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陳國鋒的帶領下,心血管外科九病區團隊秉持著深厚的醫學積淀與不懈的探索精神,成功完成了河南省內首例胸腔鏡下經心外膜肺靜脈消融術(Gemini-S)與胸腔鏡下左心耳切除術。
據悉,此次手術還得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李偉棟教授的會診與協助,是在心臟不停跳的狀態下進行的。
手術后,患者恢復迅速,在手術室中便順利實現脫呼吸機與初步康健,這種新的手術方法不僅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時間,更體現了該手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為后續的康復治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患者術前心電圖
患者術后心電圖
與傳統的治療方式相比,胸腔鏡下經心外膜肺靜脈消融術+胸腔鏡下左心耳切除術具有諸多顯著優勢。內科導管消融曾是治療房顫的主流術式,但存在復發率高的問題,而該手術環肺靜脈消融精確、透壁、完整,大大提高了治療的成功率,有效降低了房顫的復發率。同時,心外膜消融能夠術中同時去除自主神經節、marshell韌帶等房顫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且,無需經歷導管消融術中長時間的X射線暴露,避免了放射性損傷,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在切除最易形成血栓的左心耳后,患者無需留人造植入物在心腔內,大大降低了因房顫而導致的中風和其他栓塞風險,也不用擔心封堵不完全和植入物相關的血栓形成等風險,為患者的遠期預后帶來了極大的益處。
除此之外,該手術使用的Gemini-S微創消融雙極鉗能夠提供穩定的鉗夾力度;使用單手可操作的控制握柄,能控制鉗夾閉合及射頻能量傳遞;可塑性頸部,適用于腔鏡下,符合生理解剖結構;采取沖洗式射頻消融,能夠減少焦痂,提升透壁完整性;其獨創橫向入路設計,適度彎曲幅度符合左心房后壁生理結構,有利于術者操作;最后Gemini-S 雙極鉗能通過QuickConnect導引系統,創造一條直達左心房后壁的路徑。
此次手術的成功,不僅是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臟外科的佳績,更是展示了我省在心臟外科領域的高超技術水平和勇于創新的精神,為廣大房顫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和康復的希望。(王金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