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子《勸學》里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藍在現實生活中不僅代表藍色,其實它也是古代用來制造靛藍染料多種植物的統稱。你像菘藍、馬藍,都可以稱之為藍或者藍草。
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也是古代藍草之一。這種草外形長得和我們農村用來制作酒曲的辣蓼草很像,很多人甚至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它卻是古代重要染色植物之一,它就是蓼藍。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植物。避免我們以后制作酒曲的時候,將蓼藍當成辣蓼草,那就要鬧笑話了。
認識蓼藍、了解蓼藍
蓼藍,原產于中國,它因其是蓼科植物,且植株可以用來提取靛青染料,這種染料的可以染成藍色,故而得名。蓼藍也叫大青、大青葉、靛藍、藍靛葉、蓼蘭,它是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和有著天然酒曲之稱的辣蓼草是近親,同屬于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蓼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它最早記載于我國傳統農事歷書《夏小正》。說中提到:“五月,啟灌蓼藍”,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在夏歷五月的時候,蓼藍開始灌溉,足以證明早在先秦時期,其實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栽培蓼藍,并且掌握了在蓼藍中提取天然藍色染料的方法。
在《詩經·小雅·采綠》里說:“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其中藍其實說的就是蓼藍。蓼藍植株不高,和辣蓼草差不多,通常不超過1米。它的莖直立,圓柱形,有很明顯的節,分枝或者不分枝。葉子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者卵狀披針形。蓼藍的花果期在夏秋季,花頂生或腋生,穗狀花序,呈淡紅色。果實三棱形,包裹宿存花被內,基本上和辣蓼草類似。
目前蓼藍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部以及東北部地區,西南部也有少量分布。如遼寧、黑龍江、山東以及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等地,是民間較為常見的一種草本植物。
蓼藍是天然的染色植物
蓼藍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本草,首先蓼藍的葉子中富含一種叫靛甙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在發酵的過程中,會和空氣發生氧化,產生一種藍色的沉淀物,這種就是靛藍或靛青。它在古代是主要的藍色染色植物,常用來給絲綢或者麻布上色。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中就有記載:“藍,其莖葉可以染青”。
到了北魏的時候,《齊民要術》甚至還詳細記載了提取靛藍的方法。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甚至還出土過藍色的織物,足以說明在唐宋以前,藍色就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了。蓼藍的具體提取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大概的流程就是將蓼藍的葉子搗碎之后和浸在水里數日,在攪拌沉淀就會得到藍靛。
蓼藍的藥用價值
蓼藍不僅是一種天然的藍色染色植物,同時蓼藍還是傳統的藥用植物。我國傳統中醫四大名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蓼藍,并且還將其列為了上品,其藥用價值堪比人參、枸杞。蓼藍它主要以干燥的色素入藥,中醫稱之為青黛。
入藥有清熱解毒、涼血的作用,你像小兒驚癇、溫病熱盛、吐血、咯血、毒蛇咬傷,都可以用到它。在《開寶本草》中就有記載,說:“青黛主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熱,煎水研服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青黛并不單指蓼藍。你像菘藍、木藍、馬藍的干燥色素,其實都可以叫青黛,作用大同小異。
可見這些植物不僅可以用來染色,它的藥用價值也是不可小覷的。如果你也喜歡DIY,野外遇到蓼藍,那么一定要試試古法染色,很有意思。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蓼藍了解了嗎?你聽說過蓼藍嗎?在你的家鄉有蓼藍這種植物嗎?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染色植物呢?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