,傳播非常迅速。一路上,人類不得不學習如何制作皮艇。他們必須學習如何在北美大平原上狩獵野牛。為了節省時間,他們不得不學習如何在亞馬遜地區制造生存工具。這些事情都非常困難,除非你以前見過它們,否則人類很難快速制造它們。因此,人類將模仿某人的能力,進化為一種生存機制,或者更可能是一群人慢慢學會如何做這些事情。其他人很快就學會了如何模仿他們。
所以我們學會了如何模仿,這就是為什么人類在群體中容易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模仿的能力作為一種生存機制,在大多數自然狀態下,這應該非常有用。但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人們被告知了一些事情,那不是真的。但當他們從足夠多的人那里、聽到足夠的次數,他們就會相信這是真的。這就是人們在群體中失去理智的方式。
Edu指南:你在書中提到,即使是最聰明的人,獲得最多信息的人,在金融市場上,有時他們只是跟隨錯誤,無法堅持他們認為理性的事情。
威廉:這是非常難以理解和違反直覺的事情。但這是真的,智力和理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有很多人非常聰明,但他們并不是非常理性。他們并不真正思考他們所相信的。問題是,為什么會這樣?著名的神經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說,我們做出這些情感驅動的決定,然后我們利用聰明的智力大腦,在道德上合理化我們作出的情感決定。這就是問題所在。
Edu指南:如果某些群體進入非理智的“發瘋”狀態,通常是什么情緒因素引起的?
威廉:糟糕的事情和恐懼的情緒,這與具有生存意義的進化歷史有關。我們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到正在發生的非常糟糕的事情上,這些事情往往會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所以我們常常被墜機、戰爭、饑餓和暴力等事件吸引注意力,這也是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必須注意可能產生偏見的方面。
Edu指南:當我們試圖跟隨一個團體或不跟隨一個團體時,是哪些心理需求驅使我們去做這些決定?
威廉:你提到了兩種不同的動態。一種是群體動態,人們尋求他人的認可,這導致人們變得不理性并做出極端的事情。
還有一件我們沒有討論過的事情,在個人層面上,人們喜歡尋求確定性。我們不僅喜歡模仿,不僅喜歡講故事,而且在沒有確定性的地方也尋求確定性。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哲學家,名叫賽亞·伯林,他談到了狐貍和刺猬。刺猬是一種動物,它會鉆進一堵墻里,想要確定一些事情。然后是狐貍跳來跳去,從一個想法到另一個想法。結果證明,狐貍比刺猬更擅長分析。刺猬專注于一種意識形態,如果你尋求確定性,并通過非常狹窄的長度來看待世界,那么你將在分析上癱瘓。而狐貍,能夠看到爭論的兩面事實,并在兩者中看到好與壞,它們是更好的預測者。
Edu指南:在做出關鍵決策時,對不同觀點具備容忍度更好?
威廉:當我聽別人分析某件事時,我會用所謂的細微差別商數來考慮。所以我們有智商的測量,這個我們都知道。有很多人也談論情商或情商指數。我想考慮的是細微差別商數,即那個人對他們所說的事情有多確定。如果他們對某件事絕對確定,并且沒有打破任何分歧。每次你反駁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會站出來不同意你的觀點,告訴你,你錯了。我傾向于更少關注那些人。
Edu指南:人們傾向于尋求確定性,但是更低概率的事情,比如人們會買彩票或者買一些很可能不會發生但看起來回報很高的東西。
威廉:我傾向于用進化心理學角度解釋。人類被低概率但高回報的事物所吸引,彩票在這方面是一個非常好的隱喻。你所有的錢和積蓄都投資在彩票上,你最終會變得貧窮。因為一張彩票的平均收益是負數。那為什么人們還會買彩票呢?
我認為答案是,如果你在一個更多人的采集群體中,并且你正在狩獵,為了肉而狩獵動物,你可能會冒更多的風險,因為你會進行長時間的狩獵,并花費大量的精力尋找非常大的動物,盡管你90%的時間都不會找到任何東西。如果你群體中有其他人,也在做同樣的事情,而你和我一樣,那么平均而言,你很可能會做得相當不錯。所以我認為這可能就是為什么作為人類,我們尋求非常不可能的東西,卻有非常高的回報。這是一個解釋。
另一個解釋是我們喜歡做夢。所以,我們夢想著買一張彩票,在余生中變得富有。此外,我認為,至少在投資的世界上,我們為娛樂付費,有一些人們去賭場,真的不是為了回報。他們其實是在購買娛樂。
Edu指南:關于確定偏見,為什么我們會固執于我們已經擁有的一些想法,而不愿改變?
威廉:正如我們之前討論的那樣,人們喜歡確定性。他們喜歡確定自己的觀點。我們傾向于尋找與我們相符的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傾向于對否認我們觀點的信息做出負面反應。
Edu指南:一個幫助批判性思考的建議,你會建議什么?
威廉:我想說的是,我相信系統存在的意義,但所有系統都有它們的問題。沒有完美的系統。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缺點。所以當你相信一件事是絕對正確的,沒有例外時,你要保持警覺并思考,真的是這樣嗎?
其他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