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波折中,總有一些人經歷著艱難困苦,等待法律給予公正的裁決后,卻又面臨著執行難的困境。法有尺度,亦有溫度。閩清法院始終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以“如我在訴”的司法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一起民生案件,以司法救助補位“執行不能”的困境,積極回應困難當事人的司法需求,彰顯司法的溫情與擔當。
“感謝法官為我們發放的司法救助金!感謝法院對我們一家的幫助!”2025年1月7日,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閩清法院舉行了一場溫馨而意義深遠的司法救助金發放儀式,向因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且無法通過強制執行獲得足額賠償的受害者或其親屬提供援助和關懷。
主動告知、悉心引導,暢通救助脈絡
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六口之家一夜間支離破碎,什么辦法可以拉這個家一把?2023年,黃某遭遇了人生的重創,其妻子張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離世。帶著滿心的悲痛與對公正的渴望,黃某與其兒子黃某某將肇事者鄧某訴至閩清法院。經過對案件的全面審理與綜合考量,閩清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被告鄧某需賠償黃某、黃某某共計人民幣712,525.55元。
隨后法院依法依規開展了一系列執行工作,詳細地進行執行告知,并全面查詢鄧某名下銀行存款、車輛及其他交通運輸工具、有價證券、不動產信息以及工商登記信息等情況。然而,查控結果卻令人無奈,鄧某名下僅有少量的零星存款。雖有一處坐落于貴州省某村的房產,但屬于農村宅基地,價值不高且難以執行,經黃某等人同意,暫緩對該房產進行處置。這也就意味著,黃某一家所期望的公正賠償難以如期實現。
眼看執行無望,而因事故導致家庭困難的申請執行人又亟需賠償,為實現應救即救、應救盡救,讓暖心保障最大限度覆蓋所需群眾,閩清法院主動銜接司法救助工作,面對面為黃某一家講解司法救助的相關政策以及申請救助所需的各項材料,耐心指導并協助黃某辦理申報手續,全心全力幫助身處困境的當事人渡過難關。
深入查訪、精準核實,貼近群眾心聲
要辦好司法救助這項民生工程,就要用好“鐵腳板”“笨辦法”。閩清法院受理該司法救助案件后,院司法救助委員會依法組成合議庭,迅速啟動司法救助程序。通過入村居、進屋里,多渠道調查核實救助申請人黃某一家的生活情況。
經調查核實,黃某、黃某某一家,共同在黃某名下的自建房內居住生活,一家人固定收入較少,還需撫養兩名兒童,經濟負擔較重,村委會也向法院提供經濟困難證明。閩清法院判決被告鄧某賠償人民幣712,525.55元后,因鄧某者無力賠償任何款項,讓這個本就生活困難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多元協作、跟蹤回訪,鞏固救助成效
司法救助要救助人身,也要救助人心;要救助現在,更要救助未來。合議庭經審查申請人救助條件后,報請閩清縣委政法委及縣國家司法救助領導小組研究討論,最終決定對黃某、黃某某發放司法救助金人民幣91100元。決定司法救助后,閩清縣委政法委、閩清法院、鄉鎮、村委領導共同回訪黃某一家人生活情況,并對其進行精神撫慰、心理疏導,從經濟、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入手,幫助恢復生活信心。為實現“當下救”與“長久助”,閩清法院將繼續協調相關部門,開展聯動幫扶、跟蹤回訪工作,鞏固司法救助成果。
司法救助是法院的一項暖心工程,一頭牽著民生疾苦,一頭系著司法關愛。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閩清法院堅持在涉民生案件中主動作為、擔當盡責,2022年以來,共向15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困難申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共計人民幣74.92萬元。下一步,閩清法院將在主動引導救助、拓寬救助渠道、提升救助效率上持續發力,不斷傳遞人文關懷和司法溫情,努力為深陷困境的“他們”帶去希望。
閩清法院出品
供稿 |生態庭
編輯 |陳 雅
初審 |季臺贈
終審 |林燕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