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凝固之后可能曾經再度融化。
MPS / Alexey Chizhik
我們今天見到的月球可能并不是它本來的樣子。月球在形成后不久被“改造”了,而“目的”,如果有的話,就是為了“掩蓋”。
主流理論認為月球形成于大約45.3億年前。在太陽系開始成形大約2億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一個和今天的火星差不多大的天體迎頭撞上了幼年的地球,導致大量碎片和熔巖飛濺進入了太空。這些碎片中的大部分最終凝聚形成了幼年的月球。
但是自從人類開始登臨月球,有一件事開始困擾科學家。在對探測器和飛船從月球取得的物質樣本進行了分析之后人們發現,這些物質的形成時間大約是在43.5億年前,比理論上月球的年齡要年輕。這又是為什么?
對此有許多不同的觀點。而最近一個以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教授Francis Nimmo為首的一批學者認為,月球在形成后大約1.8億年的時候,遭遇過一次“改造”,其表面巖石曾經由固態再次轉變為熔融狀態,進而導致了月表的“年輕化”。
研究人員稱我們在月球表面可能找不到形成時間比43.5億年前更古老的巖石,因為這次“再加熱”事件是全球性的。
導致月球表面被“改造”的原因可能是源自外部力量的“潮汐加熱”。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模型再現了發生在43.5億年前的這一過程。
研究人員認為,月球在形成后不久,雖然已經開始冷卻,但是它當時距離地球比今天要近,軌道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這導致月球內部受到的地球引力影響也是不穩定的,月球內部因變形而產生了大量的摩擦熱,最終使巖層再度融化,熔巖涌出,刷新月球表面。
這種情況在今天的太陽系中依然在發生,比如在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身上。強大的巨行星引力場與鄰近衛星引力場的相互影響,使得一些衛星內部產生了大量的潮汐熱。這些熱不但是部分衛星存在地下液態水海洋的可能原因,還使木衛一成為了太陽系火山最活躍的天體。大量的火山今天依然在改造著木衛一的表面,將舊的地貌和隕石坑不停地抹去,再抹去……
月球表面的嫦娥6號探測器。
CLEP / CNSA
參考
A ‘remelting’ of lunar surface adds a wrinkle to mystery of Moon’s true age
https://news.ucsc.edu/2024/12/moon-age-remelting.html
Tidally driven remelting around 4.35 billion years ago indicates the Moon is old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3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