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5個字 閱讀時長:5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嚴查。
昨天晚上的重磅消息:
中紀委公報新增消防、高校、開發區等領域反腐。
如果拉長時間做一次馬后炮的政策回顧:
其實行業整頓一直沒有停止。
2021-2022年:主要是互聯網行業整頓,包括平臺、教培和游戲。
2023-2024年:行業擴大到國企,金融、醫藥、煙草、體育等等。
2025-2027年,除了上述國企,還新增了幾個領域:
消防、高校、開發區。
其他跟老百姓的關系不大,但是教育和醫藥都是跟老百姓有直接而又密切的關系的。
去年是醫院,今年輪到高校了。
作為兩個體制邊緣的單位,因為處在體制和市場之間,醫院和高校歷來也是問題多多。
醫藥就不多說了,去年的整頓,從器械差價到收受錢財,從欺騙醫保到過度治療,整個醫藥行業都被整頓了一遍。
力度也比較大,院長和科室主任都落馬了不少。
這次高校會有哪些問題呢?
簡單說幾個:
1、招生錄取
在中國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訴求,而高考也被認為是最公平的上升路徑,但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少人在招生上也動起了手腳。
自主招生是一個重災區,各種旁門依然大行其道,國際生、港澳生等等,不能說都有問題,但是出問題的概率明顯比較大。
2、職稱評審
高校作為體制邊緣,也是一個科層制的存在,科研經費和上升通道也是由上而下分配的,其中難免會出現問題。
比如大家前幾年熱議的:
學術門閥、學術妲己。
都不是什么秘密了,而這些學閥妲己背后,是更多埋頭苦干的青年教師,發再多文章也比不上靠關系署名的妲己,這對他們來說很不公平。
感覺沉寂已久的饒毅教授又可以出山了。
3、學術造假
最近浙大曝光了一個,之前饒毅教授曝光了幾個,都不了了之。
為什么要學術造假?
一是為了職稱位子,二是為了經費票子。
國家每年撥出巨額的科研經費,難免要被一些人惦記上,心思不在學術上,搞點假項目,其他人敢怒不敢言,經費就被浪費了,對踏踏實實做研究卻申請不到經費的科研人員不公平。
4、高校后勤
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
高校的后勤是塊大肥肉。
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是高校領導的親戚。
之前很多報道,高校不允許外賣進校園,就是為了保證食堂能賺錢,但是如果食堂物美價廉,學生用得著去吃外賣嗎?
本來受國家財政補貼的高校食堂,也被當成了一門生意。
甚至,有人裝都不裝了:
直接克扣學生餐費補貼。
之前媒體也報道過,不止是高校,中小學也很普遍。
5、工程招標
高校也要建設,搞各種工程,教學樓、體育館、實驗室……只要招標,你懂的,都可以查一查,也是重災區,不展開。
6、校企合作
這里主要查一些職業院校吧:
我在長三角做記者的時候,跑過黑中介,每年寒暑假一車一車的中西部學生往長三角拉。
看著這些本應該上高中的學生,被拉到電子廠當廉價勞動力。
學校吃一道,中介吃一道,最后一個暑假到手才一兩千塊錢,出了事故都沒人管。
這種高校完全打著實習的名義把學生當成搖錢樹。
一定要嚴查。
最后:
國內的組織和資源分配方式,決定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運動式整頓一遍,才能重煥生機,輕裝上陣。
這也是好事。
就這樣。
一個風向變化。
之前說過,觀察國內政策的一個特點是看細節,開年第一周,細節又出現了:
總理開年調研第一站去了山東,要知道去年第一站去的是湖北。
不要小看這個變化,背后的信號還是很大的。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 趨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