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在與美國達成稀土合作后,又與法國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計劃共同開發該國境內的一個大型鈾礦,預計總投資高達16億美元,那么,蒙古國與法國合作究竟有何目的?對我國會產生影響嗎?
蒙古國與法國的鈾礦合作
蒙古國是世界礦產儲量大國,其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種類超80種,礦點多達6000多個,除了包括煤炭、銅礦、黃金、磷礦等能源或常規礦種外,同時還蘊藏著豐富的稀土、鈾礦等稀有戰略資源。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顯示,蒙古國境內的鈾礦儲量超150萬噸,其中鈾資源高達29.3萬噸,位居世界第12,其境內已知鈾礦床多達74處,主要分布在首都烏蘭巴托周邊、
東部臨近中國的東方省境內、以及東戈壁省靠近中國二連浩特的鐵路沿線。如果能夠得到充分開發,蒙古國很有可能成為僅次于澳大利亞和哈薩克斯坦的世界第三大鈾供應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蘇聯就曾發現東方省達西巴勒巴爾縣的道爾諾德、馬爾代、內木口、古爾班布拉格等地區具備鈾礦開采價值,只是由于當時蘇聯的鈾礦主要由哈薩克斯坦提供,因此蒙古境內的鈾礦并未得到開采。
2008年蒙古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共同開采東方省的馬爾代鈾礦,隨后中國核工業集團也獲準開采位于蒙古國東方省的布拉克礦床中部的鈾礦項目,中俄相繼獲得蒙古鈾礦開采權后,美日法等國家也紛紛加入蒙古鈾礦開采的爭奪戰中。
為權衡利弊,蒙古國在2015年與法國歐安諾集團成立合資企業,決定共同開發該國最大鈾礦珠維持敖包鈾礦,珠維持敖包鈾礦位于蒙古國東戈壁省的烏蘭巴德拉克蘇木,鈾儲量超9萬噸,礦床鈾含量每噸能夠達到200至220克,開發潛力巨大,蒙法所成立的這一合資公司,蒙古一方占股34%,法國歐安諾集團占股66%。
歐安諾集團是法國最大的核能公司之一,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阿海琺公司。法國作為全球最大核能利用國之一,2023年核能在法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高達64.8%,歐安諾集團不僅在法國核能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同時還在世界范圍內開展鈾礦等相關核能業務,在全球核能領域具有重要地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歐安諾集團主要開采非洲尼日爾鈾礦,尼日爾也一直被視為是“法國的電池”,但受財政困境、地區局勢、利益分配不均等因素影響,法國在尼日爾的鈾礦開采受到影響,歐安諾集團已宣布從年10月31日起,停止在尼日爾的鈾生產,在失去尼日爾鈾礦后,法國不得不重新選擇新鈾礦,于是,蒙古國鈾礦合作被提上日程。
2024年12月蒙古國曾公開表示,已經與法國的歐安諾礦業集團達成了鈾礦合作的初步協議,項目初始投資為5億美元,預計總投資將達到16億美元,按照計劃2024年到2027年將開始籌備階段,2028年進入首次投產,預計到2044年,年產將達到2600噸。
蒙古國為何要與法國合作開采鈾礦
蒙古國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該國深處亞洲內陸,周圍只有中國和俄羅斯兩個接壤鄰國,這就導致該國多年來的對外合作對象主要聚焦在中俄兩國。尤其是我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蒙古國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和貿易伙伴國,去年前十個月,中蒙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158.26億美元,占蒙古同期外貿總額的69.5%,且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俄蒙經濟走廊的框架下,雙方合作仍在持續深化。
但蒙古國并不滿足于此,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失去蘇聯作為依靠后,蒙古國便提出了所謂第三鄰國概念,在這一安全構想中,蒙古國希望尋求“第三鄰國”廣結善緣,以為制衡,而所謂第三鄰國通常指代的基本是除中國之外的西方國家或國際組織,因此多年來,蒙古國積極與美國、澳大利亞、日韓、歐盟國家建立聯系,并將手里的稀土、銅礦、鈾礦等戰略資源作為籌碼,推進實施所謂第三鄰國戰略,而法國也是其主要合作對象之一。
不只是鈾礦,近年來蒙古國的稀土也深受國際關注,據蒙古國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境內已確認的稀土儲量高達3100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五分之一,如果數據屬實,蒙古國將是世界上僅次于我國的第二大稀土儲量國,且蒙古國的稀土分布廣泛,烏布蘇省、庫蘇古爾省、東戈壁省等地區都有分布,據悉,目前該國已經確認的稀土礦床有5處,稀土礦點71處,礦化區260處,其中的高品位資源大約能夠達到4000萬到5000萬噸,2023年8月,蒙古國曾與美國達成了稀土合作,并簽署了開放天空協議,計劃建立空中直航,很多人猜測,這一舉動的目的恐怕便是為了運輸稀土。去年10月,蒙古國還在加快航線安全審核程序,并接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考察,為后續開通美蒙直航做準備。
蒙古國與法國鈾礦合作會對我國產生影響嗎
蒙古國與外界的貿易合作,最大的問題便在于運輸。按照聯合國相關公約規定,只要內陸國的貨物或人員,符合過境國的相關規定,就能夠自由過境,且過境國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我國沒有正當理由,是不能拒絕蒙古國貨物過境的。
而且早在1991年,中蒙便簽署了一項《關于蒙古國通過中國領土出入海洋和過境運輸的協定》,我國天津港作為蒙古國主要對外貿易窗口,無論是進口到蒙古國的海外商品,還是蒙古國向除中俄之外的國家出口礦石,只要合法合規,便可通過天津港以及我國境內密集發達的交通網,從滿洲里或二連浩特等邊境后對接蒙古國。此前,蒙古國就曾大膽提出過想要租借中國天津港10公頃土地50年,用于建設專門的物流中心,方便該國對外貿易。
可以說,蒙古國的一系列舉措基本都是在服務于所謂第三鄰國戰略,只是在運輸上,也不可能繞開中俄,而蒙古國越是與歐美等國家加強合作,強化第三鄰國關系,對我國的依賴度也就越高,畢竟蒙古國國力有限,基礎設施落后,長期需要依靠中國完善便捷的交通。
另外,一旦越來越多的國家與蒙古國加深礦產等合作,同樣也需要依賴過境中俄這一路線,在此情況下,不僅有助于中俄在東北亞地區長期維持所形成的地緣平衡,同時也有助于我國從中獲取更多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