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商業評論/原創】
1925年英國發明家貝爾德,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有使用價值的電視機,1927年美國發明家菲洛·法恩斯沃斯成功發明了電子電視,百年后,來自神秘東方的海信帶著最新的科學技術來到現代電視技術的誕生地,以“芯”為底,帶來了新一輪的電視顯示革命。
1月7日 ,被譽為“全球科技開年第一展”的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這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展覽之一,海信等千余家中國廠商參展,會上如華山論劍,各方高手都帶來了自己最新的得力之作。
而在展會開幕前,海信先行秀肌肉,舉行了顯示技術發布會,全球首發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及全新一代信芯AI畫質芯片,并推出全球首臺也是最大的116英寸RGB-Mini LED電視,并將于今年3月實現量產上市。
這是一場關于“顯示”的變革,該顯示技術全面碾壓QD-Mini LED,甚至是超越QD- OLED,推動液晶電視從黑白單色背光控制正式進入RGB多基色背光控制顯示時代。
這不僅意味著百年電視迎來RGB-Mini LED時代,也意味著這個新技術并不是停留在概念層,已經具備了規模化、產業化的條件,這是中國企業在科技發展史的漂亮一擊。
01 百年顯示革命:一場以“RGB-MiniLED”為名的硬仗
電視的世界是從黑白進化到彩色,所以“顯示”這件事情對于電視行業來說極其重要,并且是持續發展的。
當海信的全球首臺116吋RGB-Mini LED電視首次亮相CES,引發海外媒體點贊以及熱議,“雖然我很喜歡OLED,但有了RGB-Mini LED后,我得重新思考下這個問題”,畢竟“顯示”正是電視行業的靈魂,并且根據市場調研,畫質也是用戶選購電視的重要決策因素。
因為用戶對于顯示的追求是持續性的,并且感受是不可回退的,畢竟當你習慣了高清、色彩豐富、觀感舒適的世界,對粗糙、模糊的視覺就難以接受了。
所以不僅用戶體驗不可逆,技術的發展也是。
正如海信視像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煒在發布會上表示,顯示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光技術的變革驅動,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背后是有力的技術支撐。
當前主流的顯示技術仍是WOLED和QD-OLED,都不能直接發出三基色的光,而是要進行二次色轉換,所以畫質呈現上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本次海信發布的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則不需要如此麻煩,通俗解釋這里的RGB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紅色(red)、綠色(green)和藍色(blue),即常說的三原色,而三原色可以疊加組合成任意的顏色。
對應到顯示技術上,RGB LED就是能夠發出紅、綠、藍三種基色光的發光芯片,所以海信RGB-Mini LED電視采用的是RGB三基色光源且分區控光控色的液晶顯示技術,可以通過獨立控制RGB三色光源的發光亮度,混合產生所需亮度和豐富顏色。
另外相較于普通光源,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在二維分區(空間)亮度控制的基礎上,增加了色度維度的控制,從單一的控光進化為光色同控,形成了一次重大的技術升級。
這也就使得海信的RGB-Mini LED電視色彩更加逼真、細膩,細節更加豐富、清晰,在色彩純度、色域面積、色彩體積、控色精度等幾個維度都實現了對量子點技術的超越,全面碾壓QD-Mini LED,甚至是超越QD-OLED,使得畫質更加優質。
三生萬物,“三基色生萬億色”,而這場硬仗,海信又如何打贏的呢?
02 技術高地:海信用“芯”攀越RGBLED高峰
每一代人和企業都有自己夢想翻過的高峰,RGB LED是液晶顯示成熟后,大家一直想攀登的技術高地。
而長久以來,因為技術上的不成熟,產品成本高,RGB LED無法量產走向消費大眾,技術難點在于其三基色光源面臨發光效率低、壽命短、高溫色偏、色純不足等關鍵問題。
歷史上索尼等其他品牌也曾加碼RGB LED這一方案,即直接采用RGB三色芯片集成的LED模組,實現RGB三原色無缺失的顯示效果。不過此前這一技術仍需攻克穩定性,以及串擾問題,所以成本較高,仍需要多個環節配合,各方也逐漸陷入了停滯。
翻看新聞可以發現,各方對于RGB LED的研究因為技術的限制,陸陸續續停留在了十年前。
背后問題的關鍵其實還是在于“芯片”技術,芯片是電視顯示的底層支持,決定了顯示技術的下限和上限。
海信視像科技總裁李煒在發布會上表示,“海信在顯示技術領域已經默默耕耘十數載。經過不懈努力,我們精準定位了RGB顯示的兩大核心瓶頸:一是RGB光色同控的芯片及控制系統,二是LED發光芯片的效率與壽命難題。”
所以海信本次的突破其實也依賴于“兩顆芯”的進展,而這兩顆芯均是海信自研的成果,也是其改寫“顯示”戰局的底氣。
第一顆芯幫助海信在RGB顯示道路上從0到1。面對行業里光色同控難題,海信此次發布了全球首顆RGB光色同控畫質芯片,也是全新一代信芯AI畫質芯片,重新定義了色彩管理系統,實現從顯示場景AI分析識別,到AI自適應控光,再到高精度控色的RGB多基色顯示顏色的精準控制。
第二顆“芯” 幫助海信在RGB顯示道路實現了從1到100。海信通過多項設計、材料和工藝創新推動了自研RGB-Mini LED芯片的重大突破,其實也就是攻克了LED三色芯片應用中最核心的效率、壽命、色偏、色純等關鍵問題,率先達成三基色光源產業化。
而全面攀越RGB LED高峰是一場“軟硬結合”的努力,除了芯片上的硬實力,海信還以AI畫質芯片為核心,構建了全鏈協同控制系統,進一步提升產品可靠性與競爭力。
攀上新的顯示高峰,不僅為海信打下了新的江山,也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03 揚帆出海:RGB-MiniLED體現“中國智造
科技企業進程中,不僅要種下一顆種子,同時還要培育這顆種子生根發芽,走向規模化。
正如中國工程院丁文華院士的評價:海信攻克了RGB-三維控色的技術難題,推出RGB-Mini LED電視產品,不但實現了比QD-OLED更好色彩表現,大幅度節能,而且為全球顯示產業的技術革命打開了全新的想象空間。
海信落地RGB- Mini LED的背后,不僅意味著其攻克了重要的技術難關,同時將其產業化,也就具備了RGB- Mini LED規模化的基礎,不僅推動RGB-Mini LED走進千家萬戶,給用戶帶來了更極致的畫質;同時也意味著這個賽道中,海信已經擁有了明確的領先優勢,也代表著中國智造的新發展,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標桿。
從用戶以及市場角度來說,全球電視市場逐漸回溫,同時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推動了高端電視市場的增長,而畫質和智能體驗是用戶能直觀感受到電視智能的兩個維度。
本次海信推出的RGB-Mini LED電視一方面基于AI畫質芯片的優勢,另一方面因為RGB顯示技術的發展,使得用戶觀看電視的體驗更逼真,也更身臨其境,也是真正意義感受到技術帶來的美好生活。
如今,用戶正在感受海信帶來的科技美好。Omdia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海信系100英寸電視全球出貨量份額達63.4%,連續四個季度位居首位。也就是說,全球每售出兩臺百吋電視,其中就有一臺是海信。
從民族企業發展角度來說,海信攜帶變革性的RGB-Mini LED來到全球舞臺,有力體現了中國企業的創造精神。此次海信發布RGB-Mini LED意味著中國自主顯示技術再次迭代創新,推動顯示產業鏈整合和優勢擴大,也推動全球顯示產業技術平臺的升級和突破。
從單點的技術突破,到規模化的產業技術發展,正是這樣一個個全球科技發展史上留下的精彩瞬間,讓中國企業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浩浩蕩蕩的百年電視已經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唯一不變的依舊是技術為核心生產力,海信的RGB-Mini LED已然掀起新的顯示技術變革,并在時代風云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中國科技企業的歷史身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